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四十一章 平地惊雷

第四十一章 平地惊雷


王维这几日心情很是不错,因为他的人生之中似乎又多了一位知己。

“要考这进士科啊,虽说也考你诗词歌赋,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时务策......”王维平日里是个话不多的,也不怎么与人交游,基本是处在半官半隐的状态。

不过他一旦与投缘的人说起话来,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有如江河。

“我王某当年也才二十有一,恃才傲物,但考官没人敢嫌我王某年轻气盛,为什么,就是因为我王某写的时务策有见地......”

老王下巴扬得老高,鼻子都要翘到天上去了,不过坐在边上的杜甫同志还是很捧场地给出了回应。

“王公大才,某要是有王公这般见识,当初第一次科考也不至于落第。”杜甫这话是出自真心的,他觉得王维这几天给他讲的长安风物、官场心得是确实有用的东西。

“诶,你也莫称我为王公。”王维捋捋自家长须,很是亲厚地上前拍了拍杜甫的肩膀。“愚兄也不过痴长你几岁,贤弟称我一声王兄便是。”

杜甫这个年轻人他是真喜欢,为人老实踏实,没什么花花肠子,也没什么心眼子,比起长安城里那帮一句话十个心眼子的老狐狸们好相与多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人有耐心听自己滔滔不绝吹牛皮讲光辉岁月。

比杨昱那小子强,那小子虽说也能耐心听一会儿的,但讲上一刻钟就开始开小差。

他这可都是学问啊!不听是他的损失。

“这时务策啊,讲求的就是针砭时弊,再换个通俗易懂的法子来说,就是要紧跟时事。你不能一个劲地歌功颂德,不然这卷子,真落到圣人眼里,你和那些谄媚佞臣没两样。”

王维顿了顿,喝了口拿葱姜煮的茶汤。

“所以就得写大唐真正要紧的东西,我王某当年,写的就是朝廷与西域诸部的关系,文章一出那考官就是惊为天人,整个长安都为之轰动啊。”

他说的倒也没错,当初他的才华确实让考官很是惊艳,本想把他塞去礼部当值。

只不过因为这小儿当时实在太傲,也不知是哪个举动把考官给得罪了----或者说他当时那副鼻孔朝天的做派没有一步不在考官的雷点上。

于是乎,他被扔去了太常寺当太乐丞。

从八品下太乐丞,负责宫廷音乐机构管理与祭祀奏乐事宜。一般而言,考进士科的士子是不会被分进这种需要特殊才能的岗位的。

那会儿的王维虽说是懂点音律,但也就是会听,真让他去管理那些伶人,教他们怎么排练怎么演出,负责什么音乐、舞蹈方面的教习,那纯粹就是外行指导内行。

这就像你考公务员,最开始明明说考的是个行政岗位,考完了发现让你到舞室里面教小姐姐唱歌跳舞以供领导干部们玩乐之用。

我努力那么久你就让我干这个?

当时年轻气盛的王维差点气炸了。

所以没过多久他就因为纵容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被贬官了----一个八品的小官在长安也几乎是贬无可贬,总不能真让一个进士及第的士子下去当伶人吧?所以只好下放地方。

随后就是在济州当了几年司仓参军,当不下去了带着家人辞官归隐,发妻也在这期间病逝,王维悲痛不已,却无力回天。

他知道,这是对自己年少轻狂的惩罚。

所以多年后又主动去求张九龄捞他起来继续为官,也曾想着好生做事,求一番功业。

可惜他刚回长安不久老张就开罪了圣人,他也受到了些波及,因此干什么都干不长久,基本上就是两年换一份活计。

他空有一身才干却无处可用,慢慢的也就变成了如今这幅摸鱼划水的状态。

这些他都不会跟他的杜贤弟说,因为他王某要脸。自家这性格在官场里也是讨不得好的类型,因此朋友实在不多。

他觉得杜甫这种老实的性格官途肯定比自己坦荡,以后同在宦途为伴,还是稍稍在他面前给自己留点面子的好。

“王......王兄大才,杜某不及。”杜甫依旧听得认真,同时也思忖起了过段时间考试自己到底要写点什么上去。

这会儿的时务策没有题目,就是单纯叫你写策论。当大唐的官,不止要会解决问题,还要有能发现问题的能力。若都是上官叫你做什么你才做什么,那你的上官怎么摸鱼?

下层官员忙前忙后一个个都鞠躬尽瘁,反倒上层官员常常是闲得发慌,整体不是风花雪月就是勾心斗角,这就是大唐的官场生态。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像王维这样摸鱼吃闲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天写诗画画的,也有杨国忠、陈希烈那种圣人和右相有什么事儿通通推给他们做的苦逼劳碌命。

杜甫皱着眉头,他觉得自己在外游学期间见到的太多了,想写的也太多了,对大唐而言重要的事情也真的太多了。

他有些不知道从何写起好。

王维见他似乎是正在苦思,就笑道:“贤弟若是有所得,也就不枉愚兄费这一番口舌。但若思之不得其解,咱们倒不如出去透透气?”

杜甫仍然皱着眉,但抬眼看了看王维,见到王维依旧是那一脸亲厚的笑意,眉头逐渐舒展。

他两年前在洛阳蜗居时,李白似乎也是带着这样的笑容,如阳光般撕开了他心中的阴霾。

“王兄说的是,是该出去走走,也好舒解胸中这口郁郁之气。”

他站起身,和王维一起出了房门。

两人到朱雀大街上闲逛,今日的朱雀大街并不如往日热闹,因为若此时抬头的话,能看到天边似有乌云在朝着长安飘来。

时近午后,原本这朱雀街上是该有鬼市的。长安的居民们有时自家做点手艺活,弄些小玩意出来卖,倒也不是说为了赚钱,反正官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居民们也就是找点事做。

但今日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下雨,所以这些小摊小贩都干脆没出门,行人也少了,就让此处较之平日冷清不少。

两人倒是带了伞,所以也不怕下雨,就沿街一家店铺一家店铺地走走看看。

“轰隆----”

这是雷声,声响巨大,似是在天边滚动。王维很喜欢听这动静,他觉得这声响有活力。听在耳朵里,似乎就能想象到那些雷电是如何在云中运动的。

这总能给他灵感,所以他喜欢雨天。

杜甫却是不喜欢这种暴雨之前憋闷压抑的感觉,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扼住了自己的咽喉一样,呼吸都有些不太顺畅。

两人站在一家书铺里,这便是杜甫先前买那块牌匾的地方,那位师傅还在热切地问杜甫送完牌匾之后那位杨家的贵人可喜欢,可有什么建议之类的话。

杜甫倒是很老实地回答说杨昱似乎完全没怎么在意那块牌匾,搞得那位师傅一阵失落。

雷声依然一阵一阵地响着,乌云也愈发地近了,刚才那种沉闷之感渐渐减弱。

这是要下雨了。

而后他们耳中就传来了一声奇怪的声响----

“砰----”

这声音绝对不是雷声,也绝非来自天上。

这动静来自东南方。

王维有些诧异,想走出书铺去四下张望,天上此时却降下了暴雨,地上迅速地出现了积水,看起来哪怕有伞也难免要被弄湿鞋袜。

而另一边,杨昱无比庆幸这雨来得及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