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生活见解
新生由于头天晚上的胡思乱想,害得他有点不敢面对培兰。他真怕自己会爱上培兰,或是培兰爱上自己,那都将使妻子陷入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不过仔细想了一下,他自己都感到好笑,凭着培兰具有的各方面条件人家什么样的人谈不到,无论是身材、修养,还是家庭背景都可以说是一流的,自己真是有点杞人忧天。就自己这分熊样,更谈不上什么条件,说些不自量力的话,自己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想来心里踏实了许多,所以接下来和培兰的交往也就自然了许多。
由于国庆期间,集团公司下属的兄弟公司绿英公司有一批发往韩国的产品质量上出现一点问题,必须尽快返工,所以新生在征得王总的批准后,决定自己放弃集团公司为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免费去香港旅游度假的机会,带领青叶公司员工协助处理。为了不影响本公司的产品缴付,将青叶公司的国庆假期推迟了一个星期,期间虽然有很多工人不高兴,但是由于青叶公司员工的协助,绿英公司如期完成返工给公司节省了很大的一笔赔偿损失费,集团领导非常高兴。新生就趁此机会为广大职工申请了节日的加班费,这让一线的员工感到很高兴。
完成了这批返工,本公司的计划也多少被打乱,新生在召集大家商讨后,为了不失信大家放假的承诺,也不能让集团总部领导安排的生产计划流产,决定相关车间提前开始每天加班生产,为此新生每天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没想到大家都很理解新生的难处。平时因为加班一直闹得很凶的人,这次也在默默接受加班,几乎没有人反对,这让新生很感动。也让王总感到意外,同时为自己起用新生所做的决定而感到快慰。
放假这天新生本准备去分公司看望老乡,谁知道培兰一早就过来约他去市展览馆参观。面对培兰的一脸兴奋,新生怎么好拒绝。于是他们乘上公交在市区下车后,新生随着培兰的意愿去了展览馆,这里有好多个展区,分摄影、美术、科技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等等。
在回来的路上,培兰看新生一脸的沉重,不知他在考虑什么,又不便多问。为了打破沉默,培兰问他:“新生,你对今天看的展览,有什么感想?”
新生朝培兰笑笑,然后说:“看看就看看,能有什么感想。”这个说法显然不是培兰想要的,望着培兰期待的眼神,新生接着说:“不过我还真的有些体会。”
培兰的眼睛一亮:“快,俗橹来听听。”
“我看你在一幅油画前站了很久,为什么对那幅画那么感兴趣?”
“你指的是那幅《母亲》吧?”培兰看着新生的表情知道自己说的没错,于是继续说:“我搞不懂一般人对母亲的感情都是比较深厚的,哪一个人心中的母亲不是年轻漂亮的,为什么画家要把母亲画的那么老?比我的奶奶都不如,我猜画家一定是个老头、老太太什么的。”
新生笑着说:“这就是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美感不一样。你对内地的情况还不了解,一个饱经沧桑的妇女,画家之所以画家把她称为母亲,她的含义非常广,你不能狭义地认为那就是妈妈。从一方面讲她就是妈妈,一个历经苦难的妈妈,她脸上的道道皱纹是饱经风霜、多年风雨侵蚀所留下的印记。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她对子女的爱是一样的、永衡的,母亲不可以选择,她的美要用心去体会。心中的母亲,不管她什么样永远是最美的。广义上讲,她指的是我们的祖国,她虽然历经沧桑,但是还是哺育了我们,我们永远不可以忘记她的沧桑经历,为了祖国母亲的美丽,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所有的炎黄子孙奋勇拼搏、努力奋斗。”
培兰认真地说:“我似乎可以懂了,可是我的心中还是有点不明白,无论如何也不应该非得要把母亲刻画的那么老,难道年轻一点、漂亮一点就不是母亲了吗?我祖奶奶去世时也没这么老。”
新生也认真地说:“你不理解,大陆上人的生活艰苦,你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当然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俗话说‘儿不嫌母丑’,我们心目中的母亲无论她是什么样子,永远年轻、美丽,因为她是母亲!我们不能忘记她所承受的痛苦,如果你曾有我的经历,你肯定能够理解。今天你驻足欣赏的,包括你有困惑的地方我都留意到了。”
听新生这样说,培兰吃惊地说:“不会吧,你说你注意到了我什么?”
新生面对着培兰,仍然认真地问:“我看你在那张摄影作品前,驻足很久,我不知道你领会了作者什么?我是指他的创意。”
培兰说出了心中的疑问:“明明那张摄影,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健康体魄,如果他的摄影能够展示所表现对象的全部,岂不更好?可他偏偏忽略了对象的主体,却重点表现他的后背,我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名子也奇怪,叫什么《脊梁》,我真的看不懂?”
