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不能沉沦
新生对工作真是太专注了,本来对自己没能如愿地晋升上生产经理心里感到很憋屈,所以对海潮公司的事情曾有过得过且过的想法。反正现在已经调任制胶厂任副厂长,所有的工资也由制胶厂支付,实质上与海潮公司已经全部脱钩了,再去管那些闲事吃力不讨好不说,还得得罪人。可是为什么总公司要让自己仍然兼任海潮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目的?陶总也什么话没说啊?工作也不象以前什么事都找自己了,这是为什么?自己还要不要主动过问一些,不挂这个主任就算了,既然自己还是总得要做点什么。虽说根据自己的经验,做的多错的也多,不做是没错,但是这是资本家能随随便便养一个闲人吗?现在自己在制胶厂基本上就是没事,自己要技术没技术,学历只不过是委培、函授的大专生,生产研究、开发新产品有聘请的专家;日常生产这些大学生都很自觉,连普通的工人也都很珍惜这份工作,毕竟这里的待遇很高,工作时间短,工资收入高还可以学到技术,所有的一切根本不用操心。如果自己主动放弃、贪图享受,这个好日子肯定不会长,到时自己怎么办?
七月二十一日,又是星期六,新生坐不住了,他要工作!这么多天没去海潮公司的生产车间,今天突然过去会不会引起一些人的误会?去办公室自己又没有办公桌,如果在那边来回走动势必影响别人,怎么办?对了,自己未调走的时候曾有一件事想去做而没做成,现在不妨去继续。新生想好后换上办公室高级管理人员的专用工作服,这样说上班也可以,说休息也象。这样一方面显得与众不同,一方面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工作更方便。
七月二十三日早会上,新生结束了他持续一个多月沉默的历史,陶总明显地感到高兴,新生对自己走出泥沼更有信心,于是他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和对工作的想法认真地陈述了一遍:
陶总经理,各位同事:
今天我想谈一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当然了,我现在其实已经调出了海潮公司,大家都很清楚!不过我还兼任着海潮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就是不兼任这个职务,作为新潮集团公司大家庭中的兄弟单位也有责任提醒大家注意,月底快到了,各条线都在忙着盘点、结算和保养机器,盘点结算当中过去一直存在着不少的猫腻,这一点我不想说什么大家心里有数,因为这对我们公司的整体利益影响不大,不在锅里就在碗里,但是一旦被公司查出来,我们将予以严肃处理。因为他毕竟影响我们考核的公平公正,所以各位还是好之为之。
我想讲的是机器保养,这有什么问题呢,机器上缺损的配件,以及工作中的机械故障隐患,只要把排除了不就没事了吗?不错!但是我不想谈这个问题,大家发现没有我们今年的员工工伤,高发频率最高的时段不知道有没有人去了解?我是调查了,就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停机保养的这一天。平时大家工作的时候,机械正常生产时对于安全意识还是很机警的,神筋绷得紧紧的往往不会发生工伤。这一停机各人放松了警惕,甚至违规操作,加上我们的领导这时也是疏于管理,悲剧就这样悄悄发生了。工伤让我们付出了不少惨痛的代价,公司的经济损失对于我们集团来说,可以讲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讲,严重的将痛苦一生。因此我们必须吸取教训,严格控制。今天在这个场合谈这个事情肯定有人认为不合事宜,但我不这么认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我最近走访了不少的当事人和卫生所的相关人员,得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在症结找到了,希望大家要认真对待,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提高警惕,坚决禁止违规操作!我想在这个月底,创造出一个安全无事故的先例,希望在座的能够积极配合。
谢谢大家!
新生的讲话一结束,陶总就接着说下去:“刚才小余讲的话没错,事故往往来自思想麻痹,只要我们坚持思想不松懈,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会后新生向陶总单独谈了关于制胶厂的工作,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打算:“陶总,自本人调动到制胶厂后,心里总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看到新生能够主动来谈工作,陶总本身就很高兴:“说说看,什么事?”
