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春欲揽 > 第57章 她又该去哪里寻他

第57章 她又该去哪里寻他


沈明禾与裴悦柔沿着曲池北岸缓步而行。

这山池苑比预想中更为宏阔,每隔百步便有一条卵石小径向深处蜿蜒,如同展开的折扇骨。

东侧小径通向掩在翠竹间的素瓦茶寮,西面岔路尽头立着太湖石堆砌的琴台,更有几处亭阁半隐在枫林之后,朱栏时隐时现。

而曲池的水面泛着初夏特有的清透,如整块碧玉般澄澈,倒映着岸边垂柳的千缕金丝。沈明禾提着裙角迈过一段湿滑的青苔,忽听得风里飘来一句:

“继铭兄这题太难,《方舆纪要》我都翻烂了,还是答不上来。”

声音是从岸边一丛矮树后传来的。

她停下脚步,透过枝叶间隙瞧见四五个穿深色襕衫的男子围坐在石桌旁。

居中那人手持书卷,正摇头笑道:“那我换个问题——《水经注》载'砥柱山在虢城东北',可如今黄河改道,若要寻古砥柱遗迹,当往何处?”

继明?周继明?灵州……这不正是周家祖籍?

沈明禾目光落在提问者身上,约莫二十出头,面容端正,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与崔玉林给的信息相符。

“当在陕州东六十里三门峡。”

清泠的女声突然响起,树后的几人皆是一怔,转头望来。

斑驳树影里立着两位姑娘,一位身着绯红织金马面裙,发间金镶玉步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明艳如三月桃花;另一位则一袭淡紫罗衫,玉钗素雅,沉静似秋水含烟。

持书男子眼中惊艳未褪,书卷已"啪"地合上:“姑娘竟知《河渠书》佚文?那再请教——若黄河在潼关改道,漕司该当如何?”

“黄河若于潼关改道,漕司当速察水势、勘新道,疏洛河或循蒲津渡通漕。”

沈明禾不假思索,“移永丰仓于华阴、朝邑等要地,分节转运,调漕卒护粮道。复需请帑疏河、征夫筑防,兼行和籴济京畿,审势度时以维运道。”

“姑娘倒是有些学识。”周继铭抚掌大笑,随即又抛出一问:“程夫子说‘饿死事小’,陈亮道‘功到成处便是有德’,姑娘以为孰对?”

沈明禾略一沉吟:“百姓饥肠辘辘时,满口天理何益?纵有千般义理,不如一炊饼能止饥寒。圣人之道,本应济民生于困厄,非以高阁虚言束人也。”

周继明听了这话,眉头倏地蹙起,目光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紫衣女子,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这位姑娘以为如何?”

裴悦柔微微福身,声音轻柔:“这些道理小女虽未能尽悟,却记得昔年读《列女传》,见伯姬待姆而守礼、孟光举案以明志,皆是以节自持。”

沈明禾余光瞥见,那位周继铭在听了裴悦柔这话时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而周继铭望着眼前的这两位姑娘,绯衣少女美则美矣,可那锋芒毕露的模样,实在不是女子之德。

倒是旁边那位……恰似宣纸上晕开的淡墨,正是《女则》里推崇的“贞静”之态。

“在下周继明,不知可否请教二位姑娘府上?……”

“昌平侯府。”沈明禾简短答道,随即拉着裴悦柔福了福身,“打扰诸位雅兴,告辞。”

转过一道假山,沈明禾忽然松开手。两人对视一瞬,同时笑出了声。

“柔姐姐,”沈明禾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六角亭,“我们去那里坐坐可好?”

亭子建在一处小丘上,视野极佳。凭栏远眺,可将整个曲池尽收眼底——池畔杨柳依依,远处画舫轻移,更有三五成群的宾客散落其间,衣袂翩跹,笑语嫣然。

沈明禾倚在亭栏边,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曲池,心中暗自懊恼。

方才她本该像裴悦柔那般,温婉含蓄地答话的。周继明的父亲是县学教谕,家风严谨,最重女子德行。

这些她明明都知道,可不知为何,那些话到了嘴边,就是忍不住要说出来。

“明妹妹在想什么?”裴悦柔轻声问道。

沈明禾摇摇头,目光落在远处开阔的湖面上。微风拂过,吹散了方才那点郁结。既然周继明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另一位——那位平江府的赵怀瑾了。

只是这偌大的山池苑,她又该去哪里寻他?

正思索间,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唤:

“肥肥姑娘?”

那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更多的却是掩不住的惊喜。

沈明禾回头,只见陆清淮立在亭外石阶上,一袭月白襕衫被风吹得微微鼓动,却依旧清俊如竹;而他身旁的男子则穿着靛青色直裰,面容端正,却在看到沈明禾的瞬间迅速低下头,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

而陆清淮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少女一袭绯红衣裙,下明艳得灼人眼目。这是他从未见过的肥肥姑娘,今日的她,像一团跳动的火焰,耀眼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他一直记得自己欠的债,自游街那日见到她,他便多方打听。醉仙楼的伙计说她已离去,肆心书铺的掌柜道她许久未至,后面辗转打听,才知道原来她住在昌平侯府。

所以今日,他来了这山池苑。

听说今日这京中官家贵眷都会来的地方。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

沈明禾在看到陆清淮之时并没有多少诧异,因为眼前之人再也不会是在法华寺饿晕或是在广明湖畔被欺凌之人了。

如今的陆清淮是新科探花,必然炙手可热,这山池苑中必然还有他一席之地。

沈明禾福了福身,唇角微扬,“陆公子,别来无恙。还未恭喜公子金榜题名”

“我姓沈,这位是裴姑娘。”

陆清淮喉结动了动,连忙还礼:“沈姑娘。”他顿了顿,又向裴悦柔拱手,“裴姑娘。”

这三个字说出口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满足感。终于知道了她的姓氏,不再是那个戏称的“肥肥姑娘”。

这时陆清淮才想起身旁之人,连忙侧身引荐:“这位是在下的朋友,与我是同年。赵怀瑾,平江府人士。”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3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