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1章 西域的客人
第91章 西域的客人
“大和尚,你看这猴子当真通灵性,居然还会摘桃!”
“大和尚,这算不算是猴子偷桃?”
“大和尚,你有没有听说过《偷桃》的故事?”
“道衍师父,你怎么不说话了?”
一路上,朱高爔就一个劲儿在那叽叽喳喳,道衍听了后,都觉得有些无奈。
这么多问题,他一下子应该回哪一个?
好在朱高爔很快又自顾自地说起来:
“道衍师父不说话,肯定是因为没有听说过《偷桃》的故事。不过这也没关系啦,我听过就好,不如就我讲给你吧……”
道衍听到朱高爔,俨然还想要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他的眉头略有些抽动。
若非身份有别,现在的道衍和尚,还真有种想要上前,一把将朱高爔的嘴巴掐住,让他一时半会都没法开口。
只是……他不能。
姚广孝向四周看去,当看一处茶楼的时候,就带着朱高爔抬步,前往那边走去。
一面走,他还一面说着:
“走吧,说了那么多的话,去茶楼里喝杯水,润润嗓子。”
他就不信,去茶楼喝那么茶和糕点,还不能堵上朱高爔的嘴巴。
朱高爔听到这话,自动理解为,大和尚要请他喝茶吃点心。
这怎么……会不好意思呢?!
朱高爔抬起头:“大和尚,我想吃桂花芋乳!我要吃三大盘!”
道衍邦的一下,终于忍不住给了朱高爔一个爆栗:
“你可真敢想。大雪飘飘的,你让我哪里给你找桂花去。”
嘿。
这人……
没有就没有,打他干啥?!
小孩子的头是不能随便乱打的!
会变笨的。
朱高爔原本还想要展露一下自己,那种桀骜不驯的脾气,但是当来到茶楼中,看到摆满桌子的小吃,顿时就笑眯了眼:
“大和尚,你真是个好人!”
道衍和尚听了这句有点莫名其妙的话语,突然有些想笑。
就连朱棣有时候,都认为他是一个妖僧,结果他的幼子居然就因为几盘糕点小吃,就断定他是好人?
果然是小孩子,就是好哄。
朱高爔在金陵的时候,没少去茶楼中溜达。
因此虽然这是第一次来到大同的茶楼,但是他行事老道,一看就是老顾客了。
他带着大和尚,找了个清净一点的位置,带着点心,就舒舒服服地窝在椅子里,靠在软垫上,听起茶楼里的议论声来了。
甚至到最后,朱高爔仗着自己人小,还把双腿也顺势放上来,盘在身下,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大同嘛。
作为边陲的军事重城,极其靠近鞑靼。
而就在洪武末年的时候,草原上蒙古分裂后的势力中,最强大的是鞑靼,而非瓦剌。
朱高爔托着下巴,在仅存不多的记忆中,翻找到了有关的记载。
鞑靼在老朱所在的时期,一直都有袭扰大明边境的习惯。
鞑靼真正对大明上贡,那还是从他老爹上位,多次征讨后,才有了这种暂时性的臣服。
眼下,能够在大冷天中,来茶楼慢悠悠喝茶的客人,显然也是家中几分资财的角色。
其中不乏也有一些书生打扮的青年,正对着茶具,在大堂内唾沫横飞。
就见一名男子皱着眉头,神情总是透着几分忧虑:
“今年雪大,只怕草原上会有不少牛羊冻死。怕是鞑靼又要南下侵袭边镇了。”
往年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不管是书生还是普通商贾,多多少少总是带着忧虑之情。
毕竟虽然曾经中山王奉旨修缮过大同城,但是数年过去,大同城还是有许多边边角角,产生了破损和疏漏。
而藩地的代王,又是个不事生产的主儿,别说是几处边角的城墙破损了,只要是天还没塌下来,他还能照旧寻欢作乐,游戏花丛。
只是现在……自从燕王和他的幼子来了,众人突然多了那么点安全感。
只听得有一个山羊胡须的老人,抿了口茶水,嘴角带了一丝笑容:
“今年鞑靼倘若再度南下,可就没有往年那么容易了。燕王殿下,身经百战,深入大漠,又亲自擒拿乃儿不花过,堪称一代战神……”
朱高爔听到这里,突然眉头就是一抽。
他总觉得,大明战神这称呼……似乎总有些不大好……
旁边的姚广孝,注意到朱高爔的神情,还以为这小子是羡慕这个称号了。
他有些忍俊不禁,但是又觉得很正常。
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嘛,除了整天撵鸡逗狗,遛鸟斗蛐蛐外,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成为一个像朱棣一样,戍卫边防的战神。
于是姚广孝嘴角就带着一丝笑容,摸了摸朱高爔的脑袋:
“等你长大了,也可以成为大明的战神。”
在姚广孝的预料中,以朱高爔的性格,这小子定然做不出羞涩的情态,甚至还会反客为主。
说不定这小子甚至会插着腰,说出必将超越他老爹的话来。
只是,出乎他意料的是……
朱高爔听到这话后,脸上反而露出了难以形容表情。
须臾,他皱着眉头,就斟酌着开口了:
“这……还是算了吧……”
姚广孝有些不解地皱了皱眉头。
什么意思?
