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二十四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第二十四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王维给杨昱讲完了那通让杨昱听得云里雾里的诗歌发展史后,又淡淡一笑,对李龟年道:

“这诗啊,能不能唱、怎么唱,全凭李兄自行定夺,我王某相信李兄才华,一概不过问。”

李龟年闻言,眼中闪过喜色,连声道谢。

杨昱这时又在边上插话,问道:“李先生,我若是也有作品,你可愿意拿去唱一唱?”

李龟年好奇:“却是不知六郎也有作品,不知可否让我一观?”

“还没写出来,等我写了给你。”杨昱只是神秘地笑了笑。

都穿越了,不当一回文抄公怎么行?

回了杨府后,杨昱就被杨国忠给拽到了书房里。

杨府书房里,灯影沉沉。

“你小子想干什么?”杨国忠拍着那份平康坊告示,眼睛眯成一条线,语气里透着不耐烦,“王摩诘是你能随便折腾的?你堂哥的人情也不是给你玩乐耍宝的!”

杨昱耸耸肩,慢悠悠地给自己倒了杯茶:“堂哥,你别急,我可不是纯玩。”

“那你是干什么?”杨国忠瞪着他,“说清楚!”

“靖安司的任务。”杨昱把声音压低,“要引蛇出洞呢,所以才搞了这么一出。不过具体的计划我不能跟你细说,免得走漏了风声。”

“引蛇出洞?”杨国忠的眉头紧皱,似乎在琢磨他话里的真假。

半晌,他只是缓缓吐出一句:“你有分寸就好。”

随即挥挥手,像赶苍蝇一样:“行了,我一堆事要忙,你赶紧滚,别在这儿碍眼。”

“哦对了兄长,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情?”

“就是......”

杨昱乐呵呵地捧着茶杯出了书房,转身就让人去请了个戏班子,自己又去买了好些烟花来。离他那所谓的“大唐第一场演唱会”还有五天,他打算好好筹备一番。

五月廿五,酉时三刻。

开远门外,暮色如水。

原本城门前只是出入的车马与行人,此刻却被硬生生挤成了一个热闹的市集----彩灯高挂,香气四溢,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笑声此起彼伏。

最醒目的,还是那在灯火映照下熠熠生辉的临时戏台。

台子不小,檀木铺面,红绸包边,四角高挂着硕大的宫灯,正中央一面巨幅绣帘,绣着四个斗大的金字----“盛世乐会”。

杨昱站在后台,一身月白锦袍,腰间垂着一块玉佩,手里还摇着折扇,十足的纨绔模样。

李龟年则在一旁调弦,神色认真得像要面圣一般。那架雕花古琴、几支紫竹笛,还有两张琵琶,早已摆在灯下。

李龟年自家带来的乐师班子,杨昱请的戏班鼓师、笙手也都就位,个个绷着劲儿,等着今晚这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开场。

台下,人山人海。

有慕名而来的士子,有凑热闹的坊间百姓,也有不少下了班的官员闻讯来看情况。

杨昱看到了两个无比眼熟的身影,一个老道士,一个小道姑。他觉得心中好笑,这师徒二人还真是哪有热闹往哪凑。

不过这会儿他可没时间管这对师徒。

小道姑看了看城门口的告示牌,拉了拉自家师父的衣角:“师父,你看这个。”

李仙宗老神在在地捋着胡子,看了看自家徒弟指着的那张告示,玩味地笑了笑。

“看到了,看到了,看来有人要倒霉咯。”

然后他们就听到不远处的舞台上传来一声响亮的问好:“父老乡亲们,大家晚上好----”

这这主持的正是杨昱。

“正宗新丰酒,正宗好声音,现在是杏花楼为您冠名播出的大唐盛世好声音,接下来请大家掌声有请我们的大唐第一乐师----”

“李----龟----年----”

台上的灯火亮到极致,终于----锣鼓齐响,伴着鼓点节奏,帘幕缓缓拉开。李龟年正抱着琴站在台上,要开始他的表演。

掌声雷动。

武攸清感觉今晚不怎么顺心,他原本想着跟自家新买的小妾好生快活一番,可外面的动静实在太大了些,让他完全失了兴致。

气闷的他刚想说去看看开远门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听到自家属下火急火燎的禀报:

“大人,不好了----”那小吏跑起来一瘸一拐的,有些灰头土脸,似乎是来的路上摔了一跤,“现在外间都在传说,说......呼----”

小吏喘着粗气,半跪在地上。

“说什么?慢点说不要急。”武攸清摸不着头脑,这好端端的能有什么事情?

“外间都在传说,您监守自盗,把靖安司武库的装备卖给流寇盗匪、还有吐蕃人什么的......”

“什么?”

武攸清皱了皱眉,“你从哪里听来的?”

“小......小人刚从开远门外回来,那边都传开了,小人问了一圈,都说是听说来的......”

这话确实都是听说来的,不过论其根源的话,是听杨昱说的,他花钱雇了几个小孩儿到处跟人说自己听说武攸清怎么怎么,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

估计明天半个长安就都知道这事儿了。

“哎呀,坏了......坏了坏了,这下怕是有人要动我......”武攸清眉头拧得更紧,急切地在原地踱步,心中思考着是谁要动自己......

圣人?不可能,圣人要是知道这事情早就把自己弄死了,一点风声都传不出去。

李林甫?更不可能,武家跟李林甫关系向来亲厚,自己逢年过节也没少给李林甫好处,他何苦要这么害自己,又没有好处......

杨家......他想到了那个杨六郎,然后立即否决了这个想法,那个纨绔子在他武库门口晃了两三天就没再来了,如今更是在搞什么演唱会,怎么可能是他知道了这事儿。

思来想去也就剩下一个答案了----

靖安司司丞,李泌。

“他多半是查到了什么,但还没有决定性证据......”武攸清自顾自地推论着。“他要是有证据肯定会立刻来抓我的才对,现在应该只是放出风声来试探我......我现在得冷静应对,少做少错,对,少做少错。”

他像是自己把自己哄好了似的,又恢复了冷静的样子。

开远门外升起了灿烂的烟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五天前杨昱和李龟年、王维两人分别后,就回家开始琢磨着要抄谁的诗词。

挑了半天之后,他从会背的词里面挑了一首他感觉和自己安排的这场“演唱会”最应景的。

上辈子他觉得的义务教育什么都没给他留下,但穿越之后他觉得义务教育给他留了一座巨大的宝库----

诗词的宝库。

只要时代晚于唐的他啥玩意不能抄啊,哪怕光靠当文抄公,他都感觉自己能在长安的歌舞酒肆青楼妓馆里当上被无数美女争夺的一流才子。

啧啧,美得很哦。

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上语文课哦,万一哪天穿越了,真的用得上的。

当然了,他挑这首《青玉案·元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会唱。

感谢陈彼得老爷子作曲,让他在李龟年和王维面前秀了一把。李龟年对这首曲子的评价很高,那位王摩诘也说这词写得很有水平。

而在那两人眼中,这少年两天时间就把一首词连带着曲都给搓出来了。

简直天才。

更巧的是,杨昱如今这身体的遗传基因实在是好,有跟他姐姐一样的好皮囊,还有跟他姐姐一样的好耳朵和好歌喉。

于是乎,李龟年在抱着琴唱了几首旧作后,就领着几个乐师给杨昱伴奏,杨昱则在人群前一展歌喉----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杨昱边唱着,边在心中盘算起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