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 第115章 一张大学文凭意味着什么?

第115章 一张大学文凭意味着什么?


王全胜念头一转,又提起了沈才。

“沈叔,阿才在部队表现好,到时候退伍,部队里肯定会给封推荐信。”

“有那玩意儿,再加上他文书的底子,进个好单位板上钉钉。咱们这些当过兵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过好了,才不算白扛那几年枪。”

他这话,一半是真心,一半是策略。

他确实希望自己的战友们都能有个好出路。

但此刻说出来,更是为了彻底打动眼前这个在县城里有些能量的沈有成。

果然,沈有成听完这话,眼眶微微有些泛红。

他狠狠吸了一口烟,将烟屁股在烟灰缸里摁灭。

看着王全胜的眼神里,满是感动和认可。

这个年轻人,不光自己上进,还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儿子,够义气!

“全胜,你这个朋友,阿才没交错!”

“你考大学的事,叔帮你!厂里那些人弄了不少复习资料,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哪些有用,哪些是瞎耽误工夫,我心里有数。等会儿我就去给你淘换一套最管用的来!”

“那可太谢谢您了沈叔!”王全胜立刻起身,脸上是恰到好处的感激。

沈有成摆了摆手,脸上的神情却显示出,这事还没完。

他沉吟片刻,走到墙边,拿起了那台黑色的拨盘电话机。

“光有资料还不行,得让你跟管事的人见个面,心里才有底。”

他拨通了一个号码,等了片刻,电话那边接通了。

“喂,老周吗?我,沈有成啊!对对,晚上有空没?出来喝两杯!我这儿有个子侄,想跟你请教点事儿……”

挂了电话,沈有成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走,全胜,叔带你去见个大人物,陕东建筑学院的副处长,周耀文!”

富春酒楼的包厢里,酒过三巡。

周耀文约莫四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浑身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沈有成端着酒杯,指着身旁的王全胜,满脸红光地介绍起来。

“老周,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儿子过命的战友,王全胜!当年在战场上,可是立过二等功的英雄!”

“现在是我们县水电局的骨干,工地上挑大梁的!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啊!”

周耀文闻言,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他仔细打量了王全胜几眼,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二等功?了不得,了不得!小王同志,我敬你一杯!”

王全胜连忙起身,酒杯碰得比对方低了半寸,一饮而尽,姿态放得极低。

几杯酒下肚,气氛热络起来。沈有成瞅准时机,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老周,全胜这次也报名考你们学校了。你给透个底,这考试到底难不难?我们也好心里有个数。”

听到这话,周耀文脸上的笑容却淡了几分。

他放下酒杯,扶了扶眼镜,轻轻摇了摇头。

“老沈啊,不瞒你说,这事儿现在情况有点乱。”

沈有成刚想追问,周耀文却自己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劣质白酒,辣得他眉头紧锁。

“老沈,你是不知道啊……”

“上面号召干部知识化,文件一发下来,好家伙,我那办公室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有真心想学本事的,可更多的是来探路子,找关系的。”

“七大姑八大姨,拐着弯的亲戚,还有各个单位的头头脑脑,都想把自家孩子塞进来。众口难调,我这儿,都快成菜市场了。”

周耀文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闪过一丝疲惫。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不能怪大家。”

“现在这年头,一张大学文凭意味着什么?是铁饭碗,是提干的敲门砖,是后半辈子吃商品粮的保障!含金量足着呢!”

这番话,听在王全胜耳里,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太懂了。

上辈子,正是从这场扩招开始,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凭热拉开了序幕。

当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口号响彻云霄时,无数人为了那一纸文凭挤破了头。

到后来,更是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各种野鸡函授大学,速成班层出不穷,打着国家承认学历的幌子,骗了无数职工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

多少人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最后发现那张毕业证除了擦屁股,一无是处,而办学的人早就卷钱跑路了。

等到了九十年代,研究生教育又开始普及。

这些早期的专科文凭,含金量便大打折扣,不再那么值钱。

王全胜心中暗自庆幸。

幸好,现在是八十年代初,信息闭塞,大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

自己这算是踩在了时代的第一班车上,捡了个天大的漏!

思绪电转间,王全胜脸上依旧是那副恭敬聆听的谦逊模样。

周耀文似乎也对他沉稳的态度颇为欣赏。

“不过,我们毕竟是工科院校,跟那些纯看文化分的文科大学不一样。除了成绩,也看重个人素质和过往履历。”

这话一出,王全胜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

履历二字,就是说给他听的。

一个立过二等功的战斗英雄,这份履历,在任何年代都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周处长说的是。”王全胜适时地接过话头。

“我报名考试,倒不全是为了那张文凭。主要是想学点真本事,我们水电站的工程,以后肯定越干越大,技术跟不上,迟早要被淘汰。”

“学点东西,以后也好为单位多做贡献。”

“你看看,你看看!”

沈有成一拍大腿,满脸赞许。

“老周,我就说全胜这孩子觉悟高吧!跟那些一心只想着混个身份的家伙,完全不一样!”

王全胜心中却自有另一番计较。

为单位做贡献是真,但更重要的是,本事学到手,终究是自己的。

这是谁也抢不走的财富。

周耀文赞同地点点头。

“小王同志,我有点好奇。你在水电站工作,是水利工程方面,怎么会想着来报考我们的建筑学专业?”

“这好像有点不太对口吧?”

王全胜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他不慌不忙地笑了笑。

“周处长,我们老家有句话,叫技多不压身。现在国家建设日新月异,谁知道以后用得上什么呢?”

“多学点总没坏处。再说了,我们水电站建大坝、修厂房,不也得懂点建筑知识嘛。”

这个回答含糊其辞,却也合情合理。

“周处长,我文化课丢了好几年,心里实在没底。您看这复习资料,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有没有什么章法?哪些才是关键?”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4/439877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