新生看出总经理的心情,但是也不敢乱说:“我总感觉我们的生产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本公司的生产需求简直是太浪费资源了,应该将胶水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市场,据本人了解这个市场还是蛮大的,现在这样简直是太可惜了。”
陶总经理一听,笑着说:“你有这个想法,这是好事啊,你可以向总公司销售部提出申请,让他们协助你做好这项工作。”
新生笑着说:“问题就在这儿,我早就向他们反应了,可是一直没人理会,好象听说推销这个产品没什么利润,所以都不高兴。我看这样好不好,反正我在公司里暂时也没什么事,不如我先跑出去试试,我想应该没什么问题。”
陶总经理想了一下,说:“他们不愿意可能有他们的理由,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生产能力会不会不允许?我们以前设计的就是为了内部供应。”
新生早有了思想准备,因此就当面分析给陶总经理:“现在的生产只开了一个班次,就这一个班次生产的胶水我们也用不了,一个星期只能生产四天,有时还得休息;我们一个班次可以生产至少五十吨的胶水,正常的工作时间为六个半小时,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完全可以开三班倒,这样一天就可以生产至少一百五十吨,一个月照二十二天计算还可以生产三千三百吨,一年生产十一个月可以生产三万六千三百吨,我查过资料,我们去年用胶九千一百吨,前年用胶九千零五十吨都不足一万吨,这才占我们整个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左右,周围的胶合板企业这么多,人家专门从事胶水生产的企业还没我们的规模大,相信市场前景肯定不错!”
陶总经理认为有道理,于是说:“我们调你到制胶厂任这个厂长就是对你放心,你认为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是一心为了新潮这个大家庭,你可以放开手脚,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我给你扛着,千万不能出什么纰漏,我毕竟不是老板,好吧有什么事需要解决你提出来,我能解决的就当面给你解决,不行的我也会想法帮你处理。”
新生见此,小心地说:“我前几个星期,利用礼拜天跑了几家胶合板厂,人家对我们的胶水质量不是不放心,人家想要看检测报告,我们都是本公司的自己出具的检测报告人家不信,一定要公家的,这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所做一个检测,拿到检测报告后再和他们商谈。”
“这事可以啊,去做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总公司不同意,说这是白白浪费,没必要!”
陶总有点奇怪,他想了一下说:“这样吧,胶水质量到底怎么样我也想知道,既然我兼制胶厂的总经理,自己心里没底也不是个事情。这件事就由你去办,拿到检测报告后送给我,费用从海潮公司支付。产品外销的事情暂时不要声张,我们悄悄地进行,市场打开后董事长没理由反对。”
新生在之后的日子里,忙着对本厂的产品进行了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大家都很满意。
于是根据陶总的意思悄悄地进行向外推销,这事让他怎么也不明白,一提到价格无论将价格压低到什么程度,客户都是感到吃惊,没有人家同意。所以连续一个多月一笔生意都没有谈成功,新生确实有点纳闷。
后来才知道同行人家的报价比本厂报价低整整八百多块一吨,新生测算一下,安这个价钱我们的本钱也不够啊,奇怪的是人家提供的质量检测结果跟咱厂的差不多基本没区别。新生急了,召集大伙分析,而且提取了客户的样本作了技术比对,确实没有什么异常,他于是把这个结果立即向总经理进行了汇报。
陶总也是不能理解,因此采纳了新生的建议暂时关闭制胶厂外购胶水使用。这样每天集团公司就可以节约至少四万多块,一年至少也在千万以上。对此陶总完全支持,当时就向董事长作了请示并得到肯定的答服。
新生对此还是不明白,厂里的工人这时恨死他了,本来好好的岗位被他活活的给搅了,心里能舒坦吗,也有相信新生的,帮他分析原因寻找办法。分析的结果是肯定在原材料的价格上有猫腻。新生决定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奇怪的是上海的每一个原料价格,和公司的帐面价格都比较接近,而且材料供应商好象认识新生似的,这让新生感到特别奇怪,走南闯北的,新生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于是新生心生一计。
他征得陶总同意远到苏州、杭州、南京假装购买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主要原材料甲醛的价格相差整整一半,其它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误差,症结找到了,挖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回扣团伙,相关责任人也被移交国家司法机关处理,新生在集团公司的地位当然也在直线上升。十月一日国庆节,新潮集团总公司亦借此东风,隆重举行下属新浪集团开业典礼,新生被调任新浪集团任总协调员,直属集团总公司总裁生产办公室。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273/111110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