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其最难之处何在?
“臣在。”
“军中后勤,乃国之大事。赵天成所言‘汇兑’之便,虽于全境推行风险巨大,然或可于小范围、可控之环境下试验。朕命你评估,于关中粮仓与北疆长城大营之间,设立一条专门的、小规模的军饷物资调拨凭信系统之可行性。例如,可否由少府出具一种特制凭信,注明钱粮数目,由信使轻装送至北疆,蒙恬部验明无误后,于当地郡库支取相应物资。此举可大大减轻运输压力与损耗。你需仔细权衡其中流程、防伪、验证、以及若出现凭信遗失、假冒或地方库存不足时之应对预案。拿出一个初步的评估奏报。”
“臣遵旨!臣会仔细考量,与蒙恬将军沟通后具奏。”
蒙毅领命,意识到这是一个将新奇想法付诸实践测试的机会,虽小却意义重大。
议完这些相对具体的举措,室内的气氛却并未轻松下来。
嬴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更加锐利,落在了最核心也最神秘的问题上:“然则,以上诸多构想,无论纸币亦或那便捷之文书载体,其关键之一物,乃赵天成随口提及之‘纸’。此物,尔等可知其详?此前可曾听闻?”
李斯与蒙毅均摇头。
李斯道:“陛下,臣等惭愧,今日之前,从未听闻世间有如此奇物。仅据赵天成描述,知其以树皮、破布、麻头、甚至旧渔网等废弃之物为原料,经过捶捣、蒸煮、漂洗、捞取、晾干等诸多工序制成。其成品轻薄柔韧,可书写,可印刷,成本远低于缣帛,便捷远胜竹简。然具体如何操作,何种树皮、何种比例、蒸煮火候、漂洗次数、捞取技巧,皆为其秘,未曾吐露半分。”
蒙毅补充道:“臣亦闻所未闻。若此物果真能量产,其意义确如赵天成所言,将彻底改变文书传递与知识传播之方式,于政令军情上传下达,效率提升何止十倍。自然,亦为那纸币设想提供了可能的基础。”
嬴政沉吟道:“正是如此。此‘纸’之一物,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撬动诸多变革之支点。朕欲得此物制作之秘法。尔等有何策可取之?”
密室中陷入短暂的沉默。
李斯缓缓捋须,深思道:“陛下,赵先生此人,性情极为特殊。其言谈看似狂放不羁,嬉笑怒骂,然每每言必有物,直指核心。其人所求,非官非爵,非财非宝,竟是求速死以归虚无缥缈之‘故里’,此等心思,非常理可度。”
“若以高官厚禄、珍玩美人诱之,恐如对牛弹琴,反遭其讥讽。或可……投其所好?观其在狱中,于吃食颇有钻研,叫花鸡、细盐提纯,皆为其所导。或可继续改善其饮食待遇,供给更丰富之物料,许其有限度的‘制作’之便,或能使其在无意间透露更多技艺细节?再者,或可以‘切磋匠作之艺’为名,派遣少府中心思灵巧、口风严紧之工匠,以协助或请教之名接近,尝试套问?”
蒙毅则持更谨慎的态度:“陛下,李相之言虽有理,然赵天成终是待决死囚,其心难测。且其人身处阳狱,虽在西区,每日仍有狱卒看守,近来长公子扶苏与少府章邯同住一室,人多眼杂,若公然探听秘术,恐消息走漏,反为不美。需寻其独处之机,或以非常之法密探。”
嬴政目光扫过二人,道:“尔等所虑,皆有道理。扶苏与章邯,近日确从赵天成处获益良多,细盐之法已令少府试制。然‘纸’之一物,干系更为重大,甚至可能影响未来国策,不宜令过多人与闻,亦不宜令其知晓朝廷过于迫切之意,以免其奇货可居,或更加肆意妄言。此后对赵天成之探视,需有所节制,并非禁止,但须更有目的,而非仅是听其漫谈。”
李斯与蒙毅齐声应道:“臣等明白。”
嬴政身体靠后,再次将话题引回宏观策略:“纸币与那金融之术,纵知风险,然其蕴含之力,朕实难轻弃。李斯,依你之见,若欲未来行之,其最难之处何在?”
李斯神色凝重,答道:“陛下,臣反复思量,其最难者,非在于印制纸券,而在于构建并维持那张覆盖全国、深入乡邑、高效运转且绝对可靠的‘信用体系’与‘管理体系’。”
“此非一蹴而就之事。首先,需有无数学术精通、操守廉洁之吏员,分布于各级钱庄,处理存、贷、汇、兑之繁杂业务,且能抵抗巨大之金钱诱惑。当前我朝吏员,通晓律法政令者众,然精通此等复杂数术与经济之道者,凤毛麟角。此乃人才之难。”
“其次,需建立一套远超当前水平的账目登记、核查制度,确保资金流转之清晰可查,杜绝贪墨。此乃制度之难。再次,需有高效之信息传递系统,以便中央能及时掌控各地钱庄运营情况、货币流通数量,及时调整政策。即便有驰道,亦难完全满足此等瞬息万变之需求。此乃信息之难。最后,亦是最关键者,需有强大且稳定的武力与司法作为后盾,确保朝廷信用在任何情况下不被挑战,并能迅速镇压任何金融动荡引发的骚乱。此乃武力保障之难。故此术之行,非仅经济变革,实乃对整个国家治理能力之极致考验。”
蒙毅从军事角度补充道:“李相所言极是。此外,若行此术,必先将铸币、发行、主要钱庄皆牢牢控于中央之手,绝不可使地方豪强或六国余孽有插手之机。这就要求对地方郡县的控制须达到空前强度,政令畅通无阻。同时,为防万一,军中亦需储备足够之金银铜钱及粮草物资,以备在纸币信用遭受质疑时,能迅速以实物维持军队稳定。凡此种种,皆需漫长时日与周密准备。”
嬴政听罢,沉默良久。
油灯的光芒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其中闪烁着对庞大帝国未来的深远思虑。
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二卿今日所析,甚为透彻。使朕于此新奇之术,知其利,更明其害,晓其难。然,既知其利,便不可因噎废食。既明其害与难,便当谋万全之策,徐徐图之。李斯。”
“臣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20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