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 129.第129章 你拉苦力是为百姓服务

129.第129章 你拉苦力是为百姓服务


第129章  你拉苦力是为百姓服务

    “我说阿标,平日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在皇宫里边忙着处理自己的事情吗?

    怎么还有空到我这地方来做客。”

    交代清楚化肥的事情给陶成道,杨晨就邀请朱标到一处花园池塘位置。

    这地方那个平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很少有人能进入其中。

    上一次也是朱标到此。

    下人将各种瓜果茶水都放在桌子上后,便各自离去,只剩下杨晨跟朱标两人。

    朱标面对这般调侃,只是哑笑,旋即说道:

    “皇宫需要处理的事情我都已经处理完了,今天过来找你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两件事?能让你这位太子出来走一趟,看来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了,不妨直说吧。”

    两人说话很直接,几乎没有什么猜忌。

    很快朱标就把自己想要说的事情告诉给杨晨。

    了解前因后果,杨晨忍不住笑道:

    “哈哈哈,没想到陛下对于我那改天换地的秘法的学问还真是相当好奇。”

    朱标轻轻叹气问道:

    “杨兄,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方不方便?”

    “哎!阿标客气了,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嘛,跟我还客气什么。”

    朱标一愣,微笑道:

    “说的也是,是我生分了。

    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后世的‘王朝’.或许说王朝不合适,不过在我看来,只要有国度名称的地方,哪都有王朝,我想我应该说的没错吧?”

    “如你所说,的确没错。”

    结合自己认知情况下,他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这便是朱标唯一困惑的地方那个。

    要知道改天换地的秘法可是能推翻王朝的存在。

    朱标难以想象,有人会愿意将这些秘术传承下去让。

    杨晨沉默了一小会,身上弥漫出一股悲伤的气息。

    觉察到氛围不对劲,朱标想要扯开话题。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杨晨会这样。

    “不碍事,只是想到一些人罢了。”

    摆了摆手,表示自己状态无碍后,他便继续说道:

    “实际上,很多人像我一样的人,如果不是刻意的去了解,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其实曾经接触过的知识就是改天换地的秘法。

    阿标你应该知道,后世已经完全没有像中原数千年以来的阶级传统。

    人们见到位高权重者不需要下跪磕头.”

    “这我当然知道。”

    朱标心事重重地说道。

    他有心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可说到底对杨晨口中那理想世界只是一知半解。

    作为当权者,他很清楚想要实现杨晨口中的世界有多么困难。

    为此他才想要知道,为什么后世还能在有人掌权的世界内,流传给平民百姓改天换地的秘法。

    杨晨眺望远处站在树枝上的鸟儿正用喙梳理自己的羽毛。

    “然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只能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想要彻底消除,很难。

    包括百年后的世界。”

    闻言,朱标不明,困惑问道:

    “为何?之前你不是这么说的呀,我依稀记得你曾经说过后世没有跟现在一样百姓看到高官就需要跪地俯首。”

    杨晨呵笑一声地说道:

    “表面上确实如此,不过有人说做体力活跟做官是一个道理,阿标你会认为如何?”

    朱标想都没想就回应道:

    “要我说,这是在胡说八道。”

    杨晨颔首点头。

    “是啊,两者怎么可能能够混为一谈?

    强行将不对等的东西按压成对等,本身就不合理

    阿标你说如果天下百姓都跟这个苦力工人一样,那么这个王朝还有希望吗?”

    “没有!”

    朱标毫不犹豫回答说道。

    “民愚而国危,若是整个王朝的百姓都因为上位者的两句话而选择无脑相信,那么这个王朝就完了。

    就好像元朝末年一样,多少汉人信奉北元小皇帝,结果现在都跑到北方的草原生活,远离自己故土,过着与匈奴一般的日子。

    可是这跟我问你的问题有何关系?”

