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家父永乐,组建五好家庭 > 109.第108章 爹,我这里有个宝贝

109.第108章 爹,我这里有个宝贝


第108章  爹,我这里有个宝贝……

    徐妙云原本以为,朱高爔面前是大明的舆图。

    但是当她靠近后,逐渐看清“舆图”全貌后,就忍不住有一瞬间的失声。

    这哪里是普通的舆图?

    这丝绢地图上,就连沿海小国,都逐一勾勒出来。

    欧洲、爪哇、蒙古、日本……

    竟然都在地图上详细地显现出来。

    要知道,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中,私藏舆图可以说是大罪!

    从这中间,就能看出舆图的珍贵程度。

    可就是这样,朱高爔手中,居然还有两幅!

    又或者说……是两幅一模一样的《大明混一图》。

    徐妙云看向朱高爔,见小儿子怔怔地看着舆图出神,心中一酸,此刻也顾不上眼前这事,而是缓步走过去,揉了揉朱高爔的脑袋,轻轻叹息一声:

    “饿了吧。”

    朱高爔听到老娘的声音,才像是反应过来,勉强抬起头。

    或许是因为久坐不动的原因,他活动时,全身上下还传来一连串的咔咔声。

    他看到徐妙云后,有些茫然涣散的瞳孔,才逐渐聚焦。

    他拧着眉头,似乎有些不解:

    “娘,你动过我行李了?”

    徐妙云还以为这小子要说什么,没想到他开口后,就是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

    “你丢东西了?”

    她问了一句。

    朱高爔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愈发奇怪:

    “没丢……倒是多了一件东西。”

    徐妙云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她将目光放在舆图上,眨了下眼睛:

    “你是说,这舆图就是多出来的东西?”

    朱高爔没吭声。

    他此刻在反复思忖皇爷爷临终前的话语,皇爷爷曾多次提及,要随身携带着《大明混一图》。

    回来以后,朱高爔也第一时间照办了这件事情。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原本仿制的《大明混一图》,此刻却多出了近乎相同的另一份。

    这显然和皇爷爷有着脱离不开的关系。

    如果两份舆图都是假的,皇爷爷显然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照这么想的话……经过朱高爔反复观察,左边这多出来的舆图,恐怕就是悬挂在乾清宫内的真《大明混一图》了!

    他上前一步,不厌其烦的,再次对着左边的舆图,细细观察。

    在摇曳的烛火下,险些把眼睛都看迷糊了,朱高爔这下子总算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小小的私印盖章痕迹。

    朱高爔的心跳在此刻,化作咚咚的擂鼓,在脑海中几近震耳欲聋。

    他思忖片刻,把带有私印的《大明混一图》藏在箱子里,结结实实地上了两层锁,而后就捧着那个赝品,撒脚丫子就要往外冲。

    临走前,朱高爔还不忘记回过头,看向若有所觉的徐妙云,喊了一声:

    “娘,我还有事,先不吃饭了!”

    这舆图的事儿真要捅出来,朱高爔是没法过上安稳日子了。

    眼下不把事情解决,朱高爔哪能安心吃饭?

    朱高爔跑走了,徐妙云看着已经有些放凉的饭菜,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纵容。

    她温声道:

    “等小四回来,你们再把饭菜热一热。”

    旁边的侍女见徐妙云非但没有离开,反而找了个软塌,坐了上去,一副等待朱高爔回来的模样。

    那侍女就开口:

    “王妃,夜寒风雪大,您也要保重身子啊。”

    明日起来,报丧的报丧、停灵的停灵,就算徐妙云不管朝堂的事务,但是依旧能忙的团团转,眼下要是生了病,只怕身心交瘁。

    徐妙云听到侍女的话,知道她是担心,但却只是微微一笑:

    “小四年纪不大,第一次接触这种事儿,我不放心。等他回来,我多陪陪他。”

    侍女恍然,这才不说话了。

    徐妙云宠爱幼子,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眼下有这种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

    府内。

    水榭亭台处。

    朱棣和道衍和尚,顶着风雪,裹着大氅,凝眉执棋落子。

    亭台外,风雪飒飒。

    亭台内,炉火温暖如春。

    道衍和尚落下一子后,见朱棣久久没有应对之策,面上微微一笑:

    “王爷心中已有杂念,此番对弈,是贫僧侥胜了。”

    朱棣叹息一声,放下手中的黑子:

    “师傅看出来了。”

    道衍和尚只是淡笑:

    “殿下心中所虑,贫僧已然明白。而今先皇驾崩,朝局动荡。依殿下所言,先皇临终前,曾让太孙立誓,可见太孙之心,路人皆知。既然如此,殿下还有什么好踯躅的呢?”

