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周瑞治腿
第二日周月桥带着周老二、周瑞并一个周大满去百草堂。
周大满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都开始干活了,只是月桥见他脸色苍白不大放心,就带着来镇上让谢容给瞧瞧。
因着早就约好了时间,谢容见他们到了就让进了内厢房,先替周月桥施了针。
“如何?”
月桥眸子亮晶晶的看他,“好多了,最近也不大酸疼了,谢大夫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了得的医术,日后必定胜过华佗扁鹊。”
谢容一顿,移开了视线,“是从前为你诊治的大夫有本事。”
“双管齐下才能见效这么快嘛。”月桥穿上外衣,从小包袱里拿出个油纸包来,“现下槐花开得正好,我们村东头的大槐树开了满树,我就摘了做了些槐花饼,今儿带了来,不过用的是北边的做法,可能跟这里的不大一样,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惯。”
难怪似乎有股若有似无的槐花香,谢容这么想着。
“北边?”谢容一顿,“姑娘竟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女子不易出门,有门户的养在深闺,若是农女自然也没机会出门。
“小时候闹旱灾,我就把自己给卖了,不过运气好,主家还算和善。”月桥边讲边观察着他的脸色,不放过一丝细微的表情。
“后来跟着大小姐陪嫁出去,今年因为救主有功才被放还了身契回乡来。”
谢容听的一怔,“难怪姑娘谈吐大方,还识字,瞧着不像是农家女子。”
“干着伺候人的活,整日提心吊胆,还不如农家女子自由呢。”
“是我唐突了。”
周月桥摇头,“有什么唐突的,寻常有些门第的人都不会看得上我,只会觉得我是个伺候人的婢女,贱命一条。”
“可我觉得人生来都是一样,无论你是权势滔天还是贫民百姓,生老病死 谁也逃不了。”
一个古人这么豁达的倒是少见,周月桥也不由得惊讶,难道是作为大夫见多了生死?
“其实还是不一样的,有权有势呢可以请最好的大夫来给自己医治,若是什么都没有连药都吃不起自然只能等死,不过人都只有一条命,没了就是没了,这倒是都一样,该死的时候众生平等。”
“是我见识浅薄,受教了。”谢容难得的弯了弯嘴角,浅浅一个笑容让本是冷淡俊美的容貌带上了一点温雅。
月桥咬了咬唇,真是笑到了她心坎上,恨不得把人拐回家里去供着。
“我去为你兄长医治。”
月桥问道:“那下次施针是何时?”
“五日后。”
月桥点头,之后周瑞被扶了进来,其他几人都紧张的站在外面,过了半柱香时间,从里面传出来一声压抑的嘶喊,让众人都是一个激灵。
周老二在门外急的团团转,却又不敢进去,周大满绷着张脸握着拳,眼睛死死盯着厢房的门,也就月桥还稳得住。
过了片刻,又一声嘶喊,周老二急的一脑门的汗。
伙计来送茶,见他们急的不行说道:“几位放心吧,我们少东家的医术那是绝对错不了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周家人心里还是担忧的。
好在之后没多久门就被打开了,谢容脸色镇定,只是额上有些汗,月桥连忙递上帕子,他看了眼前人一眼后默默接过擦了擦。
“已经好了,他的腿暂时不能动,接下去一个月得住在百草堂休养才行。”
“行行行,大夫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周老二迫不及待的进去,周瑞脸色白的像是纸,满头大汗疼的一抽一抽,见了爹也只是虚弱的喊了一声。
月桥见他的腿已经裹上了纱布被高高吊起,人也虚弱的不行,劝她爹:“让大哥好好休息吧。”
这个时代是有类似于麻沸散的东西,但到底是比不上后世的麻醉药,一针下去无知无觉,这打断了骨头再接上想都知道很疼了。
手术算是做完了,周老二想着家里还有活就要回去,把周大满给留下伺候哥哥,他对此没有异议,虽然是大病初愈,但谢容看过了没什么大碍,在医馆又不用干什么活,比在家里要轻松。
