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彻底沦为了旁观者。
“那个不急。”赵天成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他指了指自己身下那把简陋的太师椅,又扭了扭脖子。
“这破椅子坐久了硌得慌。看你手艺不错,给我弄把躺椅,要能靠着,能摇……呃,能往后仰着舒服的。”
禽隼一愣,随即没有任何犹豫,躬身道:“是!先生想要何种样式的躺椅?小人定当尽力!”
“嗯……”赵天成眯着眼想了想,比划着。
将后世躺椅的样子简单的比划了出来。
“小人明白了。”禽隼立刻应下。
制作家具对于精通木工的他而言并非难事。
他立刻走到那堆木料前,开始挑选合适的板材和木方,脑中飞快地构思着结构。
赵天成看着禽隼拿起锯子,熟练地开始截取木料,便又开了口,声音依旧带着那股子懒散劲儿,仿佛在闲聊。
“做这玩意儿,其实也离不开‘力’。你手里那锯子,能拉断木头,靠的是啥?是锯齿儿一点点把木头纤维割开,你往前推、往后拉,用的就是你胳膊的力气。你这力气,通过锯子,作用到了木头上,改变了木头的‘形’。”
禽隼停下手中的活计,认真聆听。
“你这锯子,就是个简单的‘工具’。它帮你把力气变得更集中,更容易破坏木头。为啥锯子齿是尖的?因为接触的地方小,压强……嗯,就是单位面积上受的力气大,就容易切进去。你要是用一块没齿的铁片去压木头,费老大劲也未必能压断。”
扶苏也凝神听着,他努力跟上赵天成的思路。
“力”、“形”、“工具”、“集中”,这些词汇他都能听懂,但组合在一起,去解释一个司空见惯的锯木动作,却让他感到一种新奇。
“你看你待会儿要做的这躺椅。”赵天成继续道。
“它立在地上,不动。为啥不动?因为它受到向下的力,嗯,就是它自己的重量,跟地面对它向上的支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抵消了。这叫……力的平衡。”
禽隼一边听,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地上的青石板,又掂了掂手中的木料,仿佛在感受那无形的“平衡”。
“等人躺上去,”赵天成指了指构思中的躺椅,“重量增加了,向下的力大了。这椅子就得做得足够结实,各个连接的地方,榫卯啊,或者你用绳子绑,都得能承受住这个增加了的力,不能散架。这承受力的地方,就叫‘受力点’。力沿着椅子腿传到地面,地面再给它支撑。这力传递的路径,就像水渠引水,得通畅,不能在哪块儿堵住了或者断了,不然椅子就得垮。”
禽隼眼神发亮,他制作器物多年,对于结构的牢固有着本能的直觉和经验,但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地将这直觉和经验用“力”、“平衡”、“受力点”、“传递路径”这样的概念表述出来。
他感觉脑海中那些模糊的经验碎片,正在被迅速整合,串联成清晰的脉络。
“你做那滑轮组,也一样。”赵天成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滑轮上。
“滑轮的本质,是改变力的方向,或者省力。但省力不是凭空来的,是花了代价的。你省了多少力,就得多拉多长的绳子。这个……可以叫‘功’的原理。力乘以移动的距离,总的‘功’是不变的。你想出力少,就得在距离上找补回来。”
“功……的原理……”
禽隼喃喃重复着这个全新的概念。
他回想起自己验证滑轮组时,确实需要拉动更长的绳索才能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
原来背后有着这样一层规律!
扶苏站在一旁,眉头越皱越紧。
他听着赵天成口中不断蹦出的新词——“力”、“形”、“工具”、“平衡”、“受力点”、“传递路径”、“功的原理”……每一个词单独看他似乎能理解,但当它们被串联起来,用于解释这些具体而微的工匠之事时,他发现自己如同在听天书。
他看到禽隼眼中那越来越亮的光芒,那是一种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兴奋。
禽隼显然听懂了,不仅听懂,还能立刻与他已有的技艺经验联系起来,甚至能举一反三。
为什么?
为什么禽隼能听懂,自己却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墙壁?
是自己读的书不够多吗?
《诗》、《书》、《礼》、《乐》、《易》、《春秋》,他自幼熟读;律法、政令、兵策,他亦有涉猎。
可这些知识,在赵先生这些关于“力”的朴素道理面前,为何显得如此无力?
是自己不够聪明吗?
他能与博士论经义,能与将帅谈兵事,自问才智不弱于人。
可为何此刻,他的大脑却如同锈住一般,难以捕捉那些看似简单的概念之间的关联?
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和自卑感,悄然爬上扶苏的心头。
他看着禽隼那因获得新知而容光焕发的侧脸,再想想自己身为帝国长子,未来可能肩负的江山社稷,竟连这些构成万物基础的“力”之法则都难以理解,一股深重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治理天下,难道不需要知晓这些吗?
若是不知,许多决策,是否真的如同盲人扪烛?
赵天成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扶苏复杂的心绪,他继续对着禽隼,以制作躺椅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着。
“你看,这躺椅的靠背要能承重,人靠上去,力主要作用在靠背与座面的连接处。这里就是个关键的‘受力点’。你可以用更粗壮的木料,或者采用更牢固的榫接方式,比如‘燕尾榫’,来增强它抵抗……嗯,抵抗那个让人躺下去往后靠的‘弯矩’的能力。”
“椅腿和地面的接触面,大小也有讲究。接触面大,压强……就是单位面积受的力小,不容易陷进泥地里。当然,咱这石板地无所谓。但道理是这个道理。”
“你要是想让这椅子能稍微晃一晃,嗯,就是‘摇’,那你得在椅子腿下面加个弧形的底托。这样,重心……就是物体重量的中心,只要在弧形底托的支点范围内移动,椅子就能保持平衡,不会倒。这涉及到‘重心’和‘稳定’了。”
“力”、“平衡”、“受力点”、“弯矩”、“压强”、“重心”、“稳定”……一个个概念从赵天成口中随意流出,如同呼吸般自然。他并非系统地讲授,而是信手拈来,围绕着一个具体的物件——躺椅,将这些力学的基本原理穿插其中。
禽隼听得如痴如醉,手中的活计时停时动。
他时而恍然大悟般点头,时而陷入沉思,时而又根据赵天成的点拨,立刻调整手中的设计或制作方法。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凭经验的工匠,更像是一个手持理论利刃的探索者,每一刀、每一锯,都带着对“力”的理解和运用。
扶苏彻底沦为了旁观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41/438811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