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马恩河战役(求月票!)
因为西班牙的干扰,这个世界的欧洲各国对于飞机的重视并没有飞艇高。
不过这也导致了欧洲各国装备了成规模的飞艇部队,这些飞艇在这次战争中还是发挥了相当不错的作用的。
首先就是侦察作用了。飞艇飘在半空中,可以在飞艇上轻松看清敌人的动向,这在以往的战争中是根本无法具备的能力。
其次就是飞艇的运输能力,对于前线战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艘小型飞艇就可以运输数吨的货物,一艘大型飞艇甚至可以运输十多吨的物资。
更重要的是,飞艇运输的物资只需要空投即可,完全不用在乎地形限制,可以运输到山地、丛林以及其他任何区域。
要是使用火车的话,就只能运输到火车站。汽车虽然也自由一点,但在没有公路的山地行驶,汽车的速度和故障率都会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目前汽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飞艇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反正飞艇是飘在半空中的,也没有任何阻挡物。
这些运输物资的飞艇只需要小心敌人的飞艇攻击,就能没有任何危险和阻碍的向前线运输物资。
也正因为飞艇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法国和德国的飞艇部队在战争的前期也是爆发了多次战斗的。
和地面部队的战斗方式不同,天上的飞艇作战方式主要依靠飞艇上安装的机枪,用子弹来打爆敌人的飞艇。
只要能够命中敌人的飞艇,就算不发生爆炸,飞艇基本上也是要坠落的。
普通子弹就能对飞艇产生巨大的伤害,这也是目前的飞艇并没有安装小口径火炮的原因,因为压根就没有任何必要。
在两国飞艇部队的帮助之下,德国和法国军队最终都发现了对方的意图。
对于法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17号进攻计划正中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下怀,德国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猜到了法国军队的动向。
对于法国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德国施里芬计划的内核早已经经历了修改,法国北部边境确实防御空虚,但德国部队也被抽调了相当一部分,这也让德国攻克巴黎的希望大幅度减少。
虽然占据优势的德国军队入侵了法国领土,但法国军队也完全反应了过来,至少他们还有保卫巴黎的希望。
法国政府的讨论也从利用阿尔巴尼亚拉拢意大利变成了如何守住巴黎。
法国军队急需要一位站得住脚的人物来担任巴黎守备司令,稳住军心并且尽可能保住法国的首都。
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在法国高层将领的名单中百般搜索,最终还是决定任命第十四军军长,在一年前竞争法国总参谋长败给霞飞的加利埃尼将军担任巴黎守备军总司令。
说起这位曾经和霞飞竞争过法国总参谋长的将军,他还是拥有相当辉煌的履历的。
作为参加过普法战争的老将,加利埃尼在此期间内多次参与殖民战争,算是法国军方少数多次经历战争的将军了。
他在总参谋长的竞选中败给霞飞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他的年龄。
加利埃尼将军出生于1849年,今年已经63岁了,算得上是高龄。再加上他的军事生涯中多次受伤,目前的身体状况堪忧。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加利埃尼将军或许会在几年内退休,享受自己为数不多的休闲时光。
可现在,他不得不担当大任,接过巴黎守备军总司令的位置,让法国不至于在战争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首都沦陷。
虽然同意接过巴黎守备军总司令的位置,但加利埃尼将军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的。
因为法国总参谋长霞飞的17号计划,法国近200万的军队,有160万都部署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前线。
巴黎以北的法国军队只有不到40万人,在经历了长期作战之后,目前可动用的兵力甚至已经不足30万人了。
就这30万兵力还分布在巴黎以北的各处,巴黎周边的守军就只有几个本土师和从非洲殖民地调回来的一个精锐师,加起来也就一个军的兵力而已。
靠着一个军来守护巴黎是完全不可能的,加利埃尼将军所提出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求法国军方为自己凑出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还是要由三个正规现役军组成的集团军,而不是新兵或者殖民地军队拼凑出来的炮灰部队。
此时的巴黎因为德军快要打来的原因,城内可谓是人心惶惶。法国政府甚至都在商议着临时迁都,将政府所在地由巴黎迁往更南部的奥尔良。
面对唯一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加利埃尼将军,法国政府和军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作为法国的最大城市和首都,巴黎的防御力量还是不弱的。巴黎的内部拥有14座炮台,外部拥有25座炮台,全部都由钢筋水泥浇筑。
每座炮台拥有20门大炮,光是巴黎的防御炮台就拥有高达780门火炮,这也是加利埃尼将军有信心守住巴黎的原因。
当然,防守巴黎肯定不能寄希望于巴黎的炮台,这些炮台是最后一搏的时候才会使用的。
想要守住巴黎,就必须得把前线扩张到巴黎以外数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地方,这么做才能确保巴黎城内的安全和稳定。
在加利埃尼将军和他的参谋长伊尔斯肖埃将军的谈话中,也能看出加利埃尼将军的想法。
伊尔斯肖埃将军向加利埃尼将军信誓旦旦的保证巴黎周边的炮台会防守巴黎城,德国就算有再多的军队也绝对不可能攻克巴黎。
而老将军加利埃尼的回答是:“巴黎城就算再坚固,相较于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又能如何呢?
