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九十七章 子孙三代后还能不受限制地入仕?

第九十七章 子孙三代后还能不受限制地入仕?


他展开手中玉笏,目光沉静地扫过冯去疾等人因激动而扭曲的脸,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新法根基,首在‘法无授权不可为’。意指各级官府征赋、征役、设禁、科刑,皆须有朝廷律条明文授权。无律条明确授权之事,官府不得擅为,违者以越权论处。此条,旨在约束酷吏擅权,杜绝以‘旧例’、‘惯例’为名盘剥百姓,确保朝廷律令畅通无阻。”

“哗——!”冯去疾等人脸色铁青,胸腔剧烈起伏,刚要再次发作,却被嬴政那冰冷无波的目光一扫,如同被冰水浇头,强行将到了嘴边的怒骂压了下去,只能发出压抑的哼哧声。

李斯不为所动,继续以那平稳的语调陈述:“其二,‘法无禁止即可为’。意指律法未明文禁止之事,黔首、商贾、百工皆可行之。各级官府不得以‘末业’、‘旧俗’、‘有伤风化’等模糊名目擅加干涉、阻拦或盘剥。此条,旨在开民力之生路,活百业之源泉,增国家之赋税。”

“其三,‘厘定考课’。郡县长吏之年终考功,除旧例项目外,增‘民夫役中伤残致死’为硬性限制。凡征发民夫兴修水利、筑路修城,其伤残致死人数超出朝廷核定之限额者,无论其工程功绩如何显赫,其当年考课一律降等,且三年内不得擢升。若因过度役使致民变者,严惩不贷!此条,旨在明确官吏护民之责,遏制滥用力役,保民安居。”

当念及这一条时,李斯余光敏锐地扫过九卿中几位关东籍官员,注意到他们的呼吸陡然粗重了几分。

很好,这些出身关东的官员,其家族或多或少与商贾百工有牵连,且对老秦勋贵把持朝政多有不满。此条于他们有利。

“其四,‘军功授田新规’。凡因军功新授之田宅,无论爵位高低,其前五载所纳田赋,一律依朝廷通例减半征收。此乃陛下特恩,优抚新立功将士,助其安家置业,稳固军心,激励士气。”

“其五,‘商贾匠作律’。凡行商坐贾、百工匠作,须于所在地官府登记造册,依法纳税。其合法经营之事,凡律法未明文禁止者,皆受朝廷律法保护。地方官吏、豪强世家,严禁以任何名目擅征‘例钱’、‘过路钱’、‘保护钱’,严禁私设关卡阻挠货物流通。违者,以‘侵夺国赋’、‘藐视朝廷律法’论处,严惩不贷!”

李斯每念出一条,冯去疾等人的脸色便阴沉一分,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待第五条“商贾匠作律”念出,冯去疾再也按捺不住,积攒的怒火彻底爆发,须发戟张,厉声打断。

“够了!李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声音因极度愤怒而劈裂,显得异常刺耳。

“什么‘束酷吏’、‘开民力’!全是粉饰太平的鬼话!此五条,刀刀皆在断我大秦命脉!‘法无授权’?是让你李斯之令不出咸阳!‘法无禁止’?是为六国商贾开方便之门,坏我耕战立国之本!‘考课民夫’?是掣肘地方,使长城驰道难以为继!‘军功减赋’?看似优抚,实为削夺功臣应得之厚利!最毒莫过第五条!明着保护商贾,实则将我等地方大族世代经营之关卡市利,尽数收归你李斯之手!此乃假新法之名,行复辟六国、瓜分大秦之实!陛下!万不可听信此亡国妖言!李斯其罪当诛!”

“妖法祸国!李斯当诛!”赢傒捶胸顿足,嘶声附和。

“乱臣贼子!其心可诛!”杨端和怒目圆睁,手按剑柄。

“陛下!此法定,则大秦亡矣!臣请诛李斯,以正朝纲!”胡毋敬老泪纵横,伏地叩首。

勋贵集团再次鼓噪起来,声浪比之前更盛,如同沸腾的油锅,直欲将李斯彻底淹没、撕碎。

“肃静!”嬴政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威压,瞬间冻结了所有的喧嚣。

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激愤得面目狰狞的勋贵们,最终落在李斯身上。“李斯,继续。”

冯去疾等人像被无形巨手扼住了喉咙,涨红着脸,胸膛剧烈起伏,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却不敢再吐出半个字。

李斯神色依旧平静,仿佛刚才那足以将人碾碎的滔天指责只是清风拂面。

他微微躬身,语调未有丝毫改变:“陛下明鉴。新法核心,除上述五条根基外,尚有两则关乎宗室勋贵传承之具体细则。此细则,乃为固国本、安人心、保爵祚永续而设,经臣与蒙毅等反复推敲,呈陛下御览。”

此言一出,不仅冯去疾等人一愣,连许多一直冷眼旁观、未曾参与攻讦的朝臣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抬起了头,目光聚焦于李斯。

“其一,”李斯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回荡在落针可闻的大殿,“凡宗室、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等高级爵位之嫡长子,其爵位、封地、食邑之承袭,一切依《秦律》及陛下恩旨旧例,不变更。”

冯去疾、赢傒等人紧绷的神经下意识地微微一松,但随即提得更高,心中疑窦丛生。

李斯绝不可能如此好心!他究竟想做什么?

李斯话锋一转,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阶下众多勋贵以及那些沉默的官员,继续说道:“其二,凡上述宗室勋贵之次子、庶子等年满二十,无爵无职者,可依新法,自愿选择两条出路。”

大殿内陷入了绝对的死寂,连呼吸声都几乎消失了。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心脏被无形的手攥紧。

李斯刻意放缓了语速,确保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出路一:可自请离府,经由官府考核,入国府‘匠造司’、‘将作监’、‘少府’下属各‘百工坊’等为国效力。其中通晓律法、精通算术、善于营造、专长器械、熟稔农桑等实务者,经考课优异,可授‘工师’、‘匠监’、‘计吏’、‘田吏’等实职官位,秩比二百石至六百石不等。其子孙,三代之内若有才学,经朝廷考课,可入仕为官,官职不限。”

嗡!殿内响起一片极力压抑的惊疑抽气声。

庶子……那些平日被视为家族累赘、只知耗费米粮、甚至惹是生非的庶子,竟然可以凭借本事获得实职官位?

而且子孙三代后还能不受限制地入仕?

许多家中庶子众多的官员眼神开始剧烈闪烁。

李斯没有停顿,抛出了更重的筹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2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