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混了这么久可算是有点晋升了
宫人们忍不住低声惊叹:“天…………这荔枝,怎地这般鲜?”
杨玉环轻轻俯身,伸出手指,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她指尖触到那荔枝冰凉的外壳,指腹感受到那熟透的微微柔韧,她呼吸轻颤,缓缓抬眼望向杨昱。
李隆基也忍不住笑了,接过一颗剥开,晶莹的果肉如珠玉般剔透,汁水欲滴。
对比起前两次见到的那些腐烂发臭的烂果,这次这批荔枝可真是有如天上之物。
“好!不枉你小子跑这一趟。”
他说着,将荔枝递向杨玉环。
殿中,所有人都屏吸,等着贵妃的反应。
杨玉环接过,轻轻咬下一口----清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唇齿,那一抹初夏的甜香直透心底。
她唇边染了淡淡笑意,像冰雪初融,像长安城一夜春风。
这笑容正是李隆基想要的。
“爱妃,你心情可好些了?”李隆基问得带了几分急切,像是唯恐她这抹笑意会在眨眼间消散。
杨玉环缓缓咽下荔枝,指尖在那剥落的壳上轻轻摩挲了一下,眼底的湿意不知是被冰凉果香激出来的,还是因心头那份悬念终于落地。
她的眼神紧紧盯着杨昱。
自家这个弟弟,确实是长大了啊。
“好得很。”她的声音轻得像风拂过荷叶,却带着真切的暖意。
殿中气氛一下子活络起来。几个贴身宫女悄悄对视,心里暗松一口气。
贵妃娘娘这几日郁郁不乐,连圣上都束手无策,如今总算被这“冰荔枝”给解了心结。
她们却不知带荔枝来的那人才是关键。
“昱儿,你这一趟----”杨玉环看向杨昱,想说什么,却只是将剩下半颗荔枝递到他手里,“你也尝一口。”
杨昱愣了愣,笑着摇头:“娘娘,这可是进献给圣人的东西,臣哪敢。”
李隆基哈哈一笑:“你去南方千里取这果子来,不就是为爱妃高兴吗?她让你尝,你便尝,只要她高兴,朕都不怪你。”
杨昱这才接过,低头咬下果肉。那一瞬间,冰凉与甘甜在舌尖交织,他忽然觉得,这半个月的风餐露宿、烈日暴雨,都算不得什么。
穿越之后虽然吃的也不赖,但冰的真没吃上过几口。他上辈子最爱冰棍冷饮了,此时这一口颇有些恍若隔世的意味。
李隆基吩咐道:“传御膳房,立刻取冰窖之冰封存余下荔枝,明日早朝----朕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六郎是如何办成这差事的。”
夜色渐深,华清宫里铜灯燃得通明。杨玉环主动留了杨昱与陈妙在殿内用膳,席间几乎不提荔枝与奔波之事,只问沿途风景、客商见闻。
她眼神颇有些暧昧地看着这一男一女,却是没有多问什么。
酒足饭饱,杨玉环亲自送他们到殿门口,灯影映着她的笑容,宛若初月清辉。
次日,鸡鸣钟响,宫门大开,早朝如常举行。只是这一次,等百官肃立于丹陛之下,却是李隆基率先开口道:
“渝州千里,荔枝易腐,非快马不至,非良策不成。朕先前忧心此事,几次命人皆未成,唯有杨卿,不负所托。昨夜荔枝入宫,贵妃展颜,朕心甚慰。”
百官闻言,第一反应便是这“杨卿”说的是杨国忠,可看过去却发现杨国忠虽然满面春风,但没有上前。
他们这才想起来这荔枝之事好像是交给了一个叫杨昱的小子来办----
不少官员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自家女儿,看着已经走上前去的杨昱,一时颇为无语。
李隆基顿了顿,转向内侍:“宣旨----赐杨昱涪陵开国县男爵位,食邑三百户,赐金百两,绢五十匹,以示嘉奖。”
殿上齐声称贺:“陛下圣明!”