如果我们只寄希望于巴黎城的要塞,就算我们能拖住更长的时间,最终的结果和比利时的列日要塞也是一样的。
想要守住巴黎,光靠39座炮台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巴黎外围建立大量的防御据点,用这些防御据点来减缓德国军队进攻的速度。”
随后,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之下,加利埃尼将军动员了10万巴黎市民,让他们带着工具到巴黎郊外环城挖掘战壕,修建总长度达到100公里的防御工事,并且要求这些任务必须在20天内完成。
此时的法国可不是二战中的法国,巴黎市民对于保家卫国的决心还是非常强的,他们也乐意听从老将军加利埃尼的命令,各自拿出工具为国家出一份力。
在这些巴黎市民的帮助之下,法国军队很快就在巴黎外围构建了一道坚固的防御阵地。因为只有20天建造工期的原因,法国也来不及建造钢筋水泥防御工事,只能用最简单的原木垒土作为防护层,并且在防御工事之前挖掘防护壕,内部放置尖桩,两侧设立铁丝网等障碍物。
在巴黎市民挖掘战壕的同时,加利埃尼将军又命令工兵在巴黎附近的河畔桥梁上埋设炸药,将附近上百座桥梁全部炸毁。
巴黎建立在塞纳河之上,周边又有马恩河、瓦兹河等河流。破坏了这些桥梁之后,德国军队再想进攻巴黎,就只能在这些河流上架设浮桥。
这对于法国军队来说也算是机会,至少也能拖延德国军队进攻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此时,法国总参谋长霞飞仍然不认为保卫巴黎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始终觉得,17号计划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为此付出巴黎这个代价,只要能够占领阿尔萨斯洛林,将兵力延伸到德国内陆,战争始终会结束的。
就算无法威胁到德国的鲁尔区,也完全能够顺着莱茵河北上,绕后到比利时的东部。
到时候法国军队就会反包围这些入侵法国领土的德军,取得的成果难道不比守卫巴黎要大吗?
霞飞的副手贝朗将军在得知加利埃尼要求三个军的兵力防守巴黎之后,他更是直接表示:“政府要求派三个军去保卫巴黎完全是作茧自缚,这很有可能会对前线造成极大的影响。
巴黎有什么要紧的?对于前线的战争来说,难道不是17号计划最重要吗?”
霞飞不止一次地批评加利埃尼的想法,他也多次向自己的部下抱怨,认为政府正在成为他的阻碍。
实际上,此时的加利埃尼将军和霞飞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想法。
法国总参谋长霞飞主张保持有生力量,确保法国军队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动对德国的反攻,通过一场关键的会战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而不是通过占有土地的多少。
反观加利埃尼将军,他认为巴黎在法国人的心中拥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是法国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只有守住了巴黎,才能守住法国人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和希望。一旦法国沦陷,法国民众对于这场战争的希望将大幅度降低,这也会导致前线军心的动摇,这才是最影响前线的事。
在加利埃尼将军的劝说之下,霞飞最终还是同意了抽出三个军组建巴黎守备集团军的要求。
当然,这个新的巴黎守卫集团军肯定不能直接从前线抽调,而是分别从较后方的集团军各抽调一个军,组建一个新的集团军,也就是法国第6集团军。
在法国第6集团军组建的同时,德国军队已经十分靠近巴黎了。
德国派出了飞艇前往巴黎,试图向巴黎撒下传单。
此时的法国因为获得了西班牙的支持的原因,国内的飞艇数量是十分充足的。大量的法国飞艇阻拦了德国飞艇的前进,也阻止了德国向巴黎城内撒下传单的意图。
在拿到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之后,加利埃尼将军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他有更多的信心守住巴黎了,但目前还是要等德国军队自己露出破绽,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好消息是,在等待了几天的时间之后,加利埃尼将军终于等来了他认为的机会。
由比利时边境向法国进攻的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因为推进速度过快的原因,两个集团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将自己的侧翼暴露了出来。
