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 122.第122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122.第122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第122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至于第二件事,还是由太子来跟诸位讲一讲吧。”

    老朱伸手按住朱标肩膀,颔首后便将他推送到前方。

    藩王外封已成定局,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自己梦想成真,朱棣自然是十分开心。

    唯独其余藩王开始为自己命运感到有些担忧。

    谁能想到这位朱棣这个兄弟居然主动站出来表态。

    到时候一旦这件事成了,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还可以在自己藩地内舒服躺平一辈子。

    朱标站在前排,今日的他同样意气风发。

    “诸位!今日我将宣布大明国策的变动,若是一个月前在京城参加早朝的人都应该知道,前些时日,我与父皇在百官俸禄方面发生了争执,不仅如此,还有藩王问题。

    今日藩王问题已经被杨晨提出来的藩王外封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是百官俸禄问题。

    跟随我父皇从起义开始的元老都知道,父皇曾经在小时候就被元朝末年的官僚欺压,导致我父皇对官僚十分憎恨。

    在他看来,贪官之所以贪得无厌,就是因为享受的太多。

    大明建立开始,时刻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俸禄太低,可以说大明上下一共有近乎万人的官吏,他们都处于运气好才能温饱的处境。

    他们的辛苦,我清楚,因此从即日开始,大明将会改变大明俸禄制度,不会再让努力为大明办事的官吏寒了心。”

    朱标的话说得大部分人都感到心动不已。

    他们都是没有在开国期间获得封赏的官员,在自己家乡没有大量田地,也没有真金白银。

    全家上下都是依靠自己的俸禄存活,运气好一些,今年的俸禄多,他们日子过的也就还好。

    可运气不好,一整年下来大明都过着四处灾难的日子,粮食没有得到丰收,还需要打仗,加上有豪绅垄断粮食,使得物价上涨。

    微薄的俸禄根本就不能养活家人。

    全家上下都跟着他挨饿,甚至需要卖女儿。

    在大明当官居然沦落到卖女儿为生,这不是没有的例子,都是朱标自己派遣人员下去探查得知的真相。

    除了官职比较高的官员之外,大明大部分基层官员其实都没有什么话语权。

    那些富豪地主更喜欢用大钱去笼络大官,剩下的小官,除非能帮到他,否则根本就轮不到贿赂到这些人。

    这就是导致大明很大一部分官员都是主动去贪污,而不是被动贪污,任何一个王朝出现这样的事,都是相当奇葩。

    “接下来我会讲述三个全新政策,与你们还是息息相关,今日没人带纸笔,所以你们更要听好了!

    首先是第一策!

    全部官员俸禄改为以全勤奖励为主,末位淘汰制度为辅。”

    这一言论出现,杨晨在下方嘴角微微上扬,口中呐呐自语。

    “终于开始了吗?那就让我看看,这些事情在大明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吧。”

    与此同时,周围人群开始议论纷纷。

    “全勤奖励?末位淘汰制度?这是何等意思?胡相,您老作为靠近皇上跟太子的大臣,不知道可否对此有所了解?”

    “不知道,从数月前开始,陛下就很少有事情跟我商谈,你们许多大事都是交给我处置,而后我只需要跟陛下交接。

    前段时间,陛下什么事都没跟我说,几乎全权交给太子处理,而太子一个人都应付的过来,完全不需要我帮衬。

    这些事究竟是作甚我一点都不知道。”

    胡惟庸脸上从未有这么深沉,做官这么多年,他第一次感到自己这个宰相好像完全是摆设。

    说是吉祥物也不为过,而今天这个盛大的朝会,似乎是一场戏。

    一场演给他们所有人看的戏。

    ‘回头我要去找恩师探讨,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这个杨晨,来历神秘,目的不明,若是放任下去,我的一切都会被做他人嫁衣!’

    今天的一切让胡惟庸感到十分不适应,这更加坚定了他调查杨晨的想法。

    “太子!什么是全勤奖励?摸淘汰制又是何种意思?还请太子为我们解惑!”

    事关自己的重要,很多大臣都完全不了解,自然是有人开始大胆的提问。

    朱标并未感到任何意外。

    反而是耐心解释。

    “所谓全勤,就是每个月每年都有的考核。

    咱们就以八月份作为例子,八月有三十一日,无论大小官职,每个月都会有专人进行登记。

    在京城的官职除了每日早朝之外,还需要回到自己处理政务的地方进行登记,只有两次都登记有账簿,才算一个签到,八月三十一日,若是有一日缺席,那么此官员的全勤奖励便会取消。