周月桥给他塞了点碎银子,让他别省着,该吃吃该喝喝,两兄弟都瘦的跟竹竿似的,面黄肌瘦的,都得补补。
周月桥走后谢容在后院炮制着药材,过了会他转身回了屋里,把放在桌上的油纸包打开,槐花的清香味混合着白面的香味,让他忍不住拿起一个。
周月桥出了百草堂就去了绣坊,剪了几尺绸缎跟菱纱,买了一匹素白的细棉布,并各色的丝线一大把。
绣坊里出售的绣品有看得上眼可以做成团扇的也都买下了,又问了掌柜的是否可以定制花样,得到肯定回答后才付了银子,一共花了十七两。
好在周老二避讳着里面女子多没进来,否则可得心疼死,但见她抱着一大堆东西出来眼皮直跳,他纵使没去过绣坊但也知道里面的物件肯定不便宜,还是这么好的布,他都不敢摸,深怕刮了上面的花。
“二娘你怎么买这么多?上次也买了那么多布,怎么穿的完?要不拿进去退了吧。”
“爹,这是我准备做的小买卖需要的东西,不是用来穿的。”
买卖的事周老二不懂,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接着又去了木匠处,拿昨天做好的样子定制了一批樟木的扇骨,可以用来做中端的团扇,再好的就得慢慢寻摸木料了。
逛了一大圈回到家里,日头都已经偏西了,家里倒是没什么事,大房的人这两天也没来找茬,似乎已经消停了,但月桥却觉得没这么简单。
毕竟两个老的还没出现呢,这才是能拿捏周老二的正主,至于想拿捏她?怕是没那么容易。
月桥在家又做了两个扇骨,觉得效率太慢了,打听着村子里会做竹艺的人,最后选了江家的阿公,也就是江树的爷爷。
说起这江家也是可怜人,独子早逝,儿媳妇也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年纪尚小的小子,还好老两口身子还算康健,再苦再累好歹把孙子养大了。
江家也穷,地少,能干活的人也少,江阿公虽然会些竹艺,但竹制品做的再是精美也卖不上价,偶尔做上一些拿去镇上卖赚个几文钱买粮食已是最好的了。
好在江树也是自小就懂事,闲了就往山里跑,挖笋子捡菌子打野果,下河捞鱼捞虾摸田螺,什么都做。
因着村里人觉得他克亲,不打让自家的孩子跟他玩,不过跟周大满倒是处的挺好,两家都穷的底掉,年岁又相仿,经常约着一起去山里。
周家有江阿公做的簸箕竹编,编织细密光滑,毛刺都被磨干净了一点也不扎手,月桥看着不错,就想把这活交给他。
三文钱一副扇骨,而一个竹簸箕才卖八文钱,还会被压价,扇骨多简单,江阿公自然是无有不应的,忙背上篓子就要去砍竹子,还给月桥塞了菜干。
“家里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江阿婆有些拘谨地拿着瓦罐,怕月桥不爱吃,“大满那天还拿了糕点给我家小树,哪用得着。”
他们三个分着吃了一块,可真甜,是她吃过的最好的吃食,剩下的存了起来留着过年的时候招待亲戚,不过要是小想吃就掰一点给他,他们两个老的就不糟蹋好东西了。
“这是应该的,日后等我家新宅建好了,两家离得近,还需要阿婆阿公照应着。”
“日后有事你只管说,阿婆别的不会,做个竹筐竹编菜干什么的还是会的。”
老人家脸上布满沧桑,头发也已经花白了,手上都是粗茧子,又干又瘦,看得出来是常年劳作,但笑起来却是一脸的慈祥,说话也和蔼,是个很好的老人。
周月桥也挺喜欢跟这样的人家打交道,“那阿婆会做腌菜吗?腌黄瓜萝卜小青菜什么的。”
“会的会的。”江阿婆听见她用得上自己连忙道:“这些我都会,明儿我就让你阿公去买盐。”
盐虽然便宜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消耗品,再省再穷的人家也得买盐,而腌菜需要大量的盐,周月桥当然不会让江阿婆出这笔钱。
“我家有,前日刚买了,我让小满给送来。”
江阿婆又把家里的菜干都拿了出来让她带回去,周月桥笑着应了,当然最后都是周小满背回去的。
姐姐是金贵人,周小满不让她干活,周月桥在家除了偶尔做个饭什么活都不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7/4247019/439464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