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白莲教
开封,崇祯很早就注意到了这里。
也很早就在这里开始了布局,因为这里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犹太裔。
金声被他派到河南府(洛阳)任知府。
王家彦任河南安按察司佥事,就在开封。
王家彦上奏,开封青楼女子之事的背后有一股力量在运作一切。
金声奏报,开封之事在洛阳也有了苗头,且有向整个河南蔓延的趋势。
这件事的恶心就在这。
请愿的是一群楼子里的女子,而且切合点也和崇祯的政令有关。
你交易建奴和蒙古女子进入大明,就会挤压这些本就穷苦出身女子的活路。
和动乱及贪腐盗匪官员都不同。
这些人你能用刀杀过去吗?
一群女子本就凄苦,杀了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且这些人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
没了活路,向一心为民的陛下请愿而已。
若是之前这样的消息送不到崇祯的御案上,但您不是弄出了一个明刊嘛。
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
不理会,这样的事情就会快速蔓延到整个大明。
到时候要么裁撤官方青楼,要么终止和建奴蒙古的女子交易。
战略掏空建奴和蒙古的计划被废,让大明伤残老卒以及穷苦之人娶妻也会无疾而终。
没了这些优待,建奴女子和蒙古女子就很难对大明产生归属感。
一切被打回原点。
崇祯看着这封奏报微微眯眼。
“大明还真是人才济济。”
这话他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但每说一次心里的感触就会加深一分。
心思驳杂之人太多,处处设置障碍让政令无法推行。
而且全部都根据自己的政令去设置陷阱,一个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钱龙锡死了、江西被平定、南直隶裁撤、漕运和盐矿回到正轨。
如今就连孔胤植也只剩下了半条命,听说魏忠贤从太医院出来已经去了门头沟。
但哪怕如此,这大明内部的腌臜依然存在。
且动作和手段也更加的高明。
崇祯扔下手里的奏报看向王承恩:“魏小贤回来了吗?”
王承恩躬身。
“禀皇爷,已于昨日进京,一起进京的还有新任道录司左正一净明道人。”
崇祯点头。
“让魏小贤即刻启程去往辽东,调魏柔嫣回京听令。”
大花被赐名柔嫣。
李志明奏报魏忠贤的身体很差,最好的办法就是静养用针灸药理调养。
所以这东厂必须有人顶上来。
魏小贤很强,但魏忠贤推荐的是自己还没见过的魏柔嫣。
就在王承恩走出御书房的时候,方正化送来奏报。
而崇祯看到这份奏报里的内容后,眼内闪过一抹了然。
果然如此。
南京灵谷寺里的那个觉深没死,张鹤鸣一枪打中他的人中,将他当场变成了太监。
随后这个人被锦衣卫秘密押往京城,结果出来了。
白莲教。
这个人出自白莲教,更是白莲教里的先锋元帅。
这个白莲教的来历可谓是源远流长,最早甚至能追溯到东晋时期。
南宋时期的茅子元率先拉起白莲教的大旗,最初是一个倡佛团体,和东晋时期的教义是相同的。
不杀生、不饮酒、不做乱,也不反元。
后来性质就变了,尤其在明朝时期最为活跃。
洪武晚期,湖广、江西相继出现了王佛儿,李法良为首的白莲教起义。
但哪怕到了晚年,太祖对于这种宗教叛乱之事依旧强力镇压。
永乐年间,出了一个以佛母自居的唐赛儿,聚众数万攻占青州。
太祖虽然没了,但遇到成祖结局也是一样的被血腥屠戮。
正德年间,山西白莲教首李福达密谋造反,还没反就被拿下发配甘肃,但半路跑了化名李伍。
最终在洛川成事攻占洛川县城随后被镇压。
嘉靖二十四年,大同的宗室成员朱充灼勾结白莲教意欲造反,结果被大同知府镇压,但核心成员却逃进蒙古投靠俺答汗。
天启二年,白莲教分支闻香教首领徐鸿儒在兖州反叛,先后攻占郓城、钜野自称中兴福烈帝。
这场动乱持续了半年多,而且形成了连锁反应。
武邑和景州的白家屯冒出了一个于弘志,泽县康傅夫,河南汝宁府固始县李恩贤,四川白莲教也同时作乱。
这一乱让山东出现了流亡壁立少炊烟的残破景象,而这次的动乱里死了两个被忽略的人。
孟子六十代孙孟承光和其长子孟宏略。
这些事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崇祯却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孟子在明朝的地位很复杂,这份复杂来自太祖朱元璋。
因为他不喜欢这位亚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言论。
下令删改《孟子》中他不喜欢的章节,更要把孟子牌位从孔庙配享中移除。
这引发了朝臣的强烈反对,最终保留配享地位但他不喜欢的那段还是被删改了。
亚圣的理论简直就是为太祖量身打造的,太祖是真的把朝臣当成了草芥看不惯就杀掉换一批。
所以孟子后人在明朝的地位远低于孔家,但这很是低调的孟家人却恪守祖训。
有明一朝,亚圣孟子的直系后人从未出过贪官,也从未有投降满清卖国之人。
而孟家入朝为官的人并不少,也真正做到了恪守祖训没有一点不该有的心思。
徐鸿儒攻破郓城和藤县,孟承光和其长子率家丁协助官军攻城战死。
其母更是被白莲教余孽刺杀。
这一战山东巡抚赵彦,山东总兵杨肇基、都司杨国盛廖栋全部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随后一个个升迁被调离山东。
赵彦加兵部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太保,一跃成为了朝堂上举足轻重之臣。
随后杨涟参奏魏忠贤其随后附之,魏忠贤反手就把他儿子受贿的证据拿了出来。
天启念其有功加太子太傅令其致仕告老,回到祖籍延安后不久郁郁而终。
杨肇基先是入京城,后调任延绥总兵被朝臣弹劾罢免官职。
崇祯二年,皇太极从喜峰口入关兵至京城,杨肇基率家丁相邻三百余人日夜兼程驰援,被崇祯赐宴承天门再次启用。
崇祯四年战死蓟镇边关,年五十一岁。
杨国盛、廖栋等人也是相继升迁被调离山东,随后之前只是打酱油的杨国栋接任山东总兵。
这些事看着很乱。
但却是一个天衣无缝又精妙绝伦的布局,
一场叛乱杀了孟承光,更将所有能战忠君之臣全部调离山东地界。
而山东的赋税也经此一事一落千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404/436906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