    这一份全勤,会由各个官职大小而制定不同数目的奖励俸银。

    比如从九品官职,一个月除了固定俸银之外,每月满全勤,将会得到一笔不菲的奖励,就目前来说,我暂时定三两白银。

    每提升一品官职,便增加一两白银,如果你是从九品到正九品,那么全勤就会变成三两白银又五百文铜钱。

    除了每个月的全勤奖之外,还会额外增加年龄俸银,每在朝廷任职一年,就会按照百分之二的俸银进行提升。

    比如说,从九品官职,原本每年俸银加起来是六十石米左右,每满一年,次年的俸银就会从六十石变成六十一点二石米。

    以此类推往后增加。

    以上分别是月全勤跟年龄俸银,接着便是第三种年终奖。

    只要在大明任职满一年,每年年底将会获得一笔不菲奖励,这一笔年终奖是用以一年的三个月基础俸银作为奖励。

    从九品官职每个月的俸银是五石,那么年终奖就是十五石。”

    “太子英明!太子英明!”

    “大明大兴有望!大明必将传承千秋万载!”

    “太子神武!明鉴世间不公!臣等定然为大明鞠躬尽瘁!”

    种种增加收入的条款被朱标给说出来,让那些清官内心忽然一阵酸楚。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努力大明看不见,现在发现,原来大明太子一直都在关注着他们的生活。

    现今没有迈入贪污受贿的清官有一种守得云见开的感觉,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平日公堂上,那么受苦受难的百姓能得到帮助是这么一种感受。

    而对于那些懒官来说,他们万万没想到,朝廷居然想着办法给他们送钱。

    无论是全勤奖,还是年终奖,亦或者年龄俸银,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多出来的正大光明的财产来源收入。

    然而,他们还没开心一小会,朱标便将末位淘汰制度的规矩给说了出来。

    当他们得知,自己坐在这个官位上,一旦被人查实有漏签到打卡,冒充认领全勤的情况下,一经查实,立马降低官职。

    除此之外,朱标还会通过特殊手段调查,当地为官者到底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做事,做实事。

    若是一经查实有人使用手段威压当地百姓,不让当地百姓告状,那么将会受到酷刑。

    为了能让清官有一条出路,朱标还鼓励各级官员相互检举揭发,若是碰到大贪官,那么没收的财政能拿出一部分出来给予奖励给举报的官员。

    这一招,可以说是让那些内心有不干净想法的官员瞬间冷静下来。

    他们本就有痕迹,这下子更是人人自危,要是知道,在大明当官,有不少人通过别的手段为自己牟利。

    一旦过程越复杂,那么留下来的东西就越多,证据也就越多,没人敢保证自己绝对干净。

    “诸位,末位淘汰制给予了一部分官员向上晋升的机会,我作为监国,很清楚基层官吏过的很辛苦,等到这一切都开始实行,那么你们的辛苦就不会看不到。

    记住一句话,只要你们敢检举揭发,那么我朱标永远都站在你身后为你撑腰!”

    顷刻间,在场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就算是内心对这项措施感到不满意的人也只能是假装开心,因为他们一旦不开心,就会暴露自己的态度。

    瞧见周围人有不少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杨晨生出一股满足感,自己给大明带来的东西第一次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变化。

    这种成就感不是炸药爆炸能带来的,而是需要大量人群作出反馈才能体会到。

    只是身旁杨士奇的后父罗性就显得忧愁满面。

    趁着其他人不停欢呼,他则是跟杨晨吐槽叹息说道:

    “哎呦喂,我滴个亲娘嘞,太子这是要作甚呀,怎么会弄出这个全勤制度跟末位淘汰制度,这不是要把我们官员往架子上火烤吗?”

    杨晨看了一眼这位‘高官秘书’,不由得感到有些困惑。

    按照道理来说,能教导出杨士奇这么一位人才的亲人,罗性怎么看都不应该是反对这一策的弄臣才对。

    ‘难道罗性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官员?杨士奇能成才都是依靠自己?真如传说一般,这家伙是文曲星下凡?’

    等等疑惑显露在他心头,不过很快就被他摇头否定。

    “难道你觉得太子这一项策略不行?”

    他才没有多废话,直接开口问。

    罗性瞥了一眼杨晨,不知道在打量什么,然后才缓缓说道:

    “哎!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能知道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的痛苦呀!。

    我观你模样英俊,说是风流倜傥也不为过,正是逛青楼的年龄,而我呢?我都已经不惑之年了,半只脚踏入知天命了。

    按照陛下所说的那些个规矩,我需要整日跟你们这年轻人共同签到打卡,还需要管理更加多的政务,每件事都面面俱到,否则稍有不慎,落下把柄,被人举报说我做得不够好。

    这件事一旦被陛下亦或者监国知道,我岂不是饭碗不保?

    再一个,我年龄都多大了,哪能跟你们这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比拼呀!”

