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在民国美容美发 > 第14章 双轨

第14章 双轨


“泉沁”悄然发生的变化,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宝山里这条弄堂漾开了一圈圈微妙的涟漪。

清晨,依旧是为老主顾服务的时间。周老爹、书局老先生、码头的苦力、附近的店员……他们还是习惯性地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坐在那张被岁月磨得油亮的老理发椅上,享受着小河越来越娴熟的传统手艺——剃头、刮脸、掏耳朵、拿麻。

店里新刷的白墙、新换的亮堂镜子和陶瓷盆,让他们觉得舒坦,但真正让他们安心的,还是那份未曾改变的老味道。推子的嗡嗡声,剃刀在牛皮上打磨的沙沙声,热毛巾敷在脸上的熨帖感,以及小河沉默却精准的服务。在这里,时间仿佛流淌得慢一些,外面的喧嚣和焦虑可以被暂时关在门外。

“小河丫头,你这手艺,越发有你爷爷当年的火候了。”周老爹眯着眼,享受着小河给他修剪最后一点头发,含糊地称赞道。

“您过奖了,我爷爷好几十年的理头匠了,我才干了几年呀,远不及爷爷呢。”小河轻声应着,手下不停。她依旧使用着爷爷传下来的皂角膏、头油,只是品质在无人知晓中提升了一点点。

这些老邻居们对于旁边那块“新式美容美发”的牌子,以及偶尔停在弄堂口、衣着光鲜的太太小姐们,大多抱持着一种善意的、略带好奇的疏离感。他们知道小河不容易,能多揽些生意是好事。只要那份属于他们的、物美价廉的老手艺不变,其他的,他们并不太关心。偶尔有嘴碎的婆娘私下议论几句“小河丫头心气高了”,也很快被顾秀芳等人怼回去:“有本事你也让你家丫头去赚那份钱!”

而到了下午,尤其是约定的日子,“泉沁”的氛围便会悄然转变。那扇木门有时会虚掩上,暗示着内有女客。小小的里间被利用起来,空气中会弥漫起一丝极其淡雅、不同于皂角味的、说不清的馨香。

张太太和她介绍来的几位夫人、小姐,成了这里的常客。她们看中的,正是这份与闸北环境形成反差、隐藏在闹市陋巷中的“秘密”体验。小河为她们服务时,会更加细致周到。

流程依旧是先洗护。那罐“特调皂角液”带来的顺滑感和宜人香气,是她们在别处从未体验过的。接着,根据每个人的肤质和需求,小河会为她们敷上不同的“特调焕肤膏”——可能是黄瓜蛋清补水,可能是蜂蜜珍珠粉提亮,里面都巧妙地融入了微乎其微的现代护肤品成分,效果显著却不着痕迹。

然后是按摩。小河的手法柔和而精准,能有效缓解这些养尊处优的女士们肩颈的疲惫。最后是梳妆。这是小河最能发挥跨时代优势的环节。她极其谨慎地使用着经过“改良”的民国化妆品,色调搭配自然高级,手法侧重于突出个人气质而非浓妆艳抹。她甚至能根据客人的衣着和场合,设计出简单却别致的发髻或编发,用的工具或许普通,但审美和技巧却远超时代。

每一位做完护理的夫人小姐,对镜自照时,无不感到惊喜。那不是改头换面的夸张,而是一种气色、精神、精致度的全面提升,仿佛遇到了最懂自己的妆扮师。她们满意之余,也乐于支付远高于普通理发数倍甚至十数倍的酬劳,并且守口如瓶,只在小圈子里分享这个“宝藏”发现。

小河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这两条截然不同的“业务线”。她深知,这两种顾客群体如同两条平行轨道,绝不能混淆。对老主顾,她依旧是那个手艺好、话不多、收费公道的“小河丫头”;对贵客,她则是那个有着“秘方”和“妙手”、值得支付高价的“郑师傅”。

收入增加了,但她依旧节俭。大部分赚来的银元都被她悄悄藏进空间,只留下必要的铜板和少量纸币维持日常开销和原料采购。她继续有意识地囤积米、面、盐、糖,甚至蜡烛火柴等物资,空间那个小公寓的角落,渐渐被这些乱世硬通货占据了一小块地方。这是一种源于历史知情者的、无法言说的焦虑驱使下的未雨绸缪。

然而,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一天下午,小河刚送走一位满意的太太,正在收拾里间,巡捕老张又晃了进来。这次他没看那些老工具,鼻子却像猎犬一样抽动了两下,目光扫过店里新添的物什,最后落在那块“新式美容美发”的牌子上,嘿嘿笑了两声。

“行啊,小河,鸟枪换炮了?”他拖过那把等候椅,大剌剌地坐下,短棍在手里掂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都做上阔太太的买卖了。这进项……怕是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吧?”

小河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比往常多一些的铜板:“张警官说笑了,就是混口饭吃。这是这个月的‘清洁捐’,您点点。”

老张接过钱,看也没看就揣进兜里,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点……怕是不够喽。你这店如今档次不一样了,这‘清洁’的要求自然也得高些,对吧?万一哪位贵客在咱这地界出了点岔子,我可担待不起啊。”

小河明白了,这是看人下菜碟,要加码了。她强压着怒气,平静地问:“那依张警官看,多少才合适?”

老张伸出两根手指,慢悠悠地晃了晃。

小河的心沉了下去。这比之前翻了一倍还不止。她沉默了片刻,知道在这种人面前,讨价还价没有意义,只会招来更大的麻烦。她默默转身,从柜台里数出他要求的数目,多是沉甸甸的银角子,递了过去。

老张满意地掂量着钱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懂事!我就喜欢跟懂事的人打交道。放心,有我这身皮在,保你这片清静!”说完,这才晃着身子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小河紧紧咬住了嘴唇。这种赤裸裸的敲诈,让她感到无比的屈辱和愤怒。但她知道,在这个没有公道可言的时代,面对强权,尤其是最底层的爪牙,忍气吞声往往是唯一的选择。至少,破财能换来暂时的、脆弱的“清静”。

这件事也给她敲响了警钟。生意好了,必然招人眼红。除了巡捕,那些地痞流氓呢?同行呢?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她甚至开始有意识地“打点”左右邻里。顾秀芳家孩子多,她偶尔会送些便宜的头绳发卡;赵阿大生意不好时,她会多去买两碗阳春面;就连王老板,她也会时不时去买包并不抽的香烟。钱不多,却是一份心意,希望能将可能的是非隔绝在外。

日子就在这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状态下继续着。小河像走钢丝一样,平衡着传统与新潮、贫寒与富贵、善意与恶意。

偶尔夜深人静,她擦拭着爷爷那套老工具,看着它们沉静的光泽,心里会涌起一阵迷茫。这样双轨并行的经营,究竟能持续多久?当更大的风暴来临,这些精细的算计和微薄的积累,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但第二天太阳升起,她依旧会准时打开店门,挂出招牌。无论是为老伯剃头,还是为太太妆扮,她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活下去,并且尽力活得好一点,是支撑她的一切动力。

“泉沁”的灯光,依旧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倔强地亮着,既照着过去的影子,也映着未来的微光。只是那光晕之外,黑暗愈发浓重,风声,愈发紧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28/439422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