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散伙酒
杨昱刚领着队伍回到长安,就听到了一桩奇异的案子----今年落榜的一个元姓书生状告教坊司虐待官妓。
这个姓元的是谁他不认识,但是那个帮他跟教坊司打这官司的侍御史他可太熟了,那不是自家老哥杨国忠吗!
“不是,老子才离开长安不到两个月,这个世界怎么就好像变成我看不懂的模样了?”杨昱在酒楼里听着旁边那桌人的议论,不禁啧啧称奇。
方才刚去和左卫府交割了运回的那些硫磺和硝石,这些东西之后都会被送去太史局给李仙宗当实验材料使用,而杨昱则自作主张带着一帮大头兵出来喝散伙酒。
杏花楼今日热闹得很,
几乎每桌都在议论这桩奇案。杨昱支棱着耳朵,一边灌着冰酒,一边从那些零碎的交谈里拼凑着故事的全貌。
“啧,为一个官妓的命就闹上公堂,这元结也是个痴情种。”马璘摇头感慨,给自己倒了杯酒。
崔乾佑闷声道:“官妓啊......在幽州也见过,待遇都不怎么样,供那些达官显贵玩乐,玩完了变要被扔掉......听起来那姑娘也是死得惨,有人肯替她出头,是条汉子。”
他说话间又想起了金城县的那个小翠,那疯女人曾经也是官妓,命也不好。
安元光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眨着眼问:“教坊司......是比我们当马匪还坏的地方吗?”
这“马匪”二字一出,就引得邻桌几人侧目,杨昱赶紧一把捂住他的嘴,笑骂道:“小兔崽子,不会比喻就别瞎比喻!吃你的肉!”
这时,邻桌的议论声更清晰地传了过来。
“听说那元结在万年县衙门口跪了一天一夜,状纸都哭湿了!”说这话的人也是一副士子打扮,似乎对那元结很是同情。
“光跪有什么用?哭几声又能值几个钱?要不是有那位杨御史出面,这案子也不过就是寻常的那等民告官罢了,能有什么用?”
那士子的同桌之人看着虽然也是书生打扮,但看气质更像是个商人,“没有官面上的关系多半这事儿也是拖着拖着就过去了,还得是杨大人急公好义。”
杨国忠急公好义?
杨昱听了这话是嘴角直抽抽,自家那个老哥说实话本质也是个无利不起早之辈,虽然有时候护短顾家对自己不错,但也不意味着他就是个什么好人。
有为相之能的多半都不可能是什么真正的好人,杨国忠这种日后的大权臣就更不可能是什么好人了。
说自家老哥急公好义,这话基本上可以入选本年度杨昱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之一。
“杨御史?可是那位新晋的杨国忠杨大人?”那士子似乎是听过这个名号。
“正是!要说杨御史,真是这个!”另一人竖起大拇指,“不畏强权,愣是接了这烫手山芋!亲自陪着那书生去敲了登闻鼓!”
“了不得!可教坊司归太常寺和礼部管,背后水深着呢......”
“再深能深过杨御史?人家如今圣眷正浓,又是贵妃族兄,办的就该是这等麻烦案子!”
“原来是那位贵妃----你这么说我就有印象了,杨家人几个月前还出重金跟长安的百姓买粪土呢,说是做慈善!”
这人说的还是之前杨昱为了制取粗硝闹出的那阵子动静。
“可不是嘛,这杨家人啊,可都是慈悲心肠呢,这杨御史啊,也是个敢于为民请命的好官!”
杨昱听得又是嘴角直抽抽。
自家老哥?不畏强权?为民请命?
这真的说的是那个一门心思钻营、算计着怎么往上爬的杨国忠?
他咋觉得这话像是在说包青天呢?
这剧本不对啊!老哥你不是应该忙着跟李林甫斗法,或者忙着捞钱吗?怎么突然走起青天大老爷路线了?
