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市声琐记
入了冬,上海的天气变得湿冷起来,阴雨绵绵的日子多了起来。黄浦江上吹来的风,带着一股钻入骨髓的寒意。“清爽理发室”里早早生起了煤球炉子,炉子上坐着一壶水,整天冒着咝咝的白汽,让这小空间里维持着一点可怜的暖意。
弄堂里也比往日清静了些,人们除非必要,不太愿意在阴冷的户外多待。斜对面的“云裳旗袍”生意似乎也受了天气影响,不像刚开张时那般门庭若市,但玻璃门后偶尔透出的灯光显示着苏老板仍在坚守。
这天下午,雨暂时歇了,天色依旧灰蒙蒙的。店里没有客人,顾秀芳正在缝补一件旧棉袄的衬里,家明在一旁练习打算盘,郑小河则拿着本旧杂志随意翻看,其实耳朵留意着街面上的动静。
店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进一股冷风。是苏曼珍。她今天穿了件藏青色呢料旗袍,领口衬着白色蕾丝,外面罩了件同样材质的呢子大衣,手里还捧着个小小的紫铜手炉,显得既保暖又不失风度。
“郑老板,顾阿姐,忙着呢?”她笑着招呼,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润。
“苏老板来了,快进来暖和暖和。”顾秀芳放下针线,连忙起身。郑小河也合上杂志,点头致意。
苏曼珍也不客气,走到炉子边,将手炉放在一旁,伸出微凉的手在炉口烤着:“这鬼天气,真是阴冷阴冷的,店里半天没个人影,过来找顾阿姐说说话,蹭点热气。”
“我们这儿也是,一下雨就没什么人。”顾秀芳给她倒了杯热茶,“喝口茶暖暖。”
“谢谢顾阿姐。”苏曼珍接过茶杯,暖着手,目光落在顾秀芳刚才缝补的棉袄上,“哎呦,顾阿姐这针脚真是没话说,又密又匀,这旧棉袄经你这么一收拾,又能穿一冬了。”
“穷人家过日子,可不就得这样嘛。”顾秀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比不得苏老板你们店里的精细活计。”
“话不能这么说,”苏曼珍摇头,“过日子的功夫才是真功夫。我们那些看着花哨,不当吃不当穿的。”她呷了口热茶,像是随口问道:“顾阿姐,你手上功夫这么好,以前是专门学过吧?”
顾秀芳叹了口气:“哪里专门学过哦。我们苏北老家,女孩子小时候哪个不学点针线?不过是生活所迫,逼出来的罢了。后来逃难到上海,啥都干过,缝缝补补的手艺倒是没丢,好歹能混口饭吃。”她的语气里带着过往的艰辛,但也有一丝对手艺的自豪。
“都不容易。”苏曼珍表示理解,又压低了些声音,“说起来,这天气一冷,店里那些薄料子就更没人问了。现在的人,手里有点钱,都想扯点厚实料子做冬衣。可我这边,好的呢料、驼绒进价贵得吓人,还要托关系。反倒是那些日本厂出的什么‘防雨布’、‘卡其布’,价钱便宜些,还好弄到货,真是……”
她这话像是抱怨,又像是在解释生意经。顾秀芳听了,立刻附和:“就是!那些东洋布看着厚实,其实一点都不暖和,还不透气,穿身上冷冰冰、硬邦邦的,哪有咱们自己的棉布、丝绵舒服?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是有道理的。”
“顾阿姐这话在理!”苏曼珍像是找到了知音,“可现在世道如此,好东西进不来,便宜货大行其道。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好料子压在库里,心里也急。就像前些天好不容易托人弄到几匹真正的湖绉,想做个样子挂出来,结果一问工价,好一点的裁缝师傅工钱都快赶上料子钱了!请不起哦。”
顾秀芳好奇地问:“湖绉?那可是好东西,又软又糯,做旗袍里衬最好了。现在很少见了。”
“可不是嘛!”苏曼珍说着,忽然看向顾秀芳,眼睛微亮,“顾阿姐,我看你手上活计这么细,要不……那几匹湖绉,我裁好了,请你帮忙缲边、钉扣子怎么样?工钱我不敢说给得多高,但肯定比市面公道,料子也好,不糟践你的手艺。”
顾秀芳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苏曼珍会突然提出这个请求。她下意识地看向郑小河。
郑小河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便微笑着开口:“顾婶,苏老板信得过你的手艺,你要是觉得做得来,空闲时接点活计也挺好。”她乐见顾秀芳能有点额外的收入,也能有点事做,分散注意力。
顾秀芳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我……我怕做得不好,耽误苏老板你的生意。”
“顾阿姐你太谦虚了!”苏曼珍笑道,“我看人准得很,你这手艺,比好些挂牌子的老师傅都不差!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把料子和样子拿过来给你看看。你放心,不催你,慢慢做,做好了再说工钱的事。”
她几句话就把事情定了下来,显得干脆又爽快。顾秀芳也不好再推辞,只得应承下来,脸上却隐隐有些高兴,那是手艺被人认可和期待的喜悦。
又闲话了一阵家常,苏曼珍看了看窗外似乎又要飘起来的雨丝,便起身告辞:“不叨扰了,我也得回店里看看了。这天气,说不定就有客人上门呢。”
她走后,顾秀芳拿着那件旧棉袄,却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抬头看看对面“云裳”的灯光,眼神里多了点不一样的光彩。
家明在一旁小声对郑小河说:“小河姐,娘看起来挺高兴的。”
郑小河点点头:“嗯,苏老板给她活计做,是欣赏她的手艺。”
第二天,苏曼珍果然拿着几块裁剪好的湖绉料子和一件样品旗袍过来了。她和顾秀芳在角落里低声讨论了许久,针法、线距、扣子的样式等等。顾秀芳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
从那以后,顾秀芳的空闲时间似乎充实了许多。一得空,她就拿出那些光滑柔软的湖绉料子,戴上老花镜,就着窗口的光线,一针一线地细细缝制,神情专注而安宁。有时苏曼珍也会过来看看进度,两人交流一下针线细节,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苏曼珍一口一个“顾阿姐”,叫得十分自然热络。
郑小河看着这一切,觉得这样也好。在这动荡不安的时局里,能有点专注于手艺的平常事,能有个说得来的邻居,对顾婶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慰藉。至于苏曼珍背后的那些传闻,只要不影响到“清爽理发室”的安稳,她便不去深究。
窗外的雨依旧时断时续,弄堂里的人们依旧为生计奔波。小小的“清爽理发室”里,炉火依旧,剪刀依旧,只是多了些细碎的丝绸摩擦声和两个女人关于针线的低语,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缕微弱却真实的暖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28/439422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