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63章 铡刀暗喻破陈规,顺天府查验证清白

第63章 铡刀暗喻破陈规,顺天府查验证清白


何源将泛黄的脱籍文书递到近前:

“律法条条都在咱们这边,宁翰之那是仗着宁家势力胡来。”

只要主子一出手,那宁翰之便蹦跶不了几日。

时念捏着那张薄如蝉翼的纸,指尖甚至能触到墨迹干涸的纹路。

将其小心收好,这才轻轻“嗯”了一声。

暮色已浓,怡红院的戏台也亮起了灯。

浅醉正带着姑娘们排练新出的《包公审案》。

香巧扮的包公穿着墨黑戏服,刚唱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高腔。

瞥见时念进来,忙收了嗓,手里的惊堂木还悬在半空。

“念姐,言大人的帖子回话了,说明日午后亲自过来。”

浅醉迎上前,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好。”

时念点头,目光扫过戏台中央那柄纸板糊的铡刀道具。

阿福为了省料,做得小巧,刷了层薄金漆,看着总觉得少了些威慑力。

她抬眼,对后台的阿福喊:

“把铡刀改得再大些,金漆多刷两层,要让台下的人一眼望去,就觉得这铡刀能劈得开陈规旧矩。”

浅醉一愣:“改大些?这道具……”

“嗯。”

时念望着那柄小铡刀,嘴角勾起抹冷峭的笑。

“总得让看戏的人知道,有些时候,该铡的不是作奸犯科的人……而是那些困住人的、不合时宜的规矩。”

*

次日午后,言锵果然准时到访。

他没穿官袍,只着一件素色青布便袍,手里捏着串打磨得光滑的紫檀佛珠。

刚在雅间坐下,见时念也落座后,开门见山:

“时老板特意递帖请我来看《包公审案》,怕不是只为品戏这么简单吧?”

时念让人奉上新沏的雨前龙井,茶盏里的茶叶舒展,清香漫开。

她笑着点头:“大人慧眼如炬,民女确实有事相求。”

说着,示意浅醉将脱籍文书和怡红院的商税账册一并递过去。

“这是顺天府十年前的脱籍凭证,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脱籍后与良民同。”

“可户部的宁参事却说,怡红院是青楼改建,就算只卖戏票,也得按贱业加征三成税。”

“大人您也知道,我这怡红院虽然前身是青楼不假,可……”

时念抬眸瞧了一眼言锵的脸色,见他没有抗拒厌恶,这才继续道:

“可咱们这几月以来一直都以宣扬文化为主,或许我这怡红院的影响力远不及那些世家大儒,但也算是为文化推广尽了一份心力不是?”

“若是因此我这院里的姑娘还一辈子都能做贱籍之人,那言大人您说我们还折腾这些做什么?”

“还不如继续开青楼来的舒坦。”

言锵的目光落在时念颇为委屈的脸上,眉头渐渐拧起。

他拿起文书对着光仔细看了半晌。

半晌他放下文书,抬眼看向时念,语气带着几分疑惑:

“时老板,你该知道,怡红院的人就算脱了奴籍,也无法像普通百姓那样生活在盛京。”

毕竟流言蜚语最是伤人。

除非她们脱籍后不打算继续在盛京生活。

“大人明鉴。”

时念握拳,语气恳切,“民女在意的是与良民同这四个字。”

“怡红院的姑娘们、汉子们,如今都凭本事唱戏、做账、打杂赚钱,没做过半分伤天害理的事,为何还要被钉在贱业的牌子上?”

“难道就因为从前的怡红院是青楼,这份烙印就该跟着他们一辈子吗?”

“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与南齐的千万子民,本该一般无二。”

言锵放下文书,沉吟半晌。

“既然如此,那本官在早朝说上一说倒也无妨。”

他话锋一转,“不过,时老板也别抱太大期望才是。”

时念面色一喜,忙起身对着言锵福了一礼,“多谢大人大恩!”

言锵摆摆手,“罢了,你也是为了你院里的人。”

他顿了顿,还是说出自己心中猜测。

“你可知宁远舟为何偏偏针对你?”

时念摇头。

她与宁家素无往来,除了那日与宁远舟在门口争辩了两句。

她实在想不通哪里碍了宁家人的眼。

“因为你被认成了梁王的人。”

言锵淡淡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

“前日朝堂上,梁王为你说的那几句话,虽轻描淡写,却让宁远舟记恨上了你。”

“他这是把对你的不满,撒在了商税上。”

时念心头猛地一震,指尖无意识攥紧了衣角。

“大人的意思是,宁家人是东……”

言锵打断时念,“时老板慎言!”

时念强挤出一个笑容,这话虽未明说,但也几乎认定。

原来许澜沧那日看似随意的维护,竟把她推到了朝堂党争的风口浪尖,成了宁家报复的靶子。

“但你放心。”

言锵忽然站起身,袍角扫过茶案,带起一阵清风,眼神里满是刚正。

“这折子,本官参了!”

