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这如何能做到?其理何在?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这……这如何能做到?其理何在?


“于是,李斯、赵高、胡毋敬这些人,就以秦篆为基础,‘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创造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字体。这东西线条均匀圆转,结构更加规整、定型,强调对称和平衡,确实漂亮,也便于在竹简上书写和刻印。然后颁布天下,强制推行。”

说到这里,赵天成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但是啊,苏公子,文字的发展规律,从来都是向简便、高效、易于书写和传播的方向演进的。小篆好看是好看,规范是规范,但写起来太费劲了!弯弯绕绕,笔画复杂,对于需要大量、快速书写的底层官吏和普通民众来说,还是太麻烦了。”

扶苏心中一动,他似乎隐约抓住了什么。

赵天成知道大秦官员们正在大力推行小篆的同时,在民间,在日常公务的快速书写中,一种源自草率急就的篆书草写体——也就是隶书的萌芽,早就已经产生了!

传说程邈在监狱里把它整理完善了。

隶书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成方折,破坏了象形结构,但书写速度大大加快!

这其实是文字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叫做‘隶变’!

这才是真正顺应时代需求、提高沟通效率的东西。

赵天成的声音带着一种先知般的笃定。

“所以,别看现在小篆是官方正体,风光无限。我告诉你,未来真正能流传下去、成为主流的,很可能是更简便的字体。文字的意义,核心在于有效地记录和传播信息,而不是保持某种古老而繁琐的‘美观’形式。一切阻碍效率的,终将被淘汰或改良。这就是文字发展的大道!”

“文字,”赵天成最后肃然道,虽然姿势依旧懒散,但语气却前所未有的郑重。

“它不仅仅是圣人的恩赐,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是文明的载体和催化剂,是跨越时空的思想桥梁,是拥有自身演变规律的生命体。它从原始的刻画中来,向着更高效、更便捷、更普及的方向去。它的终极意义,在于打破信息的时空壁垒,让知识和思想得以积累和共享,最终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滚滚向前。”

一番长篇大论,跨越数千年文字发展史,从原始记事到甲骨金文,从文字异形到书同文,再到隶变规律和文字的本质意义,信息量庞大无比,观点超前骇人,却又逻辑清晰,言之有物。

扶苏早已听得如痴如醉,心神激荡,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仿佛被一道又一道智慧的闪电接连劈中。

他脑海中轰鸣作响,过去对文字的所有认知被彻底颠覆、重组、升华。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每日使用的文字,竟然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历史和如此强大的力量,其演变背后竟遵循着如此冷酷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客观规律!

赵天成看着他这副魂飞天外的模样,嘿嘿一笑,重新瘫软下去,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腔调。

扶苏想起赵天成之前说过的希腊等国家,那些国家的文字又是什么样的呢?

“先生,这世上是否还有其他的文字的发展与华夏相同?”

赵天成看着扶苏那副深受震撼又充满求知欲的模样,觉得颇为有趣。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在草堆里陷得更舒服些,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

“你问我这世上还有没有别的文字?当然有,而且不少。你们老秦人书同文,统一了这中原之地,便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连带着以为文字也就你们这一家了吧?嘿,坐井观天了不是。”

扶苏脸上微微一热,但并未反驳,反而更加谦逊地问道:“学生确实孤陋寡闻,只知我华夏有文字传承,不知域外竟也有成体系的文字。请先生赐教。”

“行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给你说道说道。”

赵天成打了个哈欠,仿佛在回忆什么。

“先说个离你们不算太远,但也够远的。在两河流域,就是大概西边万里之外,两条大河夹着的那片地方,比你们商朝还早的时候,就有人鼓捣出文字了。那地方的人,叫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扶苏努力想象着那遥远的方位和陌生的人名。

“他们……他们用的文字是何模样?也是如我华夏一般,由象形而来吗?”他忍不住追问细节。

“问得好。”赵天成点点头。

“他们那地方缺乏好石头和木料,但泥土多得是。所以他们就用芦苇杆或者木棍,在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然后把泥板晒干或者烧硬,就能保存了。因为笔画像楔子,所以管那叫楔形文字。”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

扶苏想象着在泥板上写字的场景,感到十分新奇。

“泥板?那如何书写长篇?又如何携带?且这种文字,亦是象形?”

“起初也是从图画变来的,画个星星,画个脚板啥的。”赵天成解释道。

“但后来简化得厉害,越来越符号化,不太像画了。至于携带,确实笨重得很。所以他们记录的大多是账目、契约、法典条文,还有王表、神话传说之类。这套系统后来被那地方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这些后起的民族学去了,虽然语言不同,但都用这套楔形符号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用了好几千年呢。”

“不同的语言,竟可用同一种文字符号书写?”

扶苏抓住了关键,这与他理解的“书同文”似乎有所不同。

“这……这如何能做到?其理何在?”

“嗯,可以这么理解。”赵天成点点头。

“文字符号和语言发音,有时候能分开看。就像你们秦篆,齐地楚地的人读音可能不同,但写成字,意思大概能懂个七八分。楔形文字也类似,那些符号更多是表意或表音节的,不完全依赖特定语言的发音。”

扶苏若有所思:“原来如此……竟有此种方式。那除了这楔形文字,还有其他迥异于我华夏的文字吗?”

“有啊。”赵天成继续道,“再说个更有名的,古埃及人的圣书体文字,大概在尼罗河那块。”

“埃及?”扶苏努力从记忆中搜寻着碎片信息。

“他们的文字又是何种光景?”

“他们的文字更有意思,是画出来的,极其精美复杂,像一套美丽的图画符号系统。”赵天成描述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9919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