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七十八章 疑虑

第七十八章 疑虑


在鄯州的武库把那些陈旧的甲胄和弩机卸下之后,杨昱又一次给自己手下的这群大头兵们放了假,看得边上王忠嗣的亲兵们羡慕不已。

王忠嗣本人则是眉头直跳,但是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左卫的兵本不归他管,何况还有十个是幽州的兵。

这帮人军纪再差也跟他没有关系,难道他堂堂四镇节度使还要去跟郭子仪还有安禄山打他们手底下士卒的小报告吗?

所以他忍了。

马璘最近心里头那些压抑的父爱越来越压制不住了,他看着小杨婵和安元光的眼神简直就是在看自家亲生孩子一样。

自家那俩儿子的成长他长久以来一直是缺席的,不是因为他作为父亲不负责任而是他因为军中的责任实在抽不开身。

他本身是个非常喜欢小孩儿的人,所以这次出来路上有这么两个孩子给他带着,让他久违地感受了一把“为人父”的感受。

不过他始终还是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的,他这次出来是为了押运硝石矿以供太史局后续的火药研制,而不是带孩子。

他也是此行唯一一个完整知道所有任务内容的人,所以虽然舍不得小杨婵和安元光,但他还是留在了杨昱身边没去享受难得的清闲。

出了县城还得他带路呢。

崔乾佑也留了下来,安使君给他开军饷可不是为了让他出来带薪旅游休假的。严庄跟他吩咐过了,这次让他跟着杨昱既是护卫也是监视。

安禄山虽然出发点是对杨家“示好”,但说没想趁机为自家搞点情报那也是不可能的。

一行人一路出了湟源县城,来到一处新开辟的矿场之中----这是一座硝石矿。

王忠嗣实际上不清楚这所谓的“秘密任务”具体是什么情况,所以跟着杨昱等人来到这矿场时完全是一头雾水。

硝石?

自家那位“义父”是发了什么癫想要让人运这玩意回长安还说是什么国之重器......

怕不是想要炼丹把自己送上天?

崔乾佑也很是疑惑,他倒是清楚这硝石不止炼丹的用处,但也只是知道这硝石能拿来制冰而已,圣人让这杨长史来陇右......

难道只是因为宫中夏天太热了?

“杨长史,圣人到底想要这些矿石做什么?”王忠嗣忍不住问道----他实在害怕这次所谓的机密任务是自家“义父”一时脑热又搞出来的昏头操作,而且......

自家“义父”要是真在这个节骨眼上听了那些道士方士的鬼话把自己吃药吃死了,那朝中说不得又是一番血雨腥风......太子党此时在长安正是低谷期,若是......

诶?

好像也不全是坏事,南衙十六卫中目前最强的左卫已在太子一边,自家坐拥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马也会支持太子登基,也不怕其他边将闹事......

至于北衙禁军那边,谁登临大位那些人就会支持谁,是绝对不可能会倒向李林甫那一方的,所以若是自家“义父”这时候出事儿了......

对大唐好像是件好事啊!

不对不对,咱是忠臣,怎么能想这种事情!

杨昱倒是没注意到兀自想入非非的王忠嗣,耐心地解释道:“原来圣人没跟使君您全说清楚吗?这东西是太史局那边要的,用来造火药。”

“火药?”王忠嗣觉得这个词甚是陌生,还以为是什么新的仙丹名字,心道这次李仙宗那个老道士忽悠人都不认真忽悠,起名儿太随意了些。

但崔乾佑可是知道这火药是什么东西的,他跟着安禄山进长安也有些时日了,自是知道那日大雨前的“平底惊雷”还有后来皇宫中传来的惊天爆响就是这火药所为。

这情报可有些过于重要了,他回去之后必须第一时间和安使君汇报!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

杨昱在刚出发时就跟他说过安使君的坏话,说安使君日后会有不臣之心。

“安中丞----也成了那个背叛大唐、祸乱社稷的‘胡虏’呢?”

