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夏第一纨绔,征服公主后开始造反 > 第122章:朝堂交锋,宁毅练兵

第122章:朝堂交锋,宁毅练兵


宁毅笑着摆了摆手:“我又不是助你,只是助百姓罢了,起来吧,别到时候有人风闻奏报,说我这武官勾结文官。”

晋辅顿了顿,随即起身再度拱手。

“大人若是在开元境内遇到需要衙门帮忙之事,下官任凭差遣!”

宁毅道:“你别说,我还真有一件事麻烦你!”

晋辅:“请大人直言。”

宁毅:“是这样的,我想让晋大人,帮我订购一批肉食,或者豆子。”

晋辅微微一顿:“大人,需要多少?”

宁毅想了想:“我这大营内,每人每天按照半斤肉,三两豆来估计吧!”

晋辅大吃一惊:“大人,这豆子倒是可以解决,但是一天一千五百斤肉食,所需银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宁毅:“不多,我还嫌少了呢,你放心,这银钱我来掏!”

大夏一斤十六两,半斤就是八两肉,要不是考虑到开元只是个县,宁毅还想订更多,目的自然是给这群兵蛋子改善伙食。

晋辅松了一口气,他为官清廉,若是宁毅借恩相挟,他还真拿不出这么多银钱来。

“这样的话,那就得发动全县的富户狩猎了,不过估计也无法长期稳定满足,不知大人,对肉食具体有要求吗?”

宁毅:“鱼肉也可以,但最好是鸡鸭牛羊猪。”

“牛?”

晋辅微微一顿。

宁毅摆了摆手:“那个不强求!”

他倒是忘了,古代牛马可比现代牛马精贵多了,那都是当宝贝供着的,马是战争利器,牛是生产工具。

百姓家牛老了,病了奏请当年县官才准许杀牛。

晋辅拱了拱手:“开元临大河,若是搭配鱼肉,倒是可以满足。”

宁毅;“好,那就请晋大人,尽快落实,先订他一个月的。”

晋辅:“没问题!”

……

京城,朝会上。

夏皇出关第一次临朝,官员们自是一个个的溜须拍马,他闭关也不是全然隔绝外界所有消息。

出关后,赵邯更是事无巨细将京城大小事务上报给了这位大夏的九五之尊。

“陛下,如今天下呈平,国库也在陛下的政策下逐渐充盈,实乃天佑我大夏!”

严熠第一个站来溜须拍马。

夏皇却并没有给他好脸色:“是吗?两江的灾情赈了,还是东南的倭寇剿了,亦或是,大小琉球收回来了?”

“朕只是闭关,不是聋了,也不是瞎了!”

“众卿,对于江南之事,如何看?”

高隆站出来拱手道:“陛下,江南鱼米之乡,乃是我大夏重要的赋税来源,江南乱则天下乱,当务之急是尽快扫平江南乱局,如此休养生息数载,才能毕其功于一役收复大小琉球。”

夏皇:“那高爱卿有何良策?”

高隆:“臣有两策,一整训水师,东南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我大夏水师先天良莠不齐,前陈将祖宗积累下来的大部分造船工艺付之一炬,实乃我九州之罪人,我大夏理应当广招天下匠人,重铸无敌水师!”

夏皇:“钱何来?朕可是刚下令免徭役三年。”

高隆:“房地产之策,未必不能推行富饶之地!”

夏皇接着问道:“那地又从何来?”

高隆掷地有声:“各乡绅,各皇室宗亲,各勋贵,捐的!”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如果是高隆提房地产,大伙儿说不定都能分一杯羹,毕竟京城房地产之火热,谁看了不迷糊?

可问题是,大夏的土地乃是掌握在士绅,贵族手中。

让他们出地,朝廷收钱,这不是攫他们的根吗?

严熠当即反驳道:“此举,必引得天下动荡!”

夏皇则若有深意地扫了一眼高隆,大夏开国之初,太祖对子孙,对功臣那都是相当大方的,可以说王侯遍地走,公伯多如狗。

若非历经三代帝王不遗余力地削藩收权,这大夏早已步了前陈的后路了。

古人并非傻,古人也不是看不到那王朝三百年的历史周期,可谁又会放弃眼前看到的利益,而去考虑所谓的社稷呢?