新生深沉地说:“这是作者苦苦寻找多年的,意在表现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屈的灵魂。这就是中国艺术家,不同于外国艺术家所独特的艺术魅力。你想象一下,在一个烈日炎炎下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的、露出古铜色肌肤的腰杆,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那意味着什么?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们中国人对脊梁的寓意早已渗入我们民族的骨髓,岳母在儿脊背刺字就是中华儿女为了捍卫民族主权,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灵魂的代表。”
新生看着培兰,继而认真地说:“你成长的生活环境是在香港还是在新加坡这我不清楚,加上你爸爸妈妈整天在为生活拼命工作,估计没有时间跟你讲解中国的沧桑岁月。或许他们不愿意让你知道那段不幸的历史。中国近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曾经自嘲地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中华民族的对人类文明太注重亲善、和平、礼仪,从没想到用自己的发明去侵略别国、掠夺他人的财富。指南针只是用来看风水,火药只是用来庆祝、放鞭炮等等。”新生说到这里显然有点哽咽,稍顿一会儿继续说:“可是别国的列强,却运用了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肆意侵略我们中国,掠夺我们的财富,从八国联军到抗日战争。香港为什么会被割据?中国人的血汗为什么要为他国纳税、创造财富?就是我们的腰杆不能挺直。你知道吗?它的诞生,看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在法西斯的手里,那就是我们人类灾难的根源。如果你没有它,你就要被人欺侮、蹂躏,现在我们有了它,它不仅仅是颗原子弹,它是爱好和平的守护神,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有了它我们的腰杆会挺得更直。”
看着新生一脸的坚定和刚毅,培兰不知说什么好,她不想就这个话题谈下去。以前对新生有好感,首先是因为做他的助手。为了把工作做好,必须要想法了解他。对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什么欣赏他,心中存有一分好奇。起先看他只是工作认真、善于学习、为人憨厚,有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没想到他懂得这么多。心想他今天对自己有所困惑的思维解释,自己虽不能完全彻底地感同身受,但好象和作者以及展览者的意图完全一致。他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她开始好好审视面前的令她好感的男生。
面对培兰异样的目光以及沉默不语的表情,新生不知道她在考虑什么?隐约感到可能和自己有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思考她前几天所提到的对自己不利的情景呢?能不能提这件事呢?该怎么提起呢?就这么干坐着不讲话,也实在太闷。再说,就算她不是考虑这件事,谈谈应该也没什么关系,于是新生想了一下,说:“看你不说话,在考虑什么呢?是不是为我所面临的困境考虑?”
培兰有点惊讶:“你怎么知道?”
新生笑着说:“我乱讲的,没想到我还真的猜中了,不过也没什么,反正我到哪里都是打工,这里呆不下去就换一个环境。只是心里有点不甘心,他们怎么就那么不理解我?我只是想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做事,把事情做好,并不打算坑害谁、排挤谁。”新生说完,叹了一口气继续说:“我的运气真的很差,老天怎么就这样对我不公平?!”
培兰平静地说:“你说什么呢?什么公平不公平,只要自己工作小心一些,有什么可怕的?这样的话,我倒认为是件好事,它让我们工作更加小心谨慎,把工作做的更加完美,说不定能够加快你在公司的发展。”
新生担心地说:“哪里会那么容易啊?除非你什么事都不做,只要做就容易出现问题、出现差错,照你前几天讲的,不是一个两个人在找我麻烦,而是很多人在盯着我。”
“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人注意你,只要我们多加小心,什么事都多考虑几遍,肯定不会有事。你放心好了,有我呢!”培兰也许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连忙又说了一句:“你别误会,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既然是你的助手,我就会对你负责任,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错误他们不敢对你怎么样。记住我大伯可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就我爸爸的讲话在董事长面前也是比较有分量的,他们都会在关键的时候帮助我。如果我找他们,加上董事长和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对你的信任,肯定没问题。”
新生想想也对,就是担心又有什么用呢?不如继续努力工作。
新生在培兰的精心帮助下小心翼翼工作,在一年的试用期内,基本上没有发生一件问题,因此顺利转正。同时在集团公司的管理层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是由于工作年限太短,让他担任生产经理已经是一个格外开恩,暂时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新生似乎对会不会有发展根本不感什么兴趣,他仍然一如继往地工作着,似乎已经养成了习惯,除了对工作感兴趣外,其它一切都不重要,就连对自己的工资待遇也是不闻不问,而且什么工作还是抢着干。
对于他的工资问题,培兰有点不服气,曾多次让新生去问王总经理,新生每次都是一笑了之从不去争取,有时培兰都打算帮他去问一下,结果都被新生挡下了。新生认为自己工资的高低那是公司领导的事,自从进入绿叶公司,他认为工资待遇还是比较合理的。现在工资低一些,也许年底领导会用奖金补上,没必要为了每月差这么几百块钱而影响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印象。自己倒算一下,就是不加工资,不给奖金,也比和自己一道来上班的人强,他们每天拼死累活的一月又能挣多少,办公室内,人家正规大学生一月也没拿多少?比较一下,自己都比他们强。倒退一万步讲,现在每月的工资要比在家工作时高出若干倍,所以他心里平衡的很,他很珍惜这份工作。
新生哪里知道,他为什么不会调薪的原因,原来自从新生做了生产经理后,集团公司来人检查工作几乎都是直接找新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要绕王总经理那个关,王总起先还没在意这个变化,他认为这样自己倒落得个清闲。不知是谁给他提了醒,董事长不会长期放一个摆设,还要白拿他的高额工资。为了改变现状,王总也在悄悄地想法摆弄新生,只是新生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当时为了提拔他费了不少的口舌,现在当然不好说反口话,只能静静地等待机会,可惜新生一直没有出现差错,他借不给新生调薪想来挫折新生的锐气,打击他的积极性,没想到这小子却不闻不问。
起用林培兰任生产部部长,负责生产部的工作,意在架空新生,不知道培兰是哪根筋搭错了还是怎么搞的,仍然以新生为主,甘愿做新生的助手,似乎并不按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而且培兰最近还经常请假去新加坡,在故意让着新生继续主持生产部的工作,这个培兰刚刚调整上来,一方面是向她伯父、向她爸爸示好,现在好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就是没有达到这一层目的,也不好草草改变,不管怎么样再不能再随随便便再调整下去。何况她爸爸是自己多年的同事,级别上还比自己高,加上她伯父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为什么不调整新生,还有一方面,就是工作上培兰不安心干,再没有新生,那工作真的是不好开展,因为新的工作运转只有他们俩最清楚。所以也就一直不好对新生、培兰再进行调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273/111110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