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 113.第113章 建文三傻的光辉事迹

113.第113章 建文三傻的光辉事迹


第113章  建文三傻的光辉事迹

    “先生再见!”

    “先生再见!”

    “去玩吧,一定要记得我交代你们的课后任务,明天我会抽查,若是你们谁没写出来,月底可就没有奖励咯!”

    朱雄英同朱柏与杨晨说再见后,杨晨则是再次嘱咐着两位孩子。

    听到这警告,朱雄英赶紧抬头挺胸向他保证。

    “先生放心!雄英一定不会忘记先生交代的任务!

    十二叔,我们去找奶奶吧。”

    “嗯嗯。”

    朱柏年纪稍大的人,他比朱雄英足足高了大半个头。

    两人就这样背着装有课本还有一些工具的背包就这样欢快的往外走。

    杨晨则是最后收拾这些东西,自己也准备返回府邸。

    两位小朋友刚刚走到门外,就碰到四个人。

    “孩儿拜见父王!”

    “小十二见过皇兄。”

    来人是身穿金黄色太子服饰的朱标,他身后则是跟着三位气质一身儒气的男子。

    一个个穿着华贵,浑身饱腹诗书的模样,寻常女子见着了,肯定会忍不住芳心暗许。

    “雄英、十二弟,你们两个刚刚下课吗?”

    朱标摸了摸自己儿子的头,然后半蹲下来询问。

    两人自然是下意识点头,朱雄英还跟朱标炫耀自己学到的知识。

    “嗯嗯!父王!孩儿跟你说,今天孩儿学到了很多知识,不需要火把只需要有太阳的天气就能凭空点燃枯草这其中的奥妙当真神奇,我跟十二叔琢磨了好久好久才知道个一点点。”

    “是啊大哥!你都不知道,杨先生的学识可渊博了,如果不是杨先生对我们有耐心,一般人肯定会不愿意教导咱们。”

    两人之间相互把刚才接触到的事情全部都说出来。

    令其眼前四人都忍住不住好奇。

    “是吗!那杨先生今天有没有传授你们什么不一样的知识?又有交代你们什么课后作业吗?”

    “杨先生今天传授我们悯农诗,不过父王,杨先生给我们的诗跟以往所学完全不同。”

    “喔?有何不同?”

    朱标对此显得很感兴趣的模样,朱雄英则是从挎包内找到杨晨编写的课本。

    递交上去,朱标将其翻开。

    他没开始说话,身后三人就忍不住往上凑。

    左边那一位只是看了一眼,便忍不住说教道:

    “太子,这书的作者莫非就是皇太孙口中的杨先生?

    上班的字迹怎么跟以往我们所学的完全不同,有些字少了一些笔画,有些字直接取消了一半的笔画。

    如果不是皇太孙说这首诗是悯农诗其中的一首,恐怕我们几个一时半会都不一定能猜测到。”

    “是啊,这可是违背陛下统一文书的律法,此人居然如此胆大?”

    “若是被陛下知道,必然会受到责罚。”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全部贬低。

    下方朱雄英却是不服。

    “父王,杨先生说这些字名为简体字,意思就是简单过后的字,能更好书写,能更好辨认。

    不仅如此,杨先生为了让我们快速识字,还传授了我们一套口诀,用类似数字的符号让我跟十二叔记住。

    我跟十二叔记的可快了!”

    “是啊皇兄,杨晨先生的本领很是神奇,以往我学不会的东西,经过他这么一教,我跟大侄儿学的可快可快了。”

    两名孩子的言语瞬间激得三人的好胜心。

    只是没人先开口。

    朱标则是把课本归还给二人。

    “是这样吗?等会我去看看,你们两人现在要去哪里?”

    “大侄儿说要去找母后殿下。”

    朱柏牵着朱雄英的手回答道。

    他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妃子的诞下的皇子,因为称呼马皇后都是称之为母后殿下。

    “去找母后?那行吧,你们两人去的时候路上记得安全。”

    “知道了!”

    交代一些事项,两位小朋友就一起行走在官道上,身边还有不少人陪同。

    站在三人中间,朱标语气平淡说道:

    “你们也看到了杨晨的本事相当不错,等会你们过去了,记得谦虚点,若是他说话有什么不符合你们心中预料模样,万万不能对他不客气。”

    朱标很清楚杨晨的脾气,也明白自己找的这三人心中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整个国子监,负责处理教育书籍的人几乎都是老家伙。

    这些人年龄本来就大,恐怕完全不能接受新鲜事物。

    为了避免产生争执,他只要寻找年轻人且学识丰富的人。

    眼前三人可是曾经得到过他父皇的称赞,他们听到太子有要求,一个个自然是奋勇报名。

    “此人既然能自主编写出一道书本,想来本事定然有我们不懂的地方。

    能得到太子的客气,我们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自然是知道的。

    还请太子放心。”

    一人开口,剩下两人也纷纷附和。

    立下规矩,朱标便将三人带入教室门外。

    “杨兄?”

