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难怪淑太妃会突然发难
淑太妃抬眼望向御座,却见年轻的帝王正若有所思地看着某个方向。
她顺着视线望去,竟是顾韵所在的位置!
看到此景,淑太妃心头一喜。
看来这梁国公府在这宫中的荣光也能接替下去,侄女的夙愿……
只是当淑太妃的目光不经意扫过豫王时,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她的儿子、尊贵的豫王殿下,竟也望向了那个方向!
唇角甚至还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即使淑太妃知道裴悦容也在豫王的目之所及,但她心里清楚得很——豫王看的绝不是昌平侯府大小姐。
而是裴悦容身后那个上不得台面的丫头!
思及此处,淑太妃手中的茶盏重重落在案几上,溅出几滴茶水。
“母妃?怎么了,可是茶水有些烫?”昭宁疑惑地唤道。
听了女儿的呼唤中,淑太妃才回过神来。她强压下心头怒火,转向上方的翟太后笑道:“姐姐,今日园中百花争艳,甚是美丽。不如也让这园中比花娇的闺秀们也助一助这春色?”
翟太后闻言,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随后颔首道:“哀家正有此意。皇帝觉得如何?”
戚承晏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若有似无地掠过园中某个角落。
他本想着这场宫宴会同往常一样,却不想竟发现了不该出现在此的人。
那日仓惶从画舫中离去的少女,今日正乖顺地缩在角落里。
看着她埋头苦吃的模样,倒是莫名的让人心生愉悦。
“皇帝觉得如何?”翟太后的询问声传来。
戚承晏收回视线,唇角微扬:“母后提议甚好。”
淑太妃得了圣意,脸上笑意更深。
她先是与翟太后又寒暄了几句,就将目光温柔地移向顾韵:“听闻韵儿近来新谱了一曲《河清雅奏》,得了宫教博士的称赞 不知今日可有耳福?”
听了淑太妃这话,顾韵明白姑母的意思,今日是她的机会。
在陛下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随后她从容起身,向御座行了一礼:“臣女献丑了。”
宫女早已备好古琴,迅速抬了上来。
顾韵今日的一袭暗纹长衫,在满园华服中反倒格外醒目。
她上前坐定后,指尖轻拨,清越的琴音便如流水般倾泻而出。泛音空灵剔透,按音徐缓从容,散音醇厚悠扬。
曲风犹见长河映月、波澜不兴,指下流转间尽是太平岁月的清和雅正,带起一派安宁清远的气象。
一曲终了,满座皆惊。
“好!”翟太后率先称赞,“不愧是淑太妃的侄女,梁国公府的大小姐,这琴艺当真了得。”
戚承晏也微微颔首:“赏。”
顾韵谢恩退下时,目光不经意与帝王相接,又迅速垂下眼帘。
听说当今陛下最爱素雅,今日这首曲子也是河清海晏之曲,陛下必然欢喜,而陛下那身旁的位置,她势在必得!
淑太妃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也是暗喜。
戚承晏漫不经心地转动着手中的白玉酒杯,目光扫过满园春色。这些精心打扮的闺秀们像是墙上挂着的一幅的仕女图,直到——
“太后娘娘,”
淑太妃转向太后,声音温婉,“听闻这江南今年风调雨顺,倒是个好年景。”
翟太后也点头:“是啊,江南水土丰美,人杰地灵。说起来,今日园中可有江南来的姑娘?”
这对话看似随意,却像一把精准的钩子。
戚承晏眸光微动,视线不自觉地落向角落那个身影,原本还盯着吃食的人却在听了这话后下意识的缩回了试探的筷子。
他收回视线后又瞥见不远处的豫王不自觉前倾的身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原来如此……
难怪淑太妃会突然发难。
“今日昌平侯府来的沈姑娘似乎是镇江人士。”淑太妃含笑环视,“不知可愿为太后献上一曲江南之音?”
早在听见淑太妃提及江南时,沈明禾就收回了伸出去的筷子。
她都已经躲到这般角落,连头都不敢抬,怎么还是被揪了出来?
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探究目光,沈明禾深吸一口气,站了起身来。
既然今日她无法躲过,那么就只能……
“太妃娘娘,”沈明禾开口,声音清亮,“民女虽不善琴棋书画,但自幼随先父走过镇江大小河堤,只记得几首民间的歌谣。不知......可否献丑?”
她这话说得巧妙,既承认了自己才艺不精,又抬出了为民治水的父亲。若是淑太妃再刁难,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了。
戚承晏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倒是有几分机智。
“准了。”不待淑太妃回应,戚承晏已先开口。
沈明禾深吸一口气,声音清凌凌响起,像一泓山泉注入这富丽堂皇的园子。
没有丝竹伴奏,只有她一个人的嗓音在暮色中流淌:
“春水涨,柳丝垂,”
“三月桃花水,江堤要早修……”
“新泥摞旧土,千双脚印稠,横竖要锁住这白龙喉!”
“东村的夯杵西村的梆,”
“南塘的箩筐北塘的锹。”
……
她的声音不算大,却字字清晰。这是一首江南百姓口耳相传的治水歌谣,讲的是如何根据四季变化来修筑堤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秋来风雨急,守堤如守城。”
……
在江南时,她时常随父亲上堤坝,父亲去视察作业,而她则是跟着修筑堤坝的民工一起学唱这些小调。
想不到今日江南民夫的小调竟从她口中登了这大雅之堂,唱到这群天潢贵胄面前。
最后一句唱完,园中一片寂静。这歌谣太过朴实,与方才顾韵精妙的琴艺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戚承晏听着沈明禾唱的这歌谣质朴得近乎简陋,却自有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他仿佛看见春雨中忙碌的河工,听见夯土时整齐的号子。
最难得的是沈明禾唱这首歌谣时眼中那份真挚,似乎这歌谣描述的场景是她心之所向……
只是总是有不聪明又听不明白的。
昌平侯府对面席位上的翟月婉用团扇掩唇,眼中满是讥诮,“沈姑娘这歌谣……倒是别致。只是这等乡野小调,也敢唱到御前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4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