第二百八十六章臣,无友!
民意决定不修建屋舍。
圣人要求后裔在圣像之下苦读,这就出现了另一个悖论。
住哪,吃什么?
而叶震春给出了答案。
茅庐,开荒。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此言出自论语,言孔圣对自然的亲近之意。
所以,结茅庐而居很符合圣人理念学说,开荒种田自给自足更是圣人所倡导的至理。
孔家核心一脉世代生活优渥高高在上,何时住过茅庐又何时自己下田耕种?
“世代优渥源自孔圣,更来自皇家赐予礼待。”
“如今皇家不再当回事,自然被打回原形。”
毕自严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随后微微摇头。
“他们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与众不同,但如果没有个好祖宗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
“礼待不珍惜,如今收回也能让他们清醒的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毕自严一直看不上孔家,也一直觉得花费那么大却养一群反骨仔,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
刘鸿训在山东没回来。
因为这位出身山东的刑部尚书认为,整个山东的官员必须全部捋一遍。
...
崇祯的御书房里跪着一个人,一个被所有人遗忘的人。
瞿式耜。
这个早在崇祯登基第二次早朝时,就被干掉的人按理说已经死了。
但他现在却活着跪在崇祯的御书房里。
“知道为何不杀你?”
瞿式耜跪在地上闻言点头:“臣知罪!”
崇祯拿起一份奏报:“罪从何来?”
瞿式耜的脸上出现了悔恨之色:“党争,心无家国。”
这位瞿式耜崇祯没杀的原因在于,这家伙是个硬骨头。
南明时期满清攻破桂林,其端坐府中拒不投降也不逃跑,孔有德多次劝降被骂了回去。
最后留下绝命诗英勇赴义。
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
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绝不剃头!
所以不是崇祯不杀他,而是他的忠义救了自己一命。
跟着钱谦益一众东林党搞事情,乃是因魏忠贤势大又觉阉党误国 这才站出来的。
他相信东林党的那一套能救大明,更觉得大明的弊病就在阉党当道。
曹化雨没杀钱士升,告诉他在死前需要去见一个人。
而这个人,就是瞿式耜。
现在崇祯的手里不缺一个瞿式耜,但这样一个忠义之人崇祯也不想让他就这么死了。
但最终是死还是活,要看他自己的选择。
而见到钱士升知晓前因后果之后,瞿式耜当即跪地要求被处死。
吾为奸佞,辜负圣恩无颜在世。
所以他才有机会进入御书房见到崇祯。
“朕不想玩什么高深莫测,也不想听你肝脑涂地的废话。”
“去山东,把山东打造成朕想看到的样子。”
瞿式耜觉得自己必死,可没成想陛下将山东巡抚的位置给了自己。
这让他当即愣在原地。
而在反应过来之后,他的谢恩领旨之言也是让崇祯很满意。
“臣,无友!”
他走了,离开了御书房直奔山东而去。
崇祯从没提过党派也没刻意去打压什么党争,但纵观现在的朝堂还有党争吗?
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更知道陛下要的是什么。
党争不干正事的,回旋镖就会钉在你脑门上。
参奏可以,但要证据确凿更要在朝堂商议完正事之后。
没屁捅咕嗓子闻风而奏的,脑门上都会出现一个大窟窿。
不解决你提出来的问题,只解决制造问题的你。
这样的皇帝你爱了吗?
...
崇祯元年四月十七,晴,PM2.5...
大明崇祯帝深入一线,到皇庄调研土豆的耕种培育工作。
强调要确保土豆的种植推广,更要精益求精将土豆种植当做头等大事来办。
春播应种尽种,为保障大明粮食安全贡献基础力量。
大明内阁首辅孙承宗、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韩爌以及礼部左侍郎杨嗣昌陪同调研。
位于京城之外的皇庄土豆种植基地,广大农民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土豆培育和除草浇灌同步进行。
崇祯走进田间查看土豆长势,听取基层官员土豆种植推进的工作汇报,与种植农户交流产量收入等情况。
他指出,要抢抓当前晴好天气科学调配资源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土豆丰产种子优良为接下来的大面积耕种做好榜样。
在了解了土豆种植产量,和市场需求之后,崇祯一行人前往种植土豆大户刘老汉家。
来到刘老汉家里,崇祯与刘老汉席地交谈,得知当前土豆种植顺利且官府大力扶持后,他要求刘老汉作为种植大户要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
加强落实土豆丰收后的储存安全管理,解放劳动力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提升土豆的供应保障,担起种植大户应尽的职责。
为大明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调研中崇祯强调,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落实种粮于民,取粮于民的战略。
把春播秋收工作摆在当前重要位置,抢抓农时,不误农时。
科学调度人员物资水源,确保秋收颗粒归仓及时有序。
为明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要推动农业高质量高效发展,加强与兄弟单位合作,培育、试验、推广适合本地的更高质量更高产量品种,推动本地农业持续发展落实农业精耕细作。
打造农业标杆基地,为推动大明农业生产再上一层楼贡献力量。
要牢牢守住安全环保底线,及时指导农民规范作业,严格落实耕种专业化。
全力以赴保障春播秋收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在调研的最后,崇祯指出。
一定要保护大明的青山绿水发展绿色特色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领略我大明京城美景。
要注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插播一条广告,要想身体好,就要喝肾宝。
在离开调研地之时,崇祯再次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官员要发扬老黄牛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绝不打折扣。
官僚作风要不得,一旦发现要坚决打掉。
苍蝇老虎一起打,绝不手软。
大明历崇祯元年四月十七,明刊播报。
接下来请看下一组简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7532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