    说着,道衍和尚再次添了一把火:

    “贫僧数年前,曾遇一奇人,奇人相面,言贫僧乃是忽必烈的大臣刘秉忠一样的人物,劝贫僧自珍自爱。”

    朱棣听到这话,忍不住一笑,心中郁气微微散去,调侃了一句:

    “刘秉忠曾入全真道,后又成为僧人,最后更是成为了忽必烈手下的肱股之臣,追封太师。师傅在我面前说这话,算是自卖自夸吗?”

    道衍听到这话,嘴角含笑,眼眸却是直勾勾地看着朱棣:

    “刘秉忠是肱股之臣的前提,是得逢明主。殿下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乃是太平天子之貌。太孙虽然在龙榻前立誓,但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王爷知晓司马懿,自然也知晓司马懿劝降曹爽一事。”

    “当时他也立誓,倘若曹爽交出兵权,必将保其一世富贵荣华。可是结果呢?曹爽还不是被诛其三族?”

    朱棣此时心中隐隐有些意动。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犹豫软弱之人,这一点,从朱棣驰骋沙场的经历就能看出。

    只是起兵一事,堪称谋逆。

    朱棣若是孤身一人,最后的结局不过是脑袋上留下一个碗大的疤,大可不必如此瞻前顾后。

    但他现在,有妻妾,有儿女,有跟着他吃饭的将士北军。

    他若踏错一步,便是无数人头,滚滚落地。

    良久,他低叹一声:

    “他……继承大统,民心向背,顺理成章,此事不易为之啊。”

    民心?

    道衍听到此话,倒三角眼中,似是有精光乍现:

    “贫僧只知道天道,民心算是什么?!”

    朱棣摇头。

    他因为道衍的一番话,有些发热的脑袋,此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冷静下来了。

    只见朱棣沉着开口:

    “老爷子的遗诏早已拟定,不日我就要回到北平,北面的鞑靼也蠢蠢欲动。可是世子他们……只怕还得留在应天奔丧。我担心,我离开后,倘若起兵,本王之子就会受到挟持,到时……恐怕抉择两难啊!”

    道衍皱眉:

    “那就让世子想办法离开!”

    朱棣摇头,眉宇间似乎有着化不开的凝重之色:

    “如何离开?太孙登基,已成定局。等他真正接管应天后,锦衣卫、兵马司、羽林卫,都是他的人马,即便我手下有北军在,又能如何?”

    朱棣所说之言,在此刻,确实成了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时之间,道衍和他,都忍不住沉默了下去。

    是啊。

    老爷子走得太匆忙。

    他只说让藩王回封地,但是藩王之子……又该如何处理?

    老爷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而就在这时候,不远处传来靴子踩在雪堆上的沙沙声。

    道衍和朱棣听到脚步声,对视一眼,旋即扭过头去,看到了朱高爔踩在雪堆中,略有些摇晃的身子。

    他手上拿着东西,这才使得他走在雪地中,有种艰难之感。

    朱棣见到这小子,原本还有点担心,以为他是承受不住白日的生离死别,这才眼眶红红地来找安慰。

    谁知道朱高爔来到他们面前后,第一句话,就宛若石破天惊:

    “爹,大和尚,我这里有个宝贝,可以帮你造……”

    还没说完,朱棣就微微色变,伸手捂住了朱高爔的嘴巴,没让他把最后的话说出口。

    虽说此地隐秘,府中只有道衍会和他在此处谈论低语。

    但是造……这事,是能随便说出口的吗?

    不对!

    关键是这小子,究竟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朱棣扯着他的腮帮子,眼神很锐利: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从哪里听说的?”

    朱高爔撇了撇嘴,伸手就把朱棣的手打开了。

    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才没有这些大人想象的那么傻。

    只听得朱高爔找了个位置,自顾自地坐下后,这才慢慢道:

    “皇爷爷让太孙立誓,又让藩王返回封地,可见他对于诸王和太孙的关系,看得很明白。”

    “太孙想要削藩,夺取诸王手中的权力。可是爹,以你的性格,会乐意这么坐以待毙吗?”

    最主要的是,记忆里,老爹可是发起靖难的猛人。

    朱棣这下子是真有点震惊了。

    虽然知道这小子挺聪明的,但是似乎每一次,都会被他的聪明再一次给震惊到。

    朱棣和道衍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中看到了相同的异彩。

    朱高爔这小子……确实不一般!

    但是就当朱棣以为,这就完事的时候,朱高爔又爆出一个大招:

    “爹,我话还没说完。我这个东西,能帮你名正言顺地……干事!”

    此话一出,朱棣手中的茶盏,陡然碎裂。

    而旁边的道衍和尚,更是目光灼灼地看向朱高爔。

    朱高爔却是看着那个碎裂的茶盏,忍不住惋惜了一下。

    这动不动碎茶盏的习惯,能不能改改啊!

    太浪费了!

      一边吃饭,一边写完了一章,接下来我继续写,大家慢慢看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52/111110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