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韦见素
长安城东南方向那一声震耳欲聋的“砰”响,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青龙坊的地面上。
剧烈的震动感以清虚观为中心,迅速向着四周的民居扩散开去。
坊内的屋舍簌簌落灰,瓦片噼啪作响,水缸里的水面剧烈荡漾,几欲泼洒。
百姓们都吓傻了。
这绝非寻常雷声!
瞬间,“地龙翻身了!”的惊呼如同瘟疫般在青龙坊蔓延,随即席卷邻近诸坊。
恐惧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长安的地震并不频繁,但大唐幅员辽阔,长安又是全国的中心地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哪里哪里又受灾了的消息传来。
开元二十二年那次秦州地龙翻身,说是死了四千余人,伤者无数,离长安可不算多远,也让长安民众印象深刻。
这等消息听多了,自然对这事儿的严重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深知地动之威的长安百姓而言,这突如其来的震动和巨响,无异于末日降临的号角。
方才还在为躲避即将到来的暴雨而匆忙归家的行人,此刻全都惊恐地涌上街头。
恐慌在不断扩散。
妇人抱着啼哭的婴孩,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壮年汉子也面无人色。店铺里的伙计们也顾不上看管货物了,都随着人潮向外奔逃。
恐慌如同无形的巨浪,拍打着朱雀大街、春明门大街…………整座长安城都陷入了混乱。
人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出这即将倾覆的城池!人流如决堤的洪水,拼命涌向各个城门。
杜甫和王维两人看着那些急着逃难的人群,心中随是疑虑,但也还是跟着人潮一起撑着伞跑了出去。他们二人觉得这动静不像是所谓的地龙翻身,但跟着看看也好。
若是惊恐的人群中有什么紧急的事儿,他们两个也能帮上一二。
就在这满城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之际,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正艰难地穿过城南的明德门。
车上坐着的,正是刚刚结束外任、奉诏回京述职的黜陟使韦见素。
黜陟使,乃皇帝亲信重臣方能担任的临时要职,代天巡狩,职权极重。
“黜”者,罢免也;“陟”者,升迁也。
这黜陟使的使命,便是深入地方,明察暗访,考察官吏政绩,举荐贤能,罢黜庸碌贪腐之辈,甚至有权直接处置不法官员。
韦见素此行遍历关东、河南、淮南诸道,一路上是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着实让不少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倒了大霉,或丢官罢职,或锒铛入狱,官场风气为之一肃。
他自觉此行虽劳顿,但还算得上圆满,替朝廷整肃了不少积弊。只是这归途的最后一段,运气似乎差了点。
眼看着长安城郭在望,瓢泼大雨却不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车顶上噼啪作响,眼前的天地顿时被苍茫的水幕给遮掩了去。
韦见素坐在车厢里,听着外面哗哗的雨声,微微蹙眉。他撩开车帘一角,见自家车夫浑身湿透,仍在奋力控马,便将随身携带的一把伞递了出去:“拿着,遮一遮。”
“多谢阿郎!”车夫感激地接过。
好不容易顶着大雨入了城门,韦见素预想中应是归家心切或避雨躲闪的行人景象并未出现。
眼前所见,让他这位见惯风浪的黜陟使也大吃一惊:只见街道上人头攒动,无数百姓扶老携幼,神色惊恐万状,正不顾漫天大雨,像没头苍蝇般拼命朝着城门方向涌来!
哭喊声、呼儿唤女声、推搡叫骂声混杂在雨声中,场面混乱不堪。
守门的金吾卫士兵如临大敌,组成人墙,长戟交叉,厉声呵斥着试图冲击城门的民众,竭力维持着最后一道防线,但显然压力巨大,几乎就要被汹涌的人潮冲垮。
“这是怎么回事?”韦见素心中大疑。
“地龙翻身了!快跑啊!”
“城要塌了!放我们出去!”
“官爷行行好!让我们出去避避吧!”
韦见素忍不住皱眉。
地龙翻身?
他这一路行来,虽雷声滚滚,雨势滂沱,但何曾感受到半点地动山摇的迹象?
若真有波及全城的大震,他离城尚近,岂会毫无察觉?眼前这分明就是虚惊一场,却想不到引发了这么大的乱子。
顾不得车外大雨倾盆,韦见素一把推开车门,不顾绯色官袍瞬间被雨水浸透,紫金鱼袋在腰间晃荡沾上了泥水。
“阿郎,你做什么,快回车上,莫要被淋着了。”车夫见他下车立刻有些慌乱,他家这位阿郎已是年近花甲,若是淋出病来可不是小事。
可韦见素却回了一个威严的眼神。
这是叫他噤声。
他一步踏下马车,积水瞬间没过了靴面。
在车夫和随从惊讶的目光中,这位黜陟使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用他巡按诸道时练就的洪亮嗓音,盖过嘈杂的雨声和哭喊,朗声道:
“诸位父老乡亲!且听老夫一言!”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混乱的人群不由得为之一静,无数惊恐的眼睛望了过来,认出了他身上的绯袍。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混乱的人群不由得为之一静,无数双惊恐的眼睛望了过来,认出了他身上的绯袍和威严的气度。
“本官黜陟使韦见素,刚刚自外间回京!”
韦见素目光扫过人群,雨水顺着他的官帽流下脸颊,他却毫不在意。
“乡亲们不必惊慌,这一路行来,雷声虽大,雨势虽急,然地动山摇之感,半点也无!若真有地龙翻身,本官岂能安然至此?”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将信将疑的神色,语气放缓,却更显笃定:“依老夫之见,方才那动静,绝非地龙翻身!想是这雷雨交加之际,那个…………嗯…………”
他略一思索,“怕是哪个缺德的家伙走了大运,被天雷劈中了房舍柴堆之类,弄出了好大声响,这才惊扰了大家!虚惊一场,虚惊一场啊!”
韦见素的话语清晰有力,理由倒也是......
颇为符合百姓们的认知。
王维混在人群之中,他一路都在给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撑伞,却是不知道他那杜贤弟跑去哪了。听得韦见素这话,不禁暗暗发笑。
“是啊----肯定是哪个杀千刀的做了亏心事,被雷公惩罚了,若是地龙翻身,咱们在这城门底下早就被砖石给埋没了!”
老王很配合地高声喊了一句。
他哪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现在看着也不是真地震,倒不如顺着话头,在酿成大祸前把百姓们劝回去。
随着老王的话音落下,人群之中又开始窃窃私语,听着分明都是在赞同这个说法。
是啊,雷公发怒劈死妖邪坏人的传说深入人心,那巨响震动,可不就像被巨大的天雷击中一般?
况且这位官老爷刚从外面回来,他说没感觉到地动,那多半就是真的了。
恐慌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开始退去。有人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有人开始抱怨是谁家遭了雷劈连累全城,也有人讪讪地抹着脸上的雨水和泪水。金吾卫士兵们也趁机大声吆喝,疏导人群。
“都散了吧!回家避雨去!韦使君说得对,没事了!”
“是雷劈的,不是地龙!吓死个人了…………”
“散了散了,回家换身干衣裳!”
看着人群在士兵疏导下渐渐散去,街道上恢复了秩序,只剩下哗哗的雨声,韦见素这才松了口气。
重新回到马车上,湿透的官袍紧贴在身上,带来阵阵凉意。他吩咐车夫:“去兴庆宫。”
心中却对这恐慌来源,留下了一丝疑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