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唐歌神
杨昱回到长安之后,最最主要的日程除了带娃之外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喝酒。
不过自家嫂子裴柔很喜欢小杨婵,把带孩子的任务认领了,安元光被杨府的管家带去了家丁队伍里一起操练,自家郭师父看他回来了也没夸他也没管他,又不知道忙什么去了。
所以杨昱的日程就只剩了喝酒。
听左卫府的其他人说,郭子仪最近在忙着帮杜有邻擦屁股。
本来杜家的事儿也就只是翁婿之间的摩擦,但他那个好女婿柳勣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一纸诬告状直接递到了李林甫的手上去。
老狐狸当然是眉开眼笑的,因为这柳勣状告杜有邻的罪名是“亡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跟他先前构陷韦坚等人的说法如出一辙。
这可是又一次对太子党施以重击的好机会,他可不会轻易放过。若是有生之年能够彻底把这太子李亨给扳倒,自己晚年无忧不说,还能再保子孙数十年的富贵。
而这烂事儿自然有得太子党的那帮官员忙活的,由于上半年韦坚案已经几乎废了太子党一半的有生力量,这会儿连郭子仪这种武官都必须披挂上阵发动人脉使劲救火了。
杨昱听完之后直皱眉头,但目前的他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感慨当这太子的老丈人还真是个风险极高的事情----这杜有邻也是太子妃杜良娣的老爹,跟韦坚身份差不多。
帮不上忙,那就别管这事儿,该喝酒喝酒就是了。
在杏花楼喝完了那场散伙酒之后,杨昱还要去和自家好兄弟陈洝和郭旰两位一起喝酒。
说起先前的这场散伙酒,杨昱其实心里有些不好意思,原本大家喝的都算是到位了,整体气氛也是好的很,但自家这一首《水调歌头》唱完之后,这气氛......
只能说表演效果非常好,气氛直接从原先的热烈一下子跌倒了闻者无不落泪的低潮之中。
虽说离愁别绪本就是苦闷不已的,众人分别时注定要难受上一阵,但自家这好像是有点雪上加霜了,好在那句“千里共婵娟”的慰藉之情也算是饱满,让大家有了一个可以各自安抚心神的发泄口。
李龟年其实很怀疑这词到底是杨昱什么时候写出来的,如此巧夺天工、感情饱满的词,若只跟他说一句妙手偶得之,那他是不愿买账的。
八月十五过中秋的时候杨昱还在回长安的路上,虽说情感上说得通,但这一路也无纸笔,更没有曲谱对照,如何能填出这等词句来?
要说什么他提前有了腹稿然后一路记着回到长安来,李龟年觉着也不靠谱,他给很多诗人的诗谱过曲,尤其是那位李太白,前些年他还在长安时自己跟他也算是交往甚密。
那位在吟完诗之后要是没人帮他现场抄录的话,他绝对是等转头酒醒了就忘掉自家讲过什么话了,主打一个发酒疯和喝断片。
其他诗人也多是只记得自家几句最中意的句子,写得多了之后想回忆起自己写了点什么多半也是要想半天的,还可能想不起来。
甚至张九龄和贺知章那俩老头他也认识,这两位不翻自家文集诗集压根记不得自己写了什么东西,贺知章有回还拿着自家写的诗赞了半天写这诗的人是自己的知己,找旁人一问才知道是自己写的。
虽说这三人要么是酒蒙子要么是老糊涂,但哪有几个诗人能长时间对自己写的东西记得那么清楚的?除非他是自恋到每天拿自家的文集诗集出来看一遍。
杨昱不是那种性格,路上也没有东西可看。
可若要说是提前所作,他今年之前也没怎么离开过长安,没怎么离开过自家姐姐身边,哪来的这等真挚情感写入词中呢?
他虽是个搞音乐的,但作词作诗这东西他算也是触类旁通了些许,若无真情,写诗写词只能写出些浮华之物来,显得匠气有余而真情不足,无论如何写不出好的诗词来。
可真说是在酒楼里即兴表演的产物......那这少年的文采也未免太可怕了些,简直就要比肩那位李太白了。
他自然不可能知道杨昱这才华其实都是靠着剽窃“偷”来的,真让他自己写,他写一辈子也写不出这等词章来。
所以李龟年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放弃思考,归结于要么杨昱记性其实很好,要么杨昱即兴能力很强,但不管是这其中哪一条成立,这少年都算是天纵之才了。
大概这大唐真出了第二个李太白吧。
而另一方面,杨昱这“大唐歌神”的名号是又一次登上了长安人民茶余饭后所侃的大山顶端,毕竟当日这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效果实在是过于夸张了些。
据当天杏花楼跑堂小二哥的回忆,那位杨大才子一曲终了,在场的那些客人直到吃完饭、喝完酒,出来结账时,都还是满脸止不住的泪水。
没听过杨昱唱歌的那些人自然就更好奇这杨六郎的歌喉到底有多神奇了。
但杨昱的唱功其实也很一般,能有这么震撼的效果归根究底还是那歌词太过动人心弦,让杨昱在心中又给东坡先生上了几柱高香。
若是未来的历史在自己的影响下依旧能孕育出那位苏东坡,只怕到时候他会把自家引为知己般的偶像吧。
杨昱心中十分嘚瑟地想着。
陈洝看着杨昱一脸得意的样子就忍不住想揶揄他:“你小子又在做什么春梦呢?可是想念那个念奴姑娘了?”
他这话虽然是调侃,但那语气隐隐也夹枪带棒的,毕竟自家妹妹陈妙可还天天念叨着这杨老六呢。
杨昱离开长安不久后,陈希烈就以太史局那边的火药实验太过危险为由把自家女儿给强行接回了家,彼时的陈妙刚听说了杨昱带队去陇右的事情,正在收拾包裹准备尾随杨昱一行人,结果被自己老爹逮了个正着。
李仙宗全程都没发表过什么意见,只是满面春风地在那边感叹什么“年轻就是好啊”之类的话,然后就无视了陈妙的求救。
她自然也听说了韦念奴的事儿,于是心里就没来由地着急----她也不懂自己在着急什么,但就是急着想去杨昱面前露露脸,免得这臭小子把自己给忘了。
也不知道若是她听说了心心念念的杨六郎出去一趟“女儿”都四个多月大了,心里该是什么滋味儿。
不过陈希烈这次的态度很坚决,说禁足就是禁足,他已经让女儿偷溜跟着杨昱跑过一次南方了,但渝州跟陇右的危险程度可完全是两个概念,自家女儿功夫再好也不能让她脑袋一热就一身涉险。
所以陈妙只能每天在家里闲着,闲得发慌。
越是闲得发慌,杨昱那张在她眼里贱兮兮的脸就越是频繁地出现,弄得她心烦意乱。
陈洝自然是把这些看在眼里的,所以心中也不免有些埋怨杨昱----这臭小子明明就知道自家妹妹对他有好感,偏生还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不肯有所回应......
难不成他陈家还高攀不起你老杨家了不成?
心中不爽,嘴巴上也就更不留情----“你小子莫不是去一趟陇右又看上了哪家姑娘?啧啧啧,还真是个负心薄幸的负心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1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