露出破绽的是克鲁克所率领的德国第一集团军。他麾下的第9集团军顺利渡过了马恩河,带领着整个集团军不断的向南前进。
按照德国统帅部的指令,第一集团军应当掩护第二集团军的右翼,暂时减缓向前突进的脚步,等待队友的到来。
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克鲁克认为,只有第9军突破马恩河,是很难发挥作用的。为此,他不顾德国统帅部的命令,命令第三和第四军继续向东南方向突击。
在克鲁克的命令之下,第一集团军的德国士兵急行军40公里,争先恐后地渡过了马恩河。
对于克鲁克来说,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德国统帅部压根不知道前线的具体情况,只有他才是前线军队的司令,他有权利根据前线的具体情况下达和统帅部意见违背的命令。
毕竟在此之前,克鲁克的命令已经让第1集团军拿下了极大的战果。克鲁克丝毫不认为自己的命令会产生问题,他认为只要第1集团军渡过马恩河,很快就能抵达法国的心脏巴黎。
实际上,并不只是克鲁克的第1集团军,德国的第2集团军和后续的第3集团军也有类似的问题。
因为霞飞的兵力部署,法国北部边境的兵力实在太过空虚。
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德国三个集团军进攻法国是非常顺利的,虽然也遭到了法国军队的抵抗,但这些抵抗只能说是软弱无力。
德国三个集团军先后创造了极大的战果,占领了法国大片的土地,甚至都快要兵临法国的首都巴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个集团军的总司令稍微有点飘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这些战果都是在他们的指挥下达成的,虽然统帅部的进攻计划也有极大的功劳,但谁又能否认他们的功绩呢?
自身已经创造了极大的功绩,这也让克鲁克对前线战场失去了判断。再加上攻克巴黎对德国来说是极大的功劳,克鲁克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只希望自己所率领的第1集团军能够成为第1支踏足巴黎的军队,不要被其他的集团军抢了先。
当法国军队通过飞艇发现德国第1集团军已经远离后续的第二和第3集团军的时候,巴黎守备集团军总司令加利埃尼立刻兴奋了起来,他意识到了这是非常好的时机。
没有丝毫犹豫,加利埃尼将军立刻联系了法国总参谋长霞飞,要求霞飞配合自己的进攻,整个法国军队来一场大反攻。
此时的霞飞是十分犹豫的。17号计划的进展并不顺利,阿尔萨斯和洛林前线的法国军队损失是相当惨重的。
霞飞并不想在这样的时刻发动一场反攻,因为就算取得了战果,也都是巴黎那边的,和他这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另一方面,霞飞也想拉上自己的盟友俄国,配合俄国军队来一场更大规模的反攻,最好直接让德国由进攻转变为防守。
如此一来,法国军队就能重新抢占先机,后续的进攻也就能更加顺利。
相较于霞飞的考虑良多,加利埃尼将军哪里会管那么多。
第1集团军露出的破绽可以说是稍纵即逝,要是不把握住的话,就算后续法国发动大反攻,德国军队也是做好了准备的。
为了逼迫霞飞发动进攻,加利埃尼将军决定直接强行来,逼迫霞飞配合自己的进攻。
苦等了霞飞数个小时之后,加利埃尼将军决定不等了,直接打电话给巴黎守备集团军的各个军,要求他们立刻对马恩河畔的德国军队发动进攻。
在打完这些电话之后,加利埃尼这才将电话打到了法国总参谋部,表示第6集团军已经展开了进攻,要求霞飞那边予以配合。
加利埃尼将军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明确的,那就是给霞飞两个选择。
要么老老实实配合加利埃尼将军这边的反攻,争取创造出巨大的战果出来。
要么就放任第6集团军独自进攻德国军队,这么做的后果很有可能是第6集团军全军覆没。
毕竟德国军队那边也不傻,当法国发动反攻之后,德国的援军也会在短时间内抵达。
除非发动反攻的法国军队数量远远超过后续支援的德国援军,否则对于这些发动反攻的法军来说,他们只能算是羊入虎口。
“***,****!”霞飞在自己的参谋部内大骂加利埃尼的鲁莽,他这是在逼迫整个法国军队为了他的计划送葬!
但没有办法,第6集团军已经发动了进攻,要是没有任何支援的话,第6集团军的士兵很有可能会白白送命。
尽管再不情愿,霞飞还是下达了命令,要求法国军队发动大反攻,不惜一切代价让这些入侵法国领土的德国军队留下来。
一场浩浩荡荡的马恩河战役也就此爆发,法国也终于在战争爆发后打赢了一场胜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73/111106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