    杨晨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面向太阳,现在已经是下午,现在已经快九月了,随着日子距离秋分越来越近,这天气已经没有那么炎热。

    然而因为靠近北方,南京城还有些凉爽,感受着余辉带来的温暖,杨晨淡淡说道:

    “是因为有很多人都知道无论将来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子。

    无论是以文的方式,还是武的方式,那么就能带领下方人反抗抨击他压榨他们的上位者。”

    听到这话,朱标有些犹豫了,下方人要是哪天想要反抗他老朱家的统治,那么到时候岂不是会.

    一场杀戮在所难免的发生,这是毫无疑问的。

    杨晨瞥了一眼朱标,料想到对方内心想什么,直接言说道:

    “太子是不是担心,会造成大明朝廷不稳?”

    对方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其实太子无须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百姓其实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展现出来。

    就比如说一个孩童去上学,他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子,于是中途去干苦力活,干苦力活过程,他能挣到为自己妻子,儿子,父母所需要的一切,在干苦力过程还有他若是出意外之后的一切保障。

    碰到恶意压榨他,又不把他当人用的掌柜,只要他将此事告到官府,官府马上带他去解决这个恶意压榨人的掌柜。

    你说他愿意背叛自己的朝廷吗?”

    “不会。”

    随着公信力越来越降低,等到民间一提到朝廷两个字,百姓心想的不是什么幸福感,而是厌恶感,那么这个王朝灭亡是迟早的事。

    “所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人愿意让这些东西流传下去。

    最好是能做到村门口孩童都可以说上两句的地步。

    等到那个时候,就说明百姓有了反驳辨认一些妖邪利用朝廷当做面具而在他们当中为非作歹的本领。”

    朱标微微眯起眼睛,缓缓地说道:

    “原来如此,改天换地的秘法并非屠的是所有龙,而是打着真龙的名义去伤害百姓的蛟龙!”

    无论何时何刻,在人群这个大的群体范围,总是需要一个‘领头羊’,这个领头羊必须能让人群过上好生活。

    万一哪一天,领头羊违背了当初的初心,不仅没有让人群过上好日子,反而拼了命的去压榨人群,那么就需要另外一个领头羊站出来,将这一头危害人群的人给杀掉。

    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历朝历代,反复循环,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原先朱标还担心,杨晨这些言论要是流传到民间,会不会危害到老朱家领头羊的地位。

    不过现在看来,他有信心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要自己坚定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

    大明就会稳定繁荣,政治清明百姓过的上有盼头的日子,那么带来的就是家族和睦,皇权稳固!

    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为了天下着想,只要他不是一个骄奢淫逸的昏君,荒淫无诞的暴君,那么他将来有什么理由担心大明会亡于百姓之手?

    说白了就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从他担任太子开始,朱标的志向一直很明确,那就是成为一个让百姓能记住的好皇帝。

    如果说她知道后世大明是因为某个皇帝败光了朱家的气运而导致大明亡了,那他只会感慨万千片刻,然后祝福下一个执掌中原的人会是一名仁君。

    理由很简单,他见识过战乱时代有多么泯灭人性。

    老朱所有孩子里面,只有他还记得自己当初是怎么跟马皇后与大队伍走失之后的遭遇。

    为了活下去,他丢掉大帅儿子的脸面,被马皇后按在泥潭里面滚了一圈,打扮成为一个逃难的乞丐。

    然后一路从后方穿越百里找到自己父亲的大本营。

    这段记忆他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忘记,也就是他为什么会带着朱雄英外出期间,让下属拿百姓吃的燕麦掺杂一些糠还有树皮粉的馒头给朱雄英吃。

    他就是想要让自己儿子知道,百姓活得还很艰苦,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太子就能任意自大。

    “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能让百姓承认的就是真龙,让大部分人甚至全天下人都反对的。

    哪怕他表面是真龙,实际上究竟是什么谁知道呢,或许是赖皮蛇,也有可能是假蛟。”

    杨晨思考了一会说道。

    朱标这新奇的角度确实是他从未见过,不过问题不大,说起来也对。

    “如果陛下想要学习改天换地的秘法,那么我也不会吝啬,反而很早之前我就希望能将此法告诉你们。”

    老朱会对高中修课感兴趣,这是杨晨意料当中的事情。

    “喔?杨兄为何想要将此法告知于我们?之前我怎么没见你有过这个想法?”

