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沈眉庄58
沈眉庄看着他真情流露、忧国忧民的样子,心中既欣慰又酸楚。
她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引导道:“皇帝能有此心,乃是万民之福。既然祖宗托梦警示,皇帝便不可等闲视之。有些事情,或许现在就该做起来。”
她沉吟片刻,缓缓道:“譬如,这海禁之事,是否可稍作调整?与外界全然隔绝,岂非成了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科技之变?或许可择可靠之地,设口岸,有限度地与海外通商,师夷之长技。”
“再如,火器营的操练、水师战舰的建造,是否可更加重视?梦中那船坚炮利之害,皇帝也见到了。强军方能卫国啊。”
“还有,教育一事。八股取士固然是祖制,但能否也鼓励一些实学?格物致知,方能培养出真正能富国强民的人才。”
沈眉庄点到即止,并没有说太多超越这个时代的话,但她相信,只要在弘旸心里种下这颗“开放”、“强军”、“重实学”的种子,以他的聪慧和如今受到的“刺激”,自然会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弘旸听得目光越来越亮,母后的话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为他迷茫愤怒的情绪指明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母后所言极是!儿臣明白了!”弘旸重重地点点头,眼中燃烧起熊熊的斗志。
“父皇将这重担交给儿臣,儿臣绝不能辜负!绝不能让我华夏子孙再遭那般屈辱和苦难!儿臣定要励精图治,扫除积弊,让我大清…不,让华夏,永远强盛地屹立于世间!”
看着儿子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眼神,沈眉庄知道,这颗浮梦丹没有白费。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艰难,但至少,已经悄然偏离了那条最屈辱的轨道。
她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终于通过这种方式,为这个她儿子统治的国家,注入了一丝改变的希望。
自那场“警示之梦”后,靖安帝弘旸仿佛变了一个人,身上少了几分少年天子的稚嫩,多了几分锐意进取的果决和深谋远虑。
在两朝元老张廷玉的稳重辅佐、能臣刘统勋的刚正谏言以及年轻一代翘楚傅恒等人的鼎力支持下,他开始了一场针对大清积弊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便是海禁。 弘旸力排众议,宣布在广市、厦市、宁市、海市四处设立海关,有限度地开放对外通商。
允许外国商船在指定区域进行贸易,同时组建皇家船队,采购、研究西方先进的舰船和火器技术。他深知,闭门造车只会让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开拓海外贸易、与洋人打交道,需要极精明且绝对可靠的人。弘旸立刻想到了他那些被先帝圈禁或闲置的皇叔们。
他亲往宗人府和将在幽禁之地的皇叔们召回。
他第一个找上的就是九皇叔允禟。这位爷当年可是以善于经商理财、结交三教九流而闻名。
“九叔,”弘旸开门见山,“朕知您酷爱经济之道,如今朝廷欲开海贸,正需您这般大才。朕欲委任您为海关总署督办大臣,专司与洋商贸易、管理海关税务之事。您那套生意经,正好用在为国敛财上,如何?”
胤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没想到新登基的侄子竟然如此看重自己,还把他最擅长的领域交给他!顿时激动得老泪纵横,拍着胸脯保证:“皇上放心!老臣定把洋人的银子都赚回咱大清的口袋来!”
接着,他又找到了十皇叔允䄉和十四皇叔允禵。这两位都是脾气火爆、精通兵事的武将,被关了这么多年,早就憋坏了。
“十叔,十四叔,”弘旸指着巨大的海图,“朕梦中见得,东方有一弹丸岛国,狼子野心,日后必成我大清心腹大患!与其养虎为患,不如趁其尚未成气候,一举荡平!朕命你二人重整水师,打造坚船利炮,演练新式战法,待时机成熟,便东征倭国,永绝后患!”
允禵和允䄉一听,顿时热血沸腾!打仗?打倭寇?这可比圈禁有意思多了!两人立刻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马上就能出海。
其他几位皇叔, 弘旸也一一物尽其用:有学问好的就去编书修史,管教育;懂律法的就去修订律例;甚至喜欢搞些奇巧发明的,也被他塞进了新成立的‘新物院’,专门用来研究、改进各种器械火器等。
看着皇叔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弘旸心里道:“皇爷爷圣明,教导出的儿子们个个能力不俗。先前他们争权夺利,不过是闲得发慌,有力无处使。如今朕给他们找点正事忙,让他们个个忙得脚不沾地,看谁还有心思琢磨那些歪的邪的?”
与此同时,弘旸深刻认识到梦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根源在于军事和科技的全面落后。
他还下旨成立“皇家军事书院”,不再仅仅教授传统的骑射兵法,更大量引入地理、航海、西方火器操作与制造等新式学科。
从八旗子弟和汉人精英中选拔优秀青年入学,聘请西洋传教士和有经验的将领共同授课,旨在培养新一代的军事和科技人才。
他还效仿西洋,组建了新式火器营,装备最新式的燧发枪和火炮,操练新的线列战术,彻底改变过去重骑射、轻火器的观念。
这些改革措施并非一帆风顺,守旧派以及宗室阁老们的反对之声从未停止。
但弘旸态度坚决,又有张廷玉等重臣支持,加上几位原本能量巨大、如今被委以重任的皇叔们也为了证明自己而卖力推行,改革的车轮终究还是艰难地向前滚动了起来。
两年时间,弘旸的改革初见成效,国库因海贸而逐渐充盈,军备因重视而开始革新,朝野上下也渐渐适应了这位年轻却极有主见和魄力的新君。
守孝期满,弘旸也已十五岁,到了大婚亲政的年纪。朝中大臣们纷纷上书,奏请皇上选立皇后、充实后宫,以固国本。
沈眉庄对此也十分重视。她亲自把关,主持了选秀。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弘旸钦定了皇后及几位嫔妃人选。
皇后: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大学士之嫡女,端庄贤淑,家世显赫)。
妃嫔:钮祜禄氏、高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
这场大婚办得隆重而盛大,标志着靖安帝弘旸正式全面亲政。新皇后与几位嫔妃入主后宫,也为紫禁城带来了新的生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27/439424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