不过这案子要是真能办下来,对杨国忠说起来也算是有利可图的。
毕竟刚到御史台不久,若想要继续往上爬,他需要积累政治资本。而这教坊司,刚好是朝中的一个软柿子----虽说有这礼部和太常寺的背景罩着,但终究不是什么要害部门。
可偏偏它能造成的舆情很大,处理好了之后自家在民间会声名鹊起不说,还能立上一个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人设来,那可就是赚大了!
这个人设一但立住,以后弹劾别人的时候就天然多了一丝信服力和正义的立场。
这可真是笔好买卖,哪怕没成功起码也能收获个好名声,虽说会得罪礼部和太常寺那边的人,但御史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儿!
你不得罪人圣人是花钱请你来吃干饭的嘛?
唯一麻烦的地方就是这被得罪的人里肯定有李林甫的党羽,到时候再和那位右相说起话来估计就不会和以前一般和和气气了。
但李隆基引外戚入局,也从来就不是想让外戚和李林甫穿一条裤子的,所以说起来这还算是一种立场上的表态----他杨国忠的立场和圣人在一起,和百姓在一起,而不是谁的党羽。
“头儿,想啥呢?”一个左卫的老兵凑过来,“脸色这么凝重,担心杨御史?”
杨昱回过神,甩甩头,换上一副笑容:“担心他?我担心个屁!我是担心这醉仙楼的酒不够烈,灌不翻你们这帮牲口!”
这话一出,一众兵卒又是一阵推杯换盏互相劝酒----今天出来之前杨长史都说了,上边问责他扛着,喝酒花钱他买单!
回了长安,酒钱可以直接挂老杨家的账上,也就意味着杨昱的钱包又鼓了起来!
而且他的名字在这杏花楼可好使得很,之前他跟李龟年在开远门外办演唱会时最大的赞助商就是这杏花楼,杨昱从辛弃疾手里剽窃的那首《青玉案》也就成了这杏花楼的独家曲目。
这可是带动了好一波粉丝经济,不少长安城的少女都为此特意来杏花楼消费,杏花楼的老板乐的嘴都合不上了,直接宣布以后杨昱来喝酒酒钱统统半价。
甚至李龟年也很配合,经常会来这边搞点小型演出捧场,那首《定风波》基本上也只在这儿唱,又为此地吸引了不少女主顾。
酒过三巡,大堂内的气氛愈加热烈。
恰在此时,一阵清越的琵琶声如流水般淌出,压下了喧嚣。
众人望去,只见李龟年不知何时已抱着他那把心爱的琵琶,笑吟吟地走到了堂中特意留出的小台子上。
“是李大家!”“今日竟能遇上李大家献艺,运气真好!”酒楼内顿时响起一阵兴奋的低语。
李龟年略一颔首,向四周致意,随即指尖拨动,一曲悠扬的《春江花月夜》便流淌开来,其技艺精湛,意境悠远,立刻将众人带入了一片静谧风雅的氛围之中。
左卫府和幽州军的那帮兵卒们虽多是粗人,但在长安待久了,耳濡目染,也对这雅乐有了几分欣赏之力,此刻都安静下来,听得入神。
一曲终了,满堂喝彩。
这时,一个喝得满面红光的左卫老卒突然扯着嗓子喊道:“光听李先生弹多没劲!咱们杨长史也是此道高手!当初开远门外那一曲《青玉案》,那什么一夜银龙鱼舞的,老子现在还记得呢!让杨长史也来一个!兄弟们说是不是啊?”
“对!来一个!”
“杨长史,露一手!”
“让长安城的才子们也瞧瞧,咱们军中儿郎不止会耍刀枪!”
起哄声此起彼伏,连同一些酒客也好奇地望过来,跟着鼓掌。
杨昱如今在长安也是大名人了,许多人都想亲耳听听这位快被长安的少女们捧成了“大唐歌神”的杨六郎现场献声。
杨昱今日心情还算是不错,这会儿酒劲也上来了,见推脱不过,便笑骂着站起身:“你们这群杀才,就会起老子的哄!罢了罢了,今日便再卖一回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