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第148章 耿炳文直谏
第148章 耿炳文直谏
就在燕王攻打遵化、密云之时,朝廷因着相隔甚远,还没有来得及接收到密报。
但是另一边,待在大宁城中的宁王,却由于距离相隔不远,早早就得到了密报。
宁王紧皱着眉头,看着邸报上的文字,一时之间,久久没有回神。
燕王……反了!
虽然之前早有如此预感,但是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宁王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此刻他心中更是心乱如麻。
宁王作为先帝的十七子,虽然生母地位不高,但是“体貌修伟,智略渊宏”,就连先帝在时,也对这个儿子有几分喜爱。
在大宁就藩的时候,宁王和燕王这个哥哥的关系,也算是不错,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句“宁燕相得”。
由于天然站在燕王的立场上,因此在看到燕王靖难的时候,宁王忍不住生出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如今燕王如此,倘若燕王败了……那他们这些藩王的结局又会怎样?
不用深思,宁王也知道,如果朱允炆真动手,要么反了,要么就是跟朱桂一样,下半生就囚禁在应天府的宅子里,终年不见天日。
甚至因为宁王手下还有朵颜三卫,他的下场,可能还比不过朱桂……
一想到这里,宁王的眉头忍不住蹙得更紧,以至于在眉心,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痕迹。
……
另一边。
应天府。
改制和削藩两件事,在朱允炆的首肯下,被操持得如火如荼。
方孝孺作为改制的负责人,这些日子来,可以说,成为了应天府中勋贵的眼中钉。
你方孝孺新官上任三把火,该怎么烧就怎么烧,可是凭什么要把这把火,烧到勋贵的头上来?
最重要的是,踩了一脚勋贵,还要把文官捧得高高的。
前往早朝的路上,蔡国公的后代张明诚,就拧着眉头,跟旁边的同僚碎碎念。
“我最近瞧着,总觉得心里不大安稳。咱们这位新君,做事未免太过着急了一点。”
“眼下又是削藩,又是打压勋贵。可要是春到了春天,鞑子打过来,北面的藩王都没了,那谁去应付?是让被贬为庶人的藩王去,还是让咱们这些被打压的武将去?”
站在张明诚身边的,是东川侯胡继承,胡继承他爹是胡德济。
这个名字对于一般人来说,有些陌生,但是再往上追溯,胡大海这个名字,可以说,在明初的功臣表中,也算是排得上号的。
胡德济作为胡大海的侄子,承袭的自然是胡大海的越国公爵位,只是如今,胡德济早已病逝。
至于胡大海的几个儿子,要么就是战死沙场,唯一仅存的长子,偏偏还是个混不吝的。
长子因为违反酒禁,被朱元璋处死。
也正是如此,爵位在落在了胡德济的身上。
眼下,胡继承听着身旁蔡国公之子的话语,神经猛然绷紧,先是有些做贼心虚似的,向左右看了一眼,旋即才开口道:
“你真是什么话都敢讲!这话要是被旁人听到……”
张明诚也是气急了,但好歹还记着这是哪里,又把声音放低了一点,只是不免还有郁闷:
“你是不知道,我心里总是突突地在跳。前不久鞑靼刚南下过,现在方孝孺那些书生,弄得君臣离心。我琢磨着,今天早朝结束,要不去拜访一下魏国公……”
胡继承和张明诚,两人一边低声交流,一边朝奉天门所在的方向走去。
只是走到半路的时候,他们的脚步倏地一停,视线定格在前方不远处的耿炳文身上。
耿炳文年岁虽然大了,但也许是因为武将出身,走路的时候,依旧带着一股子铿锵的味道。
眼下他面色肃然,似乎与平时的模样有些不一样……
胡继承和张明诚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一抹惊疑不定。
长兴侯这情况……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吧?
今日早朝。
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阵营的文官,念叨来念叨去的,无非就是所谓的削藩和改制两事。
如果眼神能够杀死人的话,以方孝孺打头的这几人,尤其是方孝孺本人,早就在勋贵的眼神中,被反复凌迟八百回了。
当再一次听到所谓的“削藩”和有关“代王朱桂”的话题后,耿炳文终于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这些日子下来,对于皇帝朱允炆来说,削藩之事,还是挺顺利的。
朱桂就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草包,李景隆不过是拿着“巡边”的名义去大同晃悠了一圈,就把朱桂给轻松拿下了。
至于另一边的改制之事,虽然在朝中隐隐有所动荡,但是朱允炆心中也没有发虚。
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儒学中,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忠诚。
君主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层级,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臣子和皇帝掰腕子,难不成还能掰赢皇帝吗?
