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真观
长安城靖安坊内,玉真观就这么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并没有那种皇家属地的张扬,那扇朱漆已经有些脱落的的大门隐隐透着一股洗尽铅华的沉静。
杨昱叩响门环,一位身着灰色道袍、面容清秀的小道姑开了门。
通报姓名后,小道姑引着杨昱入内。一踏入观门,外间的市井喧嚣仿佛瞬间被隔绝开来。
眼前先是一处小巧的庭院,青石板铺地,角落植着几株苍劲的古松,树下设着石桌石凳,显得清幽异常。
正中一座三足青铜香炉正袅袅升起清淡的檀香,与空气中弥漫的那种若有若无的、甚是寡淡的菊花香气交织着,沁人心脾。
主殿并不宏大,但飞檐斗拱,规制严谨,匾额上“玉真观”三字笔法轻灵飘逸,又带着些皇家的华贵气度。
这玉真观乃是开元年间,当今的那位圣人为其胞妹玉真公主敕造的女道观。
当初景云年间玉真公主和另一个姐妹金仙公主一同出家时,唐睿宗就下令要为二人建造道观,但因这计划太过劳民伤财而引得群臣反对,最终值得作罢。
李隆基此举也算是对自家妹妹潜心修道的支持,更是对其某种程度的补偿与安置。
说起来,这年头长安城中女道士也是愈发的多了起来,其中的缘由颇有些复杂。
自武周以来,女子地位有所提升,风气渐开,一部分高门贵女或才华出众的女子不愿早早困于婚姻樊笼,受那三从四德之苦,便寻了“出家修道”这么个冠冕堂皇的由头。
“女道士”身份清贵超然,既可免去许多世俗烦扰,又能相对自由地交接名士、吟诗唱和、主持文酒之会,宛如沙龙女主,生活反倒比许多深闺贵妇更为丰富多彩。
当然,其中亦不乏借此身份躲避那些不称心的包办婚事,希望借此暂求一方清净,待风头过后再议亲事的女子。
李冶便是其中之一。
她那老爹把她送进这玉真观,虽然美其名曰“修身养性”,但实际上也是看透了自家女儿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性子,多少有纵容她借此身份享受自由,避免早早嫁作人妇的意思。
而玉真观如今的主人,也就是那位玉真公主本人,却又是一番截然不同的心境。
她年少时曾亲身经历武周时期对李唐宗室的残酷清洗,亲眼目睹母亲窦德妃的悲惨遭遇,内心深处对政治漩涡有着难以磨灭的恐惧与疏离。
因此,天宝三载时,她便自请削去公主封号,退还食邑,彻底潜心修道。
李隆基并不理解为什么她要放弃自家的封号和食邑,她只说自家作为李家之女,她的出身无论如何都不卑贱,无需封号来证明她的尊贵,只求还归还家产,以求延命十年。
李隆基见她态度坚决,也就没再阻拦,赐了她一个“持盈”的道号之后又明里暗里对玉真观多有优待。
也因此,如今世人大多称她为“持盈散人”。
李冶虽自身跳脱不羁,但对这位身世坎坷、心境苍凉的观主,心底总是存着一份淡淡的同情与敬重。
小道姑并未引杨昱去往主殿,而是绕过回廊,来到观中一处更为僻静的偏院。此处花木更深,院中一株老梅枝干虬结,虽未到花期,却已蕴着勃勃生机。
刚踏入院门,杨昱便听到一阵清越悠扬的琵琶声,带着几分慵懒闲适的意味。
循声望去,只见李冶并未身着道袍,依旧是一身青衫男装,洒脱不羁地坐在廊下,怀中抱着她那把心爱的琵琶,指尖熟练地拨动着琴弦。
阳光透过稀疏的梅枝,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更衬得她姿容妩媚,眉眼间却有一股寻常女子没有的洒脱风流。
她显然也看到了杨昱,琴音未绝,嘴角已先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波流转,带着几分戏谑望了过来。
“哟,稀客呀。”李冶尾音拖得长长的,带着天然的媚意,“这不是咱们名动长安的杨大才子吗?今日怎得有暇,肯踏足我这清冷道观?莫非是终于想通了,觉得我那日的提议甚好,来找我探讨词曲,琴瑟和鸣了?”