还不等他多想,那边的议论声就再度传来。
“除了燕王殿下在,我还听说了一个杀手锏……在座诸位,只怕也有所耳闻了吧?”
听到这里,就有人闻弦而知雅意:
“你说的可是混凝土和水泥?”
方才那人当即就哈哈大笑起来:
“是极!我妹夫的姐姐的大伯哥,和随行燕王的长史相交莫逆。听说这混凝土和水泥,不但质地坚硬,而且造价不高,比起糯米灰浆的成本来说,要低太多了。”
“说不定这水泥和混凝土被验证出来后,就有锦衣卫带着方子,一路快马加鞭,赶往应天了。只怕封赏的旨意,就在路上了。”
说起锦衣卫,在场皆是一静,旋即,就有人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紧接着快速开口:
“你不要命了?这种事关锦衣卫的大事,你居然也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随意说出口!”
方才说话的那书生,年纪看上去并不大,也就十六七岁左右。
刚刚话语说出的瞬间,他就有些后悔了,现在又被人这样提醒,他的脸色都变得煞白。
锦衣卫可不是什么善茬。
不管是曾经的毛骧,还是现在是蒋瓛,这两人在普通书生的眼中,依然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朝廷鹰犬。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不知道哪里传来一道声音,在众人的耳边响起:
“不过我怎么听说,这水泥和混凝土……最开始是燕王幼子发现的。说起来,燕王幼子也算是神童了,年纪轻轻,就能发明如此利国利民的东西,真是让人佩服至极啊……”
因为先前那个敏感的话题,众人的思绪都有些恍惚。
好不容易听到有人岔开话题,一时半会也不管这其中到底说了什么,就纷纷出言附和。
只是总有些人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刚刚的那道声音,看似老成,但是总感觉说话之人的喉尖,像是故意含了一口痰,压低了声音,装出一副大人模样来。
怎么听……怎么别扭。
另一边。
姚广孝的表情有些奇怪和复杂。
他看着朱高爔一脸嘚瑟地靠在椅背上,听着周围众人,对燕王幼子的吹捧,一时之间,居然都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来。
稍倾,姚广孝才有些无奈:
“殿下,你已经长大了,怎么还如此行事?”
朱高爔睁大了眼睛,伸出手,在姚广孝面前晃了晃:
“大和尚,我还只是个孩子!”
姚广孝呵呵了两声,俨然一副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的模样。
谁家孩子五岁的时候,就搞出了水泥和混凝土?
听着周围对燕王幼子的赞叹声,姚广孝脸上的神情愈发古怪起来。
也不知道当这群人反应过来,刚刚引导话题的人,就是朱高爔本人的时候,这群人还能不能如此真心实意地说出这些溢美之词。
就在朱高爔听得满心舒畅的时候,茶楼外,却突然来了个奇怪的客人。
至少这位客人,单就装束而言,在大同城内,并不算多见,一眼看去,倒是跟那些西域来客,有着几分相似的地方。
只见来着穿着覆盖到脚面的宽松长袍,长袍的颜色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也极为奇怪,是一身雪白的模样。
再加上他的头上还包着一个灰色的头巾,几乎是一眼,朱高爔就忍不住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这个少年的身上。
少年的皮肤有些粗糙,深邃的眼眶,再加上挺拔的鼻梁,彰显出与中原百姓不一样的面部特征。
他的眼眸呈现出翡翠一般的碧色,手上更是戴着好几个流光溢彩的宝石戒指。
朱高爔就这么看着那些宝石戒指,目不转睛。
宝石他不是没有过,但是鸽子蛋一样的宝石,对于朱高爔来说,接触的确实不多。
朱高爔忍不住开始嘀咕起来了:
“娘一个,我一个。大哥一个,我一个。二哥不要,我两个。三哥一个,我一个。姨母一个,我一个。爹和十三叔……滚蛋!”
这样算起来,少年两只手上的宝石戒指……刚好够分!
这两天好像生病有些反复,缺乏动力了。尝试断药,副作用有点大,脑袋一阵一阵的疼。今天下午跟医生聊了一会,还是决定恢复药量。从床上起来的时间晚了,这是第一章三千字,待会还有一章三千。大家放心,更新不会少。更新时间我也会慢慢调整的,努力让状态好起来。不说了,火速去写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52/11111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