打算离开的言锵走到雅间门口。

他忽然回头,目光落在戏台中央那柄改大了的铡刀道具上,嘴角勾起抹深意:

“时老板,你们这出《包公审案》,可得好好唱——唱给该听的人听。”

时念微微颔首,“民女明白,多谢大人指点。”

*

三日后,金銮殿上再次炸开了锅。

言锵捧着奏折,声音铿锵有力,震得殿内梁柱仿佛都在颤:

“户部参事宁翰之,曲解《南齐律》、妄加商税,以权谋私欺压商户,败坏朝廷风气!”

“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还商户们一个公道!”

他身后跟着几位御史,纷纷出列附议,声援言锵。

宁远舟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言锵的鼻子,声音都变了调:

“你、你这是党同伐异!是借着此事报复我!”

南齐帝坐在龙椅上,看着阶下争论不休的群臣,眉头微蹙。

他的目光投向右侧的许澜沧,见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痛心疾首”!

凭什么他就可以如此自在!

他作为真龙天子都不曾如此安逸过!

遂,南齐帝再次将皮球踢给了许澜沧。

“梁王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许澜沧幽幽望了一眼南齐帝,语气平淡:

“臣以为,此事不宜只听一面之词,不如让顺天府府尹陈立威亲自去怡红院查验。”

他顿了顿,唇角噙着抹似有若无的笑。

“看看那怡红院,究竟是不是宁参事口中的贱业。”

*

怡红院后台,时念和浅醉正整理着《包公审案》的戏服。

她的手刚巧将最后一枚珍珠别在领口的云纹上,何源叩响了房门。

听说过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她微微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件事如此轻易便下了定论。

不过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顺天府要来人查验?”

浅醉一听,面上带着不解。

“来便来。”

时念抬手抚平她袖口的褶皱,眼神从容。

“咱们行得正坐得端,账册清白,戏文端正,没什么好怕的。”

她望向窗外,春螺巷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

这一刻,她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她要让这满院的灯笼,一直亮下去。

要让院里的每个人,都能堂堂正正地抬头做人,不再被贱籍的身份困住。

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公道自在人心,光明总会到来。”

没过多久,顺天府的队伍便停在了怡红院门口。

春螺巷的青石板刚被雨水洗过,泛着湿漉漉的光。

陈立威踩着轿凳下来,藏青官袍的下摆沾了些泥点,袖口还带着几分赶路的褶皱,倒比公堂上那副威严模样多了几分烟火气。

“时老板,叨扰了。”

他对着迎出来的时念拱手,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日天气尚好”,听不出丝毫查案的紧绷。

“奉旨查案,还请行个方便。”

时念侧身让开,青布裙裾扫过门阶上的青苔,动作从容:

“大人言重了,怡红院行得正坐得端,任凭大人查验,绝不藏私。”

陈立威的目光缓缓掠过院里的陈设。

从门口“赏词听曲”的木牌,到墙角新栽的玉兰幼苗,再到戏台上方悬着的“清风明月”匾额。

最后落在廊下挂着的戏目单上。

上面写满了《青蛇》《武家坡》《包公审案》这类讲情义、辨是非的戏名。

他也曾来过这里,自然知道如今的怡红院早已不是当年那处烟柳之地。

而怡红院卖艺不卖身,只演忠孝节义戏的事,也早成了盛京百姓口中的共识。

“搜。”

陈立威只吐出一个字,身后的衙役便立刻分散开来,动作却并不粗鲁。

翻账册时轻拿轻放,查后台时避开正在换装的姑娘,连掀开后厨米缸时,都特意放慢了动作,显然是得了他不得扰民的吩咐。

时念端着茶盏站在廊下,静静看着这一切。

阿福跟在衙役身后,嘴里念叨:

“我们念姐说了,每笔账都记在明处,连后厨吴婶买葱的三文钱、买醋的五文钱,都写在账册最后一页呢!”

“各位官爷尽管看……”

陈立威坐在雅间里,指尖轻轻叩着桌面。

听着外面传来的阿福的念叨声,还有衙役翻动账册的轻微声响,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他其实早听说了怡红院的《包公审案》,言锵那老小子把这戏夸得天花乱坠。

说是里面有“铡尽奸佞、破除陈规”的风骨,他倒真想听听。

可眼下,他是奉旨查案的官员,只能先把私事放一放。

“大人,您尝尝这新沏的雨前龙井。”

时念推门进来,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这茶叶是我们院里的厨娘亲手炒的,火候或许不如茶馆的老道,但胜在新鲜。”

陈立威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茶香在舌尖散开。

“时老板。”

他放下茶盏,语气终于严肃了些,眼神里带着几分试探。

“宁参事参你私藏贱业营收,借着戏院的名头做从前的营生,这事你怎么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937/439889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