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皆有致富门!
“香菇要继续种,但不能作为我们沿溪乡的支柱。”
曲元明站起身。
“老钱,你来看。”
钱坤连忙跟了过去。
“上湾村靠山,林地多,适合种香菇。下溪村水源好,地势平,也勉强可以。但你看这里,”他的手指点在地图西边的石头村,这里全是山石,土层薄,种什么都长不好。还有这里,河口村,紧挨着通安河,年年夏天都怕发大水,谁敢在那投资建大棚?”
钱坤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这些问题,他当然知道。作为在乡里干了多年的副乡长,他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
“曲乡长,您的意思是……”
“单靠种地,哪怕是种香菇这种经济作物,也只能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而且天花板太低,抗风险能力太差。”
曲元明转过身。
“我要的,是让沿溪乡所有村子,所有老百姓,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致富门!”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致富门?
这……这口气也太大了!
“曲……曲乡长,这……这怎么可能做到?”
钱坤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各村情况千差万别,老百姓的想法也都不一样,咱们……咱们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人手啊!”
“钱和人,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曲元明摆了摆手。
“最大的问题,是思路。”
他将那份摸底报告推到钱坤面前。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这份报告。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沿溪乡,穷是真穷,但宝贝也是真多。”
“宝贝?”
钱坤一脸茫然。
“石头村,穷得只剩下石头,对吧?”曲元明问道。
钱坤苦笑着点头。
“可不是嘛,那里的地,用锄头刨一下,火星子直冒。”
“但他们的石头,花纹很特别,是一种青灰色的沉积岩,断面有水波一样的纹路。我让李哲查了资料,这种石头,在省城的园林和装修市场上,叫云青石,价格不菲。”
钱坤的眼睛瞪大了。
“还有,河口村,年年防汛,村里人苦不堪言。但通安河在那里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一片几百亩的天然湿地,芦苇荡里,栖息着几十种水鸟,其中还有几种是省级的保护动物。你说,这算不算宝贝?”
“还有我们乡里那些快要失传的老手艺,竹编、草鞋、土布……这些在城里人看来,都是带着乡土气息的文创产品!”
“曲乡长,您的意思是……我们……我们搞旅游?”钱坤试探着问。
“旅游,只是其中一个方向。更准确地说,是打造一个农、文、旅三位一体的产业链。”
曲元明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
“我的初步构想是这样。”
“第一步,整合资源,错位发展。”
“石头村,可以成立一个石材开采和初加工合作社,我们乡政府出面,联系省城的园林公司和建材市场,帮他们打开销路。”
“河口村,利用那片天然湿地,开发生态观鸟、垂钓休闲项目。把村里的空房子利用起来,搞农家乐。”
“上湾村这些有林地资源的,继续扩大香菇、木耳等林下经济的规模。”
“有手艺传承的村子,我们成立手工艺品合作社,请县里的工艺美术老师来指导,改良设计,通过电商平台往外卖。”
“曲乡长,想法太好了!可是……启动资金怎么办?修路、改造民居、建合作社……处处都要钱。咱们乡财政所的账上,耗子进去都得含着眼泪出来。”
冷静下来后,钱坤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钱的问题,分三步走。”
“第一,我们自己挤。赵日峰和郭平倒了之后,乡里的账本干净了不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完全可以砍掉。这一块,你能帮我挤出多少?”
曲元明看向钱坤。
钱坤心算了一下。
“如果把招待费、车辆使用这些全砍了,加上清查出来的一些小金库,大概能凑出二十万。但这是极限了。”
“二十万,够启动一两个小项目了。”
曲元明点点头。
“第二,向上要。李书记那边,我会亲自去汇报。只要我们的方案可行,能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县里不可能不支持。冯国斌他们吐出来的钱,总要用在刀刃上。”
钱坤眼睛一亮。
对啊!他怎么忘了这茬!
纪委办案,追缴的赃款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第三。”
曲元明伸出三根手指。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向外借。”
“借?”
“对,筑巢引凤。”
曲元明神秘一笑。
“我前几天送走的那位省城投资商,你还有印象吧?他就是做文旅项目开发的。我们沿溪乡这块璞玉,要想雕琢成器,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够,必须引入外部的资本和专业的团队。”
钱坤呆住了。
筑巢引凤?
向外借力?
“曲乡长……”
钱坤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我干了!您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刀山火海,我钱坤要是皱一下眉头,就不是娘生的!”
曲元明笑了,他等的就是钱坤这句话。
“好!有你这句话,咱们沿溪乡的事,就成了一半。”
沿溪乡领导班子会议准时召开。
“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下我们沿溪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
紧接着,他将农、文、旅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规划,阐述了一遍。
“……以上,就是我的初步构想,我称之为璞玉计划。目标只有一个,让沿溪乡的老百姓,腰包真正鼓起来!”
曲元明说完,看着众人。
“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半晌,副书记张海涛才放下茶缸。
“曲乡长的想法……嗯,是好的,有魄力,有远见。”
他先是肯定了一句。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咱们乡的情况,在座的各位比谁都清楚。就说修路吧,从乡里到石头村那条路,坑坑洼洼,不下雨都颠得慌,一下雨就是一腿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44/438587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