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是最大的‘必要性’!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是最大的‘必要性’!


赵天成那句“可要说在你们大秦,可出不了岳飞这样的人物!”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牢房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蒙海正处于对岳飞遭遇的愤懑和对宋朝“自毁长城”的鄙夷之中,闻言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不服与困惑。

“先生此言何意?”蒙海的声音因激动而显得有些响亮,甚至盖过了炭盆里微弱的噼啪声。

“我大秦锐士,横扫六合,一统天下,靠的正是军功爵制,赏罚分明!凡有战功者,上至将军,下至士卒,皆按律封赏,无有不公!武安君白起,功勋盖世,虽最终……然其生前封君拜将,尊荣无比!王翦、王贲、蒙恬诸位将军,哪个不是因战功而位极人臣,深得陛下信重?怎会出不了岳飞那般名将?若岳将军生于我大秦,必能统率雄师,荡平匈奴,甚至远征那什么金国、蒙古,成就远超南宋之不世功业,岂会遭那‘莫须有’之冤屈?”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秦人特有的对自身军事制度的骄傲和自信。

在他看来,秦国的体制简直就是名将诞生的沃土,是杜绝岳飞悲剧的最佳保障。

扶苏和李由没有立刻说话,但眼神中也流露出类似的疑惑。

扶苏虽更重仁政,但也深知秦军功爵之效;

李由身为法家代表人物之子,更是这一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和拥护者。

他们都觉得,赵天成此言似乎有些偏颇。

赵天成看着蒙海那副“我大秦天下第一”的倔强模样,非但没有反驳,反而咧嘴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充满了复杂的意味,有戏谑,有怜悯,还有一丝看透世事的沧桑。

他慢悠悠地又从草堆里摸出一根新的枯草茎叼上,晃悠着二郎腿,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语气却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准备开始剥离华丽袍子下的虱子。

“蒙海小子,你说对了一半。大秦的军功爵制,在‘激励士卒奋勇杀敌’、‘论功行赏’这方面,效率确实是高,高得吓人。”

他先扬后抑,话锋随即一转。

“但是,你把‘出名将’和‘拥有一个高效杀戮激励系统’完全画等号,那就太天真了。岳飞之所以是岳飞,不仅仅因为他能打胜仗,更因为他打仗的‘目的’、他军队的‘性质’,以及他所处的‘政治环境’,跟你大秦的将军们,根子上就不是一回事!”

“今天,我就给你们掰扯掰扯,你们老秦家引以为傲的、用来扫平六国的这场‘统一战争’,它的属性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必要’,又为什么在另一个层面上,缺乏那么点‘正义’的光环。”

“听完了,你大概就明白,为啥秦朝这块土壤,长不出岳飞那朵花了。”

蒙海梗着脖子,一副“我倒要听听你能说出什么花来”的表情。

扶苏和李由则更加凝神静气,他们预感到了,这将是一场触及帝国立国根基的深层剖析。

赵天成深吸一口气,开始从宏观历史视角切入。

“首先,咱们得把屁股稍微从‘大秦子民’这个身份上挪开一点,试着用更高一点的‘上帝视角’看看战国这盘棋。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有没有必要性?有!而且必要性极强!”

“第一,结束数百年的分裂与战乱。自打周平王东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几百年打下来,中原大地成了什么样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小国不断被兼并,大国间征伐不休。老百姓呢?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今天还是齐国人,明天可能就成了楚国的奴隸。长期的战乱,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人口繁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结束这种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一个统一的、稳定的中央政权,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底层民众渴望安宁的潜在诉求。”

“从这个角度看,秦的统一,是顺应了‘止戈为武’、‘天下定于一’的历史大趋势。这是最大的‘必要性’!”

“第二,消除内部壁垒,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你们现在搞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为啥?就是因为之前各国之间关卡林立,文字不同,货币不同,度量衡不同,甚至连车轴宽度都不一样!这严重阻碍了物资、人员、文化的流通。”

“打个比方,原来从咸阳到邯郸做生意,好比现在从……嗯,好比跨越好几个语言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麻烦得要死。统一之后,这些内部壁垒被打破,华夏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真正畅通起来,为一个更强大的文明共同体打下基础。这是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必要性’。”

“第三,集中力量应对外部威胁。战国后期,北方的匈奴已经逐渐强大起来,不断骚扰边境。中原各国如果还陷于内斗,就无法有效集结整个华夏民族的力量来抵御外侮。秦统一后,才能修筑长城,虽然过程残酷,才能派遣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暂时稳定北疆。从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保卫农耕文明的角度看,统一也具备很强的‘必要性’。”

赵天成的论述层次分明,从民生、经济、外患三个角度阐述了统一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

这让蒙海不禁点头,脸上露出“你看,我就说嘛”的神情。

扶苏和李由也微微颔首,这些道理他们是认同的。

然而,赵天成的话锋陡然变得冰冷而尖锐。

“但是!必要性很强,不代表你进行战争的方式、动机和过程,就天然披上了‘正义’的外衣!蒙海小子,你别急着点头。我们现在要探讨的,不是‘该不该统一’,而是‘秦朝是如何完成统一的’以及‘它为何而战’?这其中的区别,就像‘该不该吃饭’和‘你是通过辛勤劳动吃饭还是通过抢劫别人吃饭’一样,天差地别!”

“秦国的战争机器,从其内在驱动逻辑来看,其‘正义性’是相当稀薄的,甚至可以说是‘非正义’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必要的恶’。”

“第一,驱动战争的核心动机:绝对的功利主义与扩张主义。”赵天成一针见血。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变成了什么?一个彻头彻尾的‘耕战’国家。国家的最高目标就是‘富国强兵’,而‘强兵’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扩张’和‘掠夺’!《商君书》里怎么说的?‘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能生不能杀,曰自攻之国,必削;能生能杀,曰攻敌之国,必强’。这里的‘杀’,就是战争,就是征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