琴音在她话语间渐渐止歇,但她抱着琵琶的姿态未变,笑吟吟地看着杨昱,仿佛一只看到了有趣猎物自投罗网的精魅。
杨昱听出了她话里的弦外之音,一时间也是被她这直白的调侃弄得有些耳根发热,但面上却努力维持着镇定,拱手笑道:“季兰姑娘说笑了。杨某今日前来,实是有事相求。”
“哦?”李冶秀眉一挑,放下琵琶,起身款款走来,上下打量着杨昱,“可是我送的杨梅不够吃?”
“季兰姑娘说笑了,杨梅味道虽好,但如今再怎么讨要怕是你也给不出来了。”杨昱笑了笑,“我这回是真遇到了件难事。”
“竟还有事能难得住你杨六郎?连颜真卿那般刚正不阿的人物都被你三言两语劝退了,还能有什么事情需要求到我这小小女冠头上?”
她走到杨昱近前,微微仰头看着他,眼中好奇与玩味之色更浓:“说来听听。若是寻常琐事,我可是要收报酬的,比如......一首新词,如何?”
杨昱听到“新词”二字,眉头一挑,这报酬对他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事情。只是心中还是要告罪一番,实在是对不住了啊,东坡先生,稼轩先生,或者其他大佬们......
小子这回又要借你们的肩膀踩上一踩了。
他在心里这么默默地告罪了一圈,随后面上露出一个略显为难又带着点讨好的笑容:“季兰姑娘真是幽默得紧,未免太高看我了些。新词岂是田间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需得灵光乍现,妙手偶得才行。”
李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用团扇虚掩着唇,眼波横流:“哟,这就开始推脱了?看来杨郎君这事儿分量也不太够嘛,那我便不帮了。”
她这么说着,转头就要进她的偏房里去,杨昱一看情况不对,立马跟上,在她关门之前伸出了手。
“啪”的一声,两道门扉夹住了杨昱的左手。这点伤害对于杨昱来说完全是洒洒水的程度,基本可以无视,但他还是没忘记演出一副吃痛的模样来。
“季兰姑娘,这事儿分量还是重的,只是这诗词你得等我回去思索思索,真没那么容易写出来,你先同我说说需要你帮什么忙可好?”
李冶见他这幅模样,心中便觉得好笑,便也松口到:“罢了罢了,看你心诚,便先说说看,究竟是何等难题,竟让你这长安城的新晋才子屈尊降贵,找到我这清修之地来了?”
她说着,转身引杨昱到廊下的石凳坐下,自己则斜倚在廊柱旁,一副准备好听故事的模样。
杨昱深吸一口气,知道绕圈子没用,便开门见山,将陈妙与自己如何认识,再到一起去了渝州,回来后又被其父陈希烈禁足家中、闷苦不堪、写信向他求救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当然,杨昱还是要脸的,所以陈妙信里那些“没良心”、“猪头”之类的有些暧昧的措辞是一点儿也没敢提起。
“......陈相家教严谨,也是爱女心切。只是......陈妙那丫头天性活泼,长久拘于府中,确实有些难为她。”杨昱尽量说得客观委婉,“杨某想着,若能有个合乎礼法的由头,让陈相能顺水推舟,放她出来透透气,那是再好不过。”
李冶听得是津津有味,满脸是作为“吃瓜群众”的兴奋----她可最喜欢听这些感情八卦了。边听着,她那一双美目还在杨昱脸上转来转去,仿佛想从他的表情中挖出更多隐秘来。
“哦----原来是牵挂子慎那位被关禁闭的小妹妹啊,你们原来还有这般交情。”她拖长了语调,语气里的调侃意味更浓了,“难怪杨郎君如此心急火燎。怎么,现在是觉着心疼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5/439870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