    听到这话,朱标显然是感到有些意外。

    如果对方不说这些事情,再过几十年,恐怕这些事就会随着杨晨的年迈而深埋地底下。

    没想到杨晨反而是想要把这些知识流传下来,这倒是让朱标感到意外。

    这些知识随便一两句都能推翻当时儒生一辈子的所学,稍微聪明的人再深入钻研恐怕也能在这乱世成为一名堪比诸葛的智囊。

    杨晨眼睛转了一圈,坦然笑道:

    “为什么.其实说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你们不要沉迷于过去跟担心未来。

    俗话说,‘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我要是做出一些什么举动,导致民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父皇肯定会过于忧虑,接着后悔,最后临死之前把我一起带走。

    甚至有可能不惜一切代价抹除我存在的痕迹。

    所以我想要告诉他,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只是我的出现会让这些事情提前而已。

    可这些事难道就一定是坏事吗?

    我成为你儿子的先生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个过程我教授他许多,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大明一个朝气蓬勃的未来。

    大明最后一定会落在朱雄英这样有远大志向的年轻人手上,它不会随着你父皇的迟暮而变得衰落,只会随着传承变得越来越强。

    强大到成为这世间的唯一。

    想要做到这一切,就是需要让你们都明白一件事。”

    “历史的潮流不会因为人的命令而停止向前。”

    刹那间,朱标内心感到一阵澎拜。

    些许过后,他好奇开口道:

    “如此看来,我越发好奇,这后世的改天换地的秘法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还望杨兄明天能倾囊相授。”

    “倾囊相授恐怕难了.你别误会,不是我跟你藏拙,而是这些内容东西太多,我透露一点那完全没问题,要是全部都教导那完全不可能,所以才会这么跟你说。”

    担心对方误会自己,杨晨开口解释清楚说道。

    两人又接着改天换地的秘法的问题探讨深究,最终朱标拜托对方回去一定要做好功课。

    然后他会亲自在皇宫门口等待他的到来。

    “除此之外,还有胡惟庸哪里,他说的这两个问题之前你说过必有把握能解决,不知道把握如何?”

    两人一开始朱标就跟他说清楚胡惟庸的事情。

    为此杨晨只沉默了一小会就抬头自信笑道:

    “无论是考核绩效制度的传播导致大明缺少监督者,还是清丈田亩过程出现意外,我都可以理解为大明天下缺少了很多光明正大的朝廷中央耳目。

    准确的说应该是陛下自己的耳目。”

    自古以来,不是没有皇帝想要做实事,而是因为皇帝的命令传递下去,传着传着就变味了。

    到最后,都不是皇帝在治理天下,而是士大夫治理天下,反正皇帝怎么说命令都不能离开皇宫。

    而百姓听到的旨意,很有可能都是经过士大夫篡改的结果。

    仁政还是暴政,全部都依靠他们笔下生花。

    幸好老朱在玩特殊这方面很有手段,使得下方臣子不这么大胆,可也有不少人认为查不到自己身上铤而走险的去干。

    胡惟庸当初跟自己说的那些事情朱标已经派人去调查了,八分真,两分假。

    他不得不佩服胡惟庸是真敢想敢做。

    “既然是缺少耳目,那杨兄所见,应该如何?”

    杨晨停顿一下,摸下巴反问:

    “你手底下,包括陛下说下的外派耳目有多少人能读书写字?”

    朱标不明所以,不过依然是回忆一下,随后回答说道:

    “人不多,能写会读的大概十个人里面能有两三人吧。”

    “这混到这份上的人都这么少了,那其他人肯定更加少。”

    “所以.杨兄你的办法是?”

    朱标感到对方肯定是相出了什么办法,否则不会这么说,杨晨却微微笑道:

    “这样吧,你先回去,到时候我会亲自跟你还有陛下说明这个法子,明儿我一次性全部都说出来,这样你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瞧见对方信心十足的模样,朱标便明白了,这个关子他还真好奇。

    “行,既然这样,那我就明天在皇宫门口候着,等你的好消息。”

    说吧,朱标便起身离开。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79/111110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