更别说眼下朱允炆还有自己的谋臣,以及皇爷爷嘱托过的梅殷等人。
说起来,耿炳文也算是忠心耿耿的老臣……
这样一想,朱允炆的态度愈发温和起来:
“长兴侯但说无妨。”
“诸王皆太祖亲子,臣辈皆太祖亲臣,陛下如今削藩改制,是想要将太祖曾经打下的天下,变作屠戮场,将我们这些勋贵老臣都像是猪狗一样屠戮吗?”
耿炳文说话时的声音并不算太大,但却足以让奉天门内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甚至在耿炳文彻底说完这话,在场居然还是死一般的寂静,一片鸦雀无声的景象。
直到片刻后,朱允炆反应过来,整张脸涨成猪肝一般的酱紫色。
耿炳文曾经可是坚定的保皇党。
即便是他父亲病逝,皇爷爷曾经想立朱棣为太子的时候,耿炳文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立场。
可就在现在……朱允炆刚坐上这个皇位,耿炳文却说出“将太祖天下作为杀戮场”、“将老臣作为猪狗去屠戮”这样的诛心之语。
这对于朱允炆来说,简直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耳光,扇在了他的脸上。
他抬手,似乎想要砸什么东西,但是周围却没有东西可以砸。
气急之下,朱允炆径直夺过身边内侍手上的拂尘,一把将拂尘摔向前方。
好巧不巧,拂尘正好摔在耿炳文的头上。
只听得“咚”的一声闷响,他的脑袋上,就隐隐有一道殷红色的血迹缓缓流淌而下。
这一下,众人都惊到了。
要是这会儿干这事的是朱元璋,那大家伙可不会那么惊奇,甚至还会隐隐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只是砸了一下脑袋,流了点血而已。
至少脑袋还在。
但是眼下干出这事来的是朱允炆……
这位可是一直以宽宏、仁厚标榜,如今这么一砸,在众多文臣武将的眼中,他所谓的人设,基本上就崩塌了一大半。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急的不行,想要上前说些什么,但偏偏如今朱允炆正在气头上。
他双手撑在膝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看着耿炳文,连连冷笑了好几声:
“将大臣视作猪狗?耿炳文,朕倘若真是这样的人,你信不信,朕第一个杀得就是你!”
此话一出,齐泰等近臣心中都是一顿。
耿炳文早在来时,就做好说出这话后的最坏打算。
只是如今听到的时候,还是不免有些心冷。
但表面上,耿炳文依旧是一副淡定的模样。
“唐有魏征极言直谏,一生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汉有郑祟履声,郑祟直谏的次数多到,只需要穿着皮靴走进来,哀帝就能知道郑祟。”
“除此之外,朱云折槛、泣思直臣,都是名流千古的佳话……”
朱允炆的脸色不太好看,冷声道:
“照长兴侯那么说,朕要是不采纳你的谏言,朕就是暴君昏君了?”
耿炳文默然无语。
但在朱允炆的眼中,他的这种表现,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默认。
朱允炆只觉得心中像是烈火燎原一般,烧的他胸口和喉咙口都是干涩之感,有怒气想要喷薄而出,但是囿于他的形象,却又无法宣之于口。
末了,朱允炆将目光放在耿炳文身上,深深地看了他好几眼,这才道:
“长兴侯,你年纪大了,有些事情,还是不要管了。好好在家安享晚年吧!”
说完,朱允炆甩袖离开,再次恢复到原本一言不发的状态。
而奉天门里的人,见状都不由得惊到了。
建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耿炳文老了?
安享晚年?
黄子澄和齐泰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苦笑和叹息之意。
陛下如今还是太年轻。
自登基以来,他除了在先帝临终之前,受了些所谓的“委屈”,其它的,都堪称是顺风顺水。
也正是这一路的顺风顺水,没有让朱允炆的内心得到长足的进步。
论起所谓的城府,更是无法和那些年长的藩王叔叔比较。
更别说和燕王比拟了。
倘若今日是燕王在此,只怕他只是笑一声,打个哈哈,看在耿炳文身份和能力的份上,将他说的话都揭过。
毕竟……那可是先帝留下来的老人啊。
朱允炆不算是狠到极点,也不算仁厚之辈,这不上不下的性格,有时候,只会坏事!
耿炳文文中原话的文言文在历史上兵败后上书过,这里剧情需要,放到前面来~
今日六千字,身体好多了,谢谢宝们的关心,还有点咳嗽,吃了泰诺,不头疼了。早上还有点虚,出去走走晒了晒太阳,晚上已经精神了。
大家明天见!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52/111109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