    罗性说话都感觉要快要有哭腔了。

    自己一个江西布政使司知府同知,每日每月每年都需要处理民生事情多少件,无论是粮食还是生意,亦或者治安问题都压在他头上。

    一个四十好几岁的人了,就算再能干,也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好。

    不只是罗性,许多年龄比较大的官员内心都是这样一个想法。

    按照末位淘汰制的规定,他们的优势在年龄面前完全就是不堪一击。

    大意恍惚一瞬间,自己饭碗指不定就会丢掉了。

    “所以,前辈您是觉得这样一个制度对于大明大部分官员来说是好是坏?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又是好是坏?”

    杨晨拍了拍自己两侧衣袍,使其变得整齐柔顺,他看向周围文官,同样是提出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想必刚才罗前辈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你们觉得这个政策对于大明百姓来说,是好是坏?”

    一众人相互干瞪眼,最后有胆子大的人持着前辈的态度对杨晨说道:

    “小子,如按照你所说,末位淘汰制能提高不少官员的主动性,对于哪些百姓来讲,自然是好事,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迈的人来说,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啊!”

    “就是啊,再怎么样,我们也比不过那些年轻人是不是?他们一个个的力气跟牛一样,咱们这些老家伙,怎么比,也比不过啊。”

    类似的话杨晨听的耳朵都起茧了。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家伙内心想法到底是这么回事。

    无非就是末位淘汰制让他们原本只需要花费三成的时间跟精力就能完成的事情,现在需要花费六成甚至八成的时间跟精力去办事。

    就好比工作时间从三个时辰变成四个,乃至五个时辰才可以完成工作。

    轻松愉快的官职反而变得繁琐起来,导致他们内心自然生出怨言。

    杨晨眸光扫视周围所有人,带有鄙夷不屑说道:

    “如果你们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我劝你们现在就去跟陛下请辞,不想要好好为大明百姓做事就想要获得丰厚,这世界上哪里来的这么好的事情?

    不劳而获,这是乡村放牛孩童都懂得的道理,而你们一个个,自认为自己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四书五经春秋典故信手沾来,却连为官的本分都不愿意去做。

    陛下信任你们,才愿意把这些官差身上的担子分给你们,然而你们居然再次议论是非。

    大明两京十三省的重担全部都压在陛下一人身上,现今太子明白咱们当官的缺钱,所以才说出这一策改革制度,你们不好好想想今后应该怎么好好办事,居然在这里诉苦!

    有胆子都大声讲话!跟我一样!你们敢吗?”

    杨晨就好像是一个撒欢的小子,说话声音越来越大,连带台上朱标都注意到他的举措。

    ‘杨兄真是跟以往一样,丝毫不给任何人面子,说好了到时候动静小一些,怎么连我的声音都覆盖过去了?’

    这同样是两人私下讨论之后决定的戏码。

    如果只有朱标讲,下方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到时候将会由杨晨衬托这件事。

    然后就是交给朱标。

    朱标目光看向下方人群,用不温不火地语气问道:

    “看来诸位大臣都对我所说的第一策感到很是困惑,这都讨论的热火朝天,声音都快要盖过我了。”

    他刚一说完话,下方诸多臣子就开始低着头不敢说话。

    老朱看到这个场面,内心十分欣慰,越发欣赏自己的儿子。

    ‘标儿如今气势充足,这些大臣根本就不敢正眼瞧他,到了这个地步,那才是真正的拥有成为帝王的潜质!’

    在老朱眼里,帝王就是不说话群臣也不敢窥视的存在。

    这些臣子必须要使用强有力的震慑力进行压迫,省得会闹出什么事端。

    朱标语气听不出是什么太子,只是声速平缓地说道:

    “去明白,全勤制度跟末位淘汰制或许会有些残忍,可你们应该知道,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官袍加身,就意味着有些事情就压在你身上!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如果你们没有想要办实事的想法,那么就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若是以往,有人拿钱财少作为理由说没有动力,可是现在,我已经给你们机会了!

    不仅是钱财,就算是晋升的通道我也已经标注的明明白白,两样东西就摆在眼前,只要你们去做了,东西就归于你们,不愁吃,不愁喝,相比于那些只能吃树根树皮观音土的百姓来说,你们还有什么资格不知足!

    从今往后,我不希望听到任何关于此策的任何异议,否则,我将亲自废除你们身上官袍,贬为民籍!”

    朱标言语很激烈,到最后直接蕴含不准反抗的意思。

    眼看太子大势已成,哪有人还敢说反话,一个个都只能是端正态度接受。

    “刚才杨晨点出关键,本监国甚是满意,加封加赏,日后再做决定。”

    最后补充了这么一句,一众人等皆是羡慕的咬牙切齿。

    没想到一个杨晨居然在今天这个大朝会上出尽风头,不仅获得陛下的赏识,还能获得太子亲自嘉奖。

    要是这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完全不敢想自己会开心到什么程度。

    反观杨晨本人,对此云淡风轻。

    只有他清楚这些都是演戏。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79/111110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