    试探性呼喊一声,正收拾到一半的杨晨没有挪动脚步出门迎接的意思,坐在椅子上只是回应喊道:

    “进来吧。”

    随后,朱标就带着三人同时进入其中。

    发现来人不止一个,杨晨倒是显得有些意外。

    “呦呵,今天怎么还带了客人?”

    “害,昨日的事情你忘记了?不是你要说把你编写的课本全部都翻译成白话,最好是能将许许多多的学识都翻译成幼童孩子都可以看得懂的书吗?

    我就给你找来了三位能干的学士,他们年轻,能跟你说上话。

    做这些事我也能放心。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从左往右分别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他们三位可都是.”

    当朱标介绍了三人的姓名来路,杨晨脸上瞬间变得精彩无比。

    他是没想到,朱标找谁不行,偏偏找了这建文三傻帽。

    一时间他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对待这几个家伙。

    与此同时,感受到杨晨那双怪异的目光,三人浑身不对劲。

    要知道,一开始朱标以太子的身份要求他们办事。

    本以为是什么能在历史上留下厚重一笔的事情,却没想到居然是要将深奥玄妙的书籍翻译成幼童都能看得懂的故事话本。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与之合作的人居然是一个毛头小子。

    不说对方是一个耄耋老者,最起码能沉重稳定吧?

    可眼前这个清秀俊逸,面如冠玉的男子是怎么一回事?

    朱标介绍过程,双方人的眼神都十分精彩,有失望,有无奈,甚至还有期待!

    作为中间人,朱标担心杨晨不满意,特意指着三人介绍起来对方的事迹。

    “杨兄,你可别小瞧了这几位。

    我的老师曾经是宋濂,他是当时大儒学士,而方孝孺在整个京城都相当出名。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跟他还是师出同门。”

    “太子切勿不可乱说,小生虽说获得老师厚爱,但与太子同门的名声可不敢恭维。”

    方孝孺倒是十分谦虚,面对朱标的提点,居然能摆手拒绝。

    笑笑不说话的朱标连忙介绍下一位。

    “黄子澄是上一届的学士,我父皇曾经都说他年轻有为,将来能在朝廷上有所大作为。

    齐泰也是如此,如今三人资历尚浅,不能参与朝堂政事,我这才将他们找来给配合你。

    不知道杨兄意下如何?”

    三人原先对杨晨的不在意此刻不由得警惕起来。

    朱标是谁?

    洪武大帝最喜欢的儿子!

    整个大明朝廷,在官场混迹的老江湖都知道,这位太子深得皇帝厚爱。

    为此不惜做出与其余皇帝完全不同的选择,将自身权利任其使用。

    就问问这项待遇,在历朝历代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当今朝廷都有一项默契的举动,那就是有事直接跟太子汇报。

    若是执意去劳烦朱元璋,反而会闹得不愉快。

    就这么一位太子,做事居然还主动去问人家的意见?

    ‘此人何德何能得到太子的尊敬?还成为皇太孙的先生,莫非他也某位隐士大儒的学生?’

    方孝孺说不羡慕是假。

    他从小就被人誉为天才,而后成为宋濂的学生后,努力学习。

    最后成功不如朝廷,甚至还能成为朱元璋的赏识。

    通过种种迹象,他能看出来皇帝对他的欣赏,只要将来顺利,年纪到了,皇太孙也长大了。

    他必然能成为皇太孙的先生,将来成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是梦!

    可眼下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瞬间让方孝孺感到危机出现。

    面对朱标的询问,杨晨嗯了许久,给了他一个眼神。

    成为朋友这些日子,朱标一直都知道对方是一个有话直说的人。

    这副模样,一看就知道肯定有事。

    于是他支开了三人,自己跟杨晨单独到外边。

    “不是?杨兄你这是怎么一回事?”

    确定三人听不到,朱标马上询问前因后果。

    面对朱标的问题,杨晨现实做出一副很难抉择的模样,接着才说道:

    “这话就说来话长了,你还记得昨天我跟你提的要求不?”

    朱标虽说不懂杨晨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过还是老实回答。

    “记得啊!你跟我说需要年轻人,最好是能跟交流的,我这不都是按照你的要求来做吗?”

    捂着脸,杨晨叹息一声,旋即往下说道:

    “我是这么跟你说,可是我记得我还跟你说过,来人不能太傲,否则他不听我的话去行事,按照自己心中骄傲反过来跟我反驳。

    你说说这件事能成吗?

    就说这简体字,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没必要的文字那么复杂,简体字是一种改革之后的字体。

    学习过程,不仅是孩童能学习,就算是当了二十年的农民,只要脑瓜子灵光,一看就会,多学就能写出来。

    若是我一个人将全部文本翻译成简体字,我得多累啊!

    所以才让你找会识字,愿意学习进步的人过来。

    可你看看你给我找的什么人?

    刚才听到你说需要将课文翻译成白话,他们一个个都恨不得马上走人!

    要不是你在,恐怕这几个家伙能用毕生所学来指着我骂,说我什么愧对先人文学等等之类。

    好吧,就算你找有傲气的人过来我也不介意,可是你怎么就找了这三个家伙?”

    “啊?”