杨昱那日的话又在他耳边响起。虽然他仍旧不相信安使君会反叛,但还是不由得多想----若安使君当真要谋反,自家把这火药的情报传给安使君,自家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他心中那杆名为忠义的称正在左右摇摆。

他忠于安禄山,但他也忠于大唐,除非大唐已经朽坏到他再也无可容忍的地步,否则,他实在没有办法背叛那个他一生下来就给他打下了烙印的国家。

他始终相信他是在为大唐而战的。

杨昱那边还在向王忠嗣解释着火药的作用,同时挑拣着优质的硝石,让王忠嗣的亲兵帮忙装好,等着之后装车,而崔乾佑这边还深陷在纠结之中。

突然,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

是马璘。

同行一路下来,马璘和崔乾佑也算是交情颇深,相互的关系在一帮兵卒里不说最好也得是前三,毕竟长久以来他们二人都跟在杨昱身边,相互间也算有了默契。

崔乾佑的异样马璘当然看在眼里。

“老崔啊,有些事情追寻你的本心就好了,杨长史和其他兄弟们不会怪你的,大家只不过各为其主罢了,没什么。”马璘在他耳边轻声道,“杨长史今日这些行动、说的这些话,不都没避着你吗,就是不怕你知道,也不怕你说给安使君。”

崔乾佑有些诧异,他下意识想开口辩解:“仁杰兄,我并非是......”

但他的话头却被马璘打断,“你也不必找甚么借口,你们幽州的兄弟伙们跟着这一路,什么来意大家都清楚得很。我们左卫的人也都当你们是兄弟,自然要让你们回去有办法交差,所以该说的便说去吧,不打紧。”

崔乾佑听到这儿,也就没再说话。

他心中很是感激杨昱和左卫的兄弟们对他们这些幽州兵的理解,心中却也更加动摇----

说什么各为其主的,你们左卫禁军不管是从属于圣人还是太子,说来说去都是大唐的兵,那难道我们幽州兵就不是大唐的兵了吗?

崔乾佑虽然什么话也没说,但他的眼神已经告诉马璘太多内容了。

另一边,随着杨昱的一番解释,王忠嗣的眼中已经逐渐亮起了精光----他可太明白这火药的作用了,若是真能广泛运用在唐军的作战之中,那么攻城拔寨将无往不利!

年初的时候自家哪位“义父”才召自己回长安商讨攻占石堡城的事宜,但他对这事儿一直以来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石堡城就在湟源县南部的日月乡,地处湟水河与青海湖地区的交通要冲,三面绝壁,地势险要,五年前此城被吐蕃占领,之后就成了自家“义父”心中的一块心病,每年都要喊他过去商讨相关的事宜,但他始终觉得不妥。

虽然在他的指挥下对吐蕃的作战多次胜利,但这石堡城毕竟特殊----当初隋军将其建立在了高地之上,占了险地,加之城池这些年又被不断加固,变得易守难攻,何况那些吐蕃人几乎动了举国之力来守这石堡城,贸然进攻绝非什么明智之举。

天杀的皇甫惟明,到底是怎么才能把这么重要的要害之处给丢掉!

自家“义父”每年都要问,自家也只好每年否决一次,一来二去这位圣人也就愈发的恼火和不耐了,二人甚至为此爆发过争执。

但王忠嗣觉得还得观望一下形势,等待战机,或是等他的包围战术彻底成型----他近年来对吐蕃的攻势基本都是围绕着“包围石堡城、切断补给线”这个中心思想来进行的,但是那些吐蕃人跟老鼠一样四处钻来钻去。

高原上唐军占不到地利,而吐蕃人却如鱼得水,因此总是无法达成原定的战略目的,让吐蕃人得以继续在唐军眼皮子底下嚣张。

但有了这个火药......恐怕就不需要再那么稳扎稳打了。

什么石堡城,等着被老子炸上天吧!

“快,去校场,杨长史,你必须立刻让我见识一下这火药的威力!”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