这就是摆在大夏历代先皇面前的难题,要天下稳定,还是改革。

但自古以来,自上下改革,远必自下而上改革更难。

毕竟对于世家来说,大夏亡了,他们还是世家,可自家的盘儿根基损了,下几代可就不一定还是世家大族了。

夏皇笑了笑:“高爱卿想法是好的,但还是太激进了,朕今日收到了一份很好的奏折,诸位也可以看一看。”

夏皇直接转移了话题,赵邯将一份誊抄过的奏折分给诸位臣工,众人定睛一看,却是微微一怔。

只因奏折内容很短,但却字字珠玑,甚至胆大包天!此人,不仅公然反对陛下免除徭役,还说差点儿引发大祸,但若是仅仅如此,那就是个直臣。

朝廷这样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但后面那法子,才是让他们真正刮目相看的。

“好一个以工代役,此举不仅可以使民,更能利民,可难就难在钱从何处而来?”

高隆又想把话题拉回去。

夏皇有些不喜,他知道高隆想要变革,但常言道,步子太大扯到蛋啊,夏皇之所以求长生,也是想着自己多活几年,能扫平诸多障碍,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真正的盛世。

一旁的严熠笑了笑道:“此法,所需钱粮,在臣看来,用不到多少,如今两淮一带流民四起,朝廷本来就要拨款救济,何不让他们前去做工,既有钱拿,又能清理河道,还能助三皇子缓急赈灾压力。”

“如此,朝廷不用专门拨款修缮河道,我想这部分钱,可以直接从河道总督府的预算里出,这修河清淤,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臣作为大夏官员,理当捐出一年俸禄,我想那些士绅,商人也会体谅朝廷难处,毕竟河道通畅了,商人们行商也能更顺利不是。”

高隆冷眼看向严熠:“严大人说的倒是轻巧。”

严熠颇为大方:“高大人若是没有一年俸禄,那我替高大人捐!”

高隆轻哼一声:“严大人这么有钱,不如全捐了,岂不更好?”

严熠顿时慌了:“陛下,高隆这是胡搅蛮缠,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解决实际问题,这高隆,沽名钓誉,简直是异想天开!”

夏皇当起了和事佬。

“好了,二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都是一片好心!”

事实上,这就是夏皇更偏爱严熠的原因。

他总能从各种角度找到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平衡,若是全都按照高隆的来,这大夏早乱成一锅粥了。

此时,夏皇又拿出来当皇帝最重要的技能,端水!

“高爱卿所奏利国利民,严爱卿所奏合情合理,想法都是很好的。”

“拟旨,命高隆为钦差大臣,前往民间搜罗造船匠人,组建水师。”

“严熠则主管河道清淤,以及民间募资!”

高隆和严熠对视一眼,二人似乎对这个结果都很满意。

“臣等遵旨!”

夏皇指了指奏折:“提出此策之人,也是个良材,今年吏部官员考核,可着重考察一下,朕觉得将来任一地知府还是可以的。”

吏部尚书当即一个激灵,老板都发话了,他哪敢反驳,急忙站出来道:“是,臣会仔细考核,绝不会辜负良材!”

……

另一边,开元藩镇内。

凌云看着周遭的士兵,大半个月来,一个个吃得油光满面,身体明显绷直了许多,他知道,自己想再军营中搞事是不可能了。

答案很简单,这群当兵的也许不知道谁是兵部尚书,但他们一定知道,谁让他们吃肉吃到想吐。

凌云看着与一众官兵打成一片的宁毅,不由得冷哼一句:“不就是仗着家世,有钱而已,臭显摆什么,总有一人,我凌云亦能封侯拜将!”

校场上,宁毅带着一众军士进行着军事训练,毫不客气地说,宁毅用现代化的军事训练方法,在大半个月的时间,又在充足肉食供应的情况下。

让这群懒散的湘兵,战斗力直追边军,当然真要是打起来,他们肯定是打不过的。

道理和简单,这群湘兵没有经过血战洗礼。

此时二虎跑了上来。

“公子,你要的消息打探到了。”

宁毅眼前一亮:“怎么说?”

二虎:“公子,距此不远处三十里地,盘踞着一伙儿流寇,约莫百十号人,但他们与河上流寇相互串联,组成了攻守同盟,朝廷多次派兵剿匪都以失败告终。”

“下个月初六,是其中一伙儿流寇首领,黑胡子举办五十寿诞的日子,周遭有头有脸的势力都会前往流沙滩祝寿。”

“这些人极善水战,有甲,有弓,还有水寨防御工事,完全符合公子练兵的要求!”

宁毅目光一凝:“就他们了,不过,消息千万别走漏,这些家伙能盘踞在此多年,军中不可能没有他们的人,去吧陈睿叫来!”

“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63/438352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