    朱标不明所以,顺着杨晨目光看了看站在门口同样是小声讲话的三人。

    他寻思着,这三个人难道不行?

    没道理啊!

    要知道,整个朝廷,叫的出名的学士就是他们。

    无论是能力还是才干,绝对是妥妥滴。

    怎么在杨晨口中,这三个家伙好像全部都是蠢蛋?

    “杨兄,能不能跟我说详细一些?

    莫非他们三人得罪了你不成?若是这样,我马上将他们给换掉!”

    朱标觉得这里边必然有他必须了解的东西,否则今晚肯定睡不着。

    一时半会杨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出口。

    蹉跎些许,他勾搭朱标肩膀,两人就这样背对着教室门口的三人。

    “咳咳.阿标,他们三个家伙没有得罪我,不过我得先给你说,这三个家伙,在后世被称之为建文三傻.”

    “建文三傻?这不会跟朱允炆有关系吧?”

    “很显然,跟他相当有关系!”

    杨晨顿了顿,接着说道:

    “呐,你儿子朱允炆削藩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那你知不知道,他削藩都是受到谁的指示?

    是黄子澄!

    按照我后世的记载,黄子澄最后被你父皇亲自指点成为朱允炆的老师,也就是顾明大臣。

    这个家伙自此学识渊博,看到朱允炆年轻,想要成为大明的诸葛亮。

    等到你父皇嘎了,他马上提出削藩的建议。

    关键是,这个家伙明明没有军事上的天赋,却仗着亲近朱允炆,让朱允炆亲自点兵点将,点到了一些无能武将去削藩。

    还有方孝孺这个傻子,这家伙满脑子都是古之圣贤,你父皇一离开,就主张恢复井田制等古老制度。

    在他看来,自己只需要按照古籍上的治国方针就能教导朱允炆治理好一个国家。

    结果好了,不仅没有让建文帝登记在位期间让大明变得更好,反而使得大明愈加混乱。

    你们家老四,当初第一个攻破南京城,进入到皇城里面,他立马派人抓住方孝孺。

    质问对方为什么要联合黄子澄齐泰共同削藩。

    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朱标此刻已经对刚才自己怎么称赞这三个家伙的行为感到十分羞耻。

    他第一次感到看走眼居然是如此丢人的事。

    现在朱标犹豫,这件事到底要不要跟自己父皇说一声?

    思来想去,朱标觉得,这事还是到后边再说吧。

    现在重要的是这方孝孺到底干了什么事,居然能让杨晨感到如此好笑!

    不出意外,必然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杨晨尽可能让自己不要笑,开始说出方孝孺所做的大事。

    “永乐冲进南京城,当场就抓住了这个家伙,并且逼问他为什么要拱火他们老朱家之前的关系?

    结果这个蠢货答非所问就算了,还趁着永乐最生气的时候辱骂他,反正你能想到的脏话,全部都被这家伙用在方孝孺身上。

    就差说永乐不是马皇后所生。

    后来,永乐想着,方孝孺是一个大儒家,自己杀了对方不好,于是给他台阶下。

    只要方孝孺给他写一篇登基昭文,也算是继承正统了。

    自己斩杀杀戮已经让大明民不聊生,若是再冠上一个得位不正的名声,永乐就真要睡不着觉了。

    可是方孝孺当着群臣的面说

    ‘哈哈哈!不肖子孙朱棣!谋权篡位还望向继承正统!先帝在黄泉之下看着你!你就等着做鬼下去忏悔吧!’

    此话一说出口,永乐就问对方这么牛逼?难道不担心自己诛他九族?

    方孝孺这家伙胆子大,不仅不害怕,还满口鲜血的说自己就算被诛十族也不怕。

    这下好了,永乐再也忍不住,直接命令手下抓住方孝孺的门生,将其全部诛杀!

    你说说?这是一个脑子正常能干出来的事?

    关键是!这家伙在朱允炆登基期间,还让自己门生广传天下,说什么自己是大明文人之首。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杨晨越往下说,朱标额头的汗水就越多,他真没想到,自己朝廷上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奇葩。

    可怜那些拜在他门生下的学子,无关无辜遭受这历史第一的诛十族。

    “这下你能明白刚才我了解了这三个家伙的身份之后,怎么会如此失态了吧?”

    “明白明白.”

    朱标连连点头,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刚才没有夸赞对方。

    正如杨晨所言,正常人绝对做不出来方孝孺这番举动。

    了解一切真相,朱标内心做出两个决定。

    第一,这件事必须要让自己父皇知道,这些个脑子只有死书的家伙绝对不能成为大明官员,否则会害了多少人?

    第二,事后必须取消这几个家伙教学的资格,无论是国子监还是詹事府,全部不能在其任职。

    特别是让对方远离自己的儿子朱雄英,好家伙,按照杨晨的说法,这要是自己儿子被对方传授一二。

    恐怕优秀的儿子也会变成废物。

    此事必须不能发生!

    “那个杨兄,既然这样,我给你换一批人如何?这一次我打算自己考验对方,若是人心太傲绝对不带过来见你。

    这一次我吸取教训,绝对不会发生第二次!”

    朱标抬手再三保证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79/111110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