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掌权 > 第211章 重新拟定合同

第211章 重新拟定合同


“是吗?”

曲元明拿起那份成分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我相信县里任何一家高端建筑公司都会感兴趣。比如,正在建的县政府新大楼?又或者市里的几个别墅项目?我们不愁卖。王经理要是不愿意,现在就可以掉头走,我们不强求。”

说完,他转身要离开。

“等等!”王经理崩溃了。

他知道曲元明说的是实话。

这种品质的青石,绝对是抢手货。

要是被自己搞砸了第一单,让别的公司抢了先,廖总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曲乡长!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他一把拉住曲元明的胳膊。

“一百就一百!我认!我马上就签!求您千万别跟我们廖总说!”

曲元明停下脚步。

最终,一份单价为一百元一吨的供货合同签订了。

王经理当场就把第一车石料的款项,共计三万八千块,打到了石头村的账户上。

村会计举着手机。

“到账了!三万八!”

“喔!!!”

村民们拥抱在一起。

石大海激动得眼泪直流,他冲过来,握住曲元明的手。

“乡长!好乡长!”

站在人群的宣传委员刘丽,手中的相机响个不停。

吉普车行驶在回乡政府的土路上。

李哲和周岩两个人还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里。

“曲乡长,您是没看到,您说一百块一吨的时候,那个王经理的脸,啧啧,跟调色盘一样!”李哲坐在副驾。

后座的周岩也用力点头。

“主要是我们的石料品质过硬!那份报告,每一个数据都是我亲自盯着实验室做出来的,绝对经得起任何检验!曲乡长,您把它用得太……太神了!”

曲元明握着方向盘,“高兴是应该的,石头村的第一笔收入,来之不易。”

“但你们要记住,今天能成,不是我有多神,而是我们准备得比对方充分。”

曲元明看了看两个年轻人。

“我们有石头品质的底气,这是周岩的功劳。我们有合同条款的保障,这是李哲你熬夜核对的结果。我做的,只是把你们的准备,变成最有力的武器,在最恰当的时候打出去。”

“我们赌的就是王经理不敢让这件事捅到他老板那里。他想压价,是为他自己的业绩和奖金。但如果因为他,公司丢了我们这个独家优质供应商,那丢的就是他的饭碗。”

李哲和周岩恍然大悟。

“受教了,曲乡长。”李哲喃喃自语。

曲元明笑了笑。

“别高兴得太早。石头村只是开了个头,王经理今天吃了亏,回去肯定会想办法找补。雅苑筑景那边,也未必就一帆风顺。我们的路,还长着呢。”

车子驶入乡政府大院。

“走,我请客。庆祝我们团队的第一场胜利。”曲元明率先跳下车。

……

乡政府外不远处有家德福饭庄,老板炒的几个家常菜味道不错。

三人进去时,店里已经没什么客人了。

老板娘迎上来。

“哟,曲乡长来了!还有两位小同志,快里边坐!”

曲元明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点了四个菜一个汤,又要了三瓶啤酒。

菜很快上齐。

辣子鸡、酸菜鱼、蒜蓉青菜,还有一大盆番茄鸡蛋汤。

“来,为石头村,也为我们自己,干一个!”曲元明举起酒杯。

“干!”李哲和周岩举杯响应。

啤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

“曲乡长,石头村这下可算是活了!一百块一吨,一车就是三万八,一天拉个两三车,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多万!全村一百多户,平均一户能增收近两千块!”

李哲算着账。

“这还只是开始。”

周岩补充。

“等我们的开采和运输走上正轨,效率还能提。而且,这种品质的青石,一百块一吨,其实还是友情价。”

曲元明夹了一筷子辣子鸡。

“卖资源,终究是最低级的模式。石头山的储量是有限的,总有挖完的一天。而且,一旦我们大规模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进去。我们不能为了今天的钱,断了子孙后代的粮。”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沿溪乡的行政地图。

“石头村的成功,只是一个范本。它证明了我们的思路是对的,沿溪乡不穷,只是没找到正确的路子。”

“我们全乡十三个行政村,除了石头村,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在,你们两个,一个是数据官,一个是技术官,都给我分析分析,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放在哪?”

李哲来了精神,他放下筷子,凑到地图前。

“曲乡长,我之前整理过全乡的资料。您看,后山坪,在咱们乡的东边,有大片的竹林,面积超过三千亩。但他们现在的模式很粗放,就是砍了竹子当原材料卖给县里的竹制品厂,价格低得可怜,一根毛竹才几块钱,附加值极低。”

周岩接话。

“后山坪的土壤偏酸性,气候湿润,确实适合竹子生长。但如果只卖原竹,太浪费了。竹笋、竹编、竹炭……深加工的产品线太多了。不过,引进技术和设备需要投入,村民未必愿意。”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曲元明开口。

“清水村。”

李哲和周岩都愣了一下。

“清水村?”

李哲有些不解。

“曲乡长,清水村的数据我看过。人均耕地面积是全乡第一,水资源也是最好的,有一条清水河穿村而过,水质常年达到二类标准。但……他们也是最穷的村之一,人均年收入倒数第三。”

“对。”

周岩也想不通。

“我分析过,那里是沙壤土,透气性、渗水性都极好,加上水质优良,非常适合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可他们偏偏就死抱着玉米、水稻不放,简直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这就是问题所在。”曲元明一字一句地说道。

“最好的土地,最好的水,却种着最低效的作物,过着最穷的日子。你们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是啊,太奇怪了。

这里面一定有他们从数据和报告上看不到的东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44/438423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