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青云榜榜首之位差点不保。

今天的交流会是几位国手名家交流论道,韩明志、李立仁、墨新知,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诸位名家医手。

交流会场内,座无虚席,前来参会的青年医生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早早入座,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敬仰。

“中医针灸源远流长,乃我华夏医学之瑰宝。以经络学说为基,人体经络如山川脉络,气血循行其间。病邪入侵,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则生百病。”

韩明志擅长针灸,分享的是针灸方面的东西:“施针之时,依循《灵枢・经脉》所言,精准辨明经络虚实,以毫针刺激穴位,激发经气,通其经脉,调其气血。像常见的痹症,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我常取病变局部穴位,配合循经远道取穴,施以提插补泻、捻转补泻之法,以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

李家是岭南的骨伤家族,李立仁擅长骨伤。

“中医正骨讲究的是‘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从整体观念出发,人体骨骼、筋肉相互依存。骨折、脱位等骨伤病症,不仅要整复骨骼,更要注重筋肉的调理。”

“我们传统骨伤流派,传承千年技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并用。接骨之时,手法需稳、准、巧,以恢复骨骼正常形态;后续再辅以舒筋活络之法,如中药热敷、按摩推拿,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加速损伤修复......”

“眼下之中医,虽扎根传统,却也与时俱进。当下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应合理借鉴现代医学成果。比如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可提前预测某些疾病的遗传倾向,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养生与预防方案。”

墨新知作为岭南新派中医的领袖,自然是更偏向于中医革新。

中医流派虽多,但治病救人的初心一致。

几位老中医都就各自的观点,详细辩论,各抒己见。

林毅和夏洪亮坐在一起,两个人一边听,一边低声说着话。

“几位老前辈虽然都说的不错,但是却没有陈阳说的给人感触深。”夏洪亮低声对林毅说道。

“不一样。”

林毅道:“陈阳和我们是私下交流,不需要顾忌太多,可几位老前辈则是在公众场合,任何观点都要慎重,有些话说出来,影响是很大的。”

“李立仁、韩明志、甚至墨新知,每个人背后都牵扯不小。”

林毅道:“到了一定程度,身不由己,有些事不是那么简单的。”

夏洪亮点了点头,他们家在申市的地位和李家韩家在岭南的地位差不多,这些事夏洪亮自然也很清楚。

有些时候,越是身居高位,越难以超然物外。

想着,夏洪亮下意识的看向陈阳。

不知道陈阳将来还能不能保持初心。

夏洪亮天赋高,性格洒脱,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反而有点类似于民国时期刚刚接触新思想的一群年轻人那样。

虽然出身世家,夏洪亮却并不觉得有些事就是对的。

之前夏洪亮也只是享受生活,医术对夏洪亮而言,也只是他展示自己天赋的手段。

可和陈阳接触之后,夏洪亮渐渐的有了变化。

天才,往往都是有想法的,也是不服输的,之前的夏洪亮也只是因为天赋高,反而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可这一段时间,夏洪亮反而有所悟。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使命,或许中医的再次革新,反而要落在我们这一辈人身上。”夏洪亮低声道。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115/4392132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