杨昱跪下叩首:“臣谢吾皇隆恩。”
他心里暗暗一笑----他杨老六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混了这么久----虽然主要是在混,但也可算是有点晋升了。
虽然只是个县男,但怎么说也是从五品上,名义上算进了士大夫的上层圈子,哪怕在长安城的酒楼雅座上吹牛,也有底气了。
不过......
虽然知道封在涪陵是因为自家荔枝是从涪陵弄回来的,但有这么个前缀在,怕不是后世有人要喊他“榨菜男爵”了。
想到这里,他面色就有些古怪。
但这点小心思可不能给别人看见,他当即把头低的更低了几分。
李隆基见了倒是很满意他的态度。
随后就是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日常议事,没什么值得一说的,要说有的话就是大家都没想到李林甫还在找理由攻击李适之。
人家都已经自己罢相以求自保了,这李林甫却还是不依不饶,弄得朝堂上所有人都觉得压力山大,万一自己哪天也开罪了这老狐狸......
散朝时,许多人特意上前拱手贺喜。
杨昱正被一帮人一口一个什么“少年英雄”什么“未来栋梁”捧得开心呢,就见一人挤到面前,把他拉着去了另一边说话。
这人也是老熟人了,王摩诘。
王维笑吟吟道:“六郎,你这一回可算是立了功劳,朝中也有了名声。以后啊,要继续为国为民、为朝廷分忧,莫要懈怠,明白吗?”
这人笑的很是和善,不似有什么企图,好像只是因为自家晚辈有出息了,所以很高兴而已。
“你写的词啊,就以之前那首《青玉案》来说,在年轻一辈的文人里里也是数一数二得了,偏偏还有实干的能力,以后定然是能出头的。”
“王公过奖了,过奖了......”
“诶,年轻人不必自谦,妄自菲薄反倒像是在嘲笑我们这些老头子无能了。”王维又笑了笑,“我年轻时要是有你一半的才气和能力,也不至于蹉跎半生亦无成就哦。”
“王公说笑了,您诗画双绝,哪怕不当官也能名垂青史的。”杨昱继续挠着头。
“唉,老夫就是被这写诗画画耽误了能力的精进,如今想要为国分忧也是有心无力,每日勤勤恳恳却也未建寸功。年轻人啊,一定不能学老夫,你们一定要好好努力,每日勤学苦练,多做肯干,为圣人,为大唐,为天下黎民......”
老王似乎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艺术里不知天地为何物了一讲起来就滔滔不绝,听得杨昱有些懵逼。
上次听老王讲诗经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这位才学极高,肚子里墨水很足,而且有些好为人师,很喜欢长篇大论。
听了半天听不下去了,杨昱忍不住表面谦恭地打断道:“王公教诲得是,小子必铭记在心。”
心里却默默腹诽----你这位库部员外郎整日以诗会友、琴棋书画,朝堂上的活全推给下头的小吏去干,劝别人努力起来倒是一套套的。
“只是小子家里还有些事,兄长要找我去办,不如下次小子得空时,再去王公家中聆听教诲?”
王维被打断了之后也不恼,倒似是完全看不出他的心思,笑着又勉励了几句,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与其他同僚寒暄去了。
回到杨府,府门外已有人张罗着挂起红绸,几个下人兴奋地忙着烧水、备茶。
杨国忠不在家,他今日要去处理万年县那边的事情,杨昱觉得他这八品官倒是当出了宰相的感觉来,长安城周边他什么都得管管。
嫂子裴柔在接待来贺喜的客人,一时间也没空管他,只打了个招呼就去别处忙活了。
那些客人虽然是来给杨昱进爵贺喜的,但言语间不知道为啥全都在打探杨国忠的动向。
明明是他杨昱的喜事儿,怎么感觉好像这帮人都是来巴结自家堂哥的?
杨昱想不明白,刚想回房就听管家说有人送了他一块牌匾,在书房摆着。
过去一看,牌匾上写着“精英青年”四个大字,虽说这字很是大气,但......
这牌匾是从右往左写的,但杨昱还是下意识德先从左往右看了一遍......
不堪入眼啊。
“这谁送的?”杨昱扭头问道。
管家答:“那人只说自家姓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6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