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春欲揽 > 第63章 那是他们第一次争吵,也是以后所有争端的开始

第63章 那是他们第一次争吵,也是以后所有争端的开始


窗外雨声渐急,雨点拍打在雕花木窗上,发出急促的声响。

顾氏闻言轻笑一声,慢条斯理地抚了抚衣袖上的褶皱:“妹妹啊,你之前离京太久,回来后又久居内宅。怕是不知道如今永安伯府在京中的分量。”

她眼角余光瞥向沈明禾,意有所指道:“太后娘娘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娘家侄子,那翟世子又是伯爷嫡子,将来是有爵位在身的。”

“虽说眼下是贵妾,可凭我们明禾的品貌,又得永安伯夫人和世子的喜欢,如今世子也未娶妻,入府后生下个一儿半女,那是必定能在伯府站稳脚跟的。”

裴氏脸色发白,却仍坚定地摇头:“嫂嫂,明禾的父亲是进士出身,生前怎么说也是五品官,我们沈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也绝没有让嫡女为妾的道理……”

顾氏听到裴氏还不为所动,突然起身走到那方澄泥砚前,指尖轻轻划过砚台边缘,语气依旧温和,眼神却冷了下来:“妹妹可要想清楚了。这京城最好的书院,大儒们收学生最看重什么?”

说着,她转身直视裴氏,“是家世!是门路!”

她一步步逼近,声音越来越冷:“你可要想清楚了。远哥儿明年就要出府读书了。若能有伯府这样的姻亲,将来入仕岂不是平步青云?难道妹妹想让远哥儿和他父亲一样,寒窗苦读二十年,最后……”

“想必妹夫在泉下也必定想让远哥儿光耀沈家门楣吧”

裴氏闻言身子一晃,扶着案几才站稳。

沈明禾冷眼看着顾氏威逼利诱的嘴脸,那套金累丝头面在烛光下闪闪发亮,却照不亮她眼中的算计。

那方砚台此刻就像一把刀,明晃晃地架在弟弟的脖子上。

她悄悄看向母亲,果然见裴氏攥着帕子的手已经泛白。

窗外雷声轰鸣,一道闪电照亮了裴氏苍白的脸。沈明禾也清楚地看到裴氏眼中闪过挣扎。

顾氏果然聪明,知道打蛇打七寸。从小到大,沈明禾比谁都清楚,在母亲心里,自己永远都比不上弟弟。

她静静地看向裴氏,就像往常无数次那样,等待着母亲再一次选择弟弟,等待着那熟悉的、凌迟般的痛楚。

只是这一次,顾氏点燃的这把火,没有按照她的心意去烧。

“够了!”裴氏猛地抬头,眼中泛起血丝。

裴氏恍惚间想起沈家的过往,沈家本就没什么宗亲,当年沈知归高中后,他的父母没过几年就相继离世。

而那个狠心的男人,最终也抛下她们母子三人独自离去。

三年前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侯府寄人篱下,为的不就是明禾明远的前程?为的不就是让他好好读书,光耀沈家门楣?

他一定会比他父亲强,一定会……

只是那个傲骨铮铮的男人,不顾教条也要让女儿做镇江城里最自在的姑娘。

他又怎会允许……怎会允许明远的前程、沈家的门楣,是靠明禾嫁入高门做妾换来的?

“大嫂为我们沈家着想,我心领了。先夫虽去得突然,但他的志向我永远记得。此事不必再提。明禾的婚事,我自有主张。”

沈明禾她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裴氏。

她从未想过,那个在她记忆中总是苛责自己的母亲,竟会如此坚决地维护父亲的志向……维护她……

这一刻,她仿佛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心底悄然松动。

顾氏脸上的笑容在这一刻终于挂不住了,脸色瞬间铁青。

她死死盯着裴氏,怎么也想不通这个平日里对儿子前程最为上心的母亲,今日为何如此冥顽不灵!上次广明湖回来,她在正院对沈明禾立威时,裴氏可是一句话都没说过。

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前程,不是什么都愿意做吗?

“好,很好。”顾氏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妹妹这般清高,那远哥儿明年入书院的事,只怕侯府给的妹妹也看不上……”

“母亲!我不要去什么书院!”

众人还未有反应时,沈明远突然从门外冲进来,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脸涨得通红:“儿子会好好读书,靠自己考取功名!求母亲不要答应让姐姐去做妾!”

裴沅看着突然闯进来跪在地上的儿子,她再也忍不住了,踉跄着上前,一把将沈明远搂进怀里。

“远哥儿……”裴氏哽咽着抚摸儿子的头发。

她原以为自己的眼泪早在丈夫灵堂上就流干了,可此刻,泪水却不受控制地滚落下来。三年来强撑的坚强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恍惚间,她仿佛又看见了沈知归,看到了那个她爱了半生也恨了半生的男人。

乾泰十四年春,

那时的她还是生在富贵乡里的侯府千金。父亲说要给她许配给一个新科进士时,她气得摔了最心爱的璎珞。

“一个穷举子也配?”

她跑到父亲书房大闹,只是这次一贯疼爱她的父亲始终没有松开,一句“此事已定”堵了她的路。

她约了沈知归在醉仙楼相见,本想让他知难而退。可那日春光正好,她临窗而坐,看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白襕衫的年轻书生穿过熙攘的街道。

有个小乞丐不小心撞到他,吓得跪地磕头。那书生却笑着从荷包里掏出几文钱递了出去,阳光落在他身上,可以看到那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可那双含笑的眉眼却比满街春光还要明亮。

那一刻,她所有精心准备的奚落话语,竟像晨露遇见朝阳般,不知不觉消散无踪。

乾泰十四年秋,

她终于还是和沈知归成亲了,婚后的日子比她想象中美好。沈知归会在休沐日带她去郊外踏青,会为她描眉梳发,会在她生辰时用微薄的俸禄买一支素金簪子。

她渐渐觉得,这样平淡的日子也不错。

乾泰十五年冬

那个冬日来得猝不及防,快到她没有一丝准备,直到那日下朝回来,沈知归才突然说要外放岭南。

他眼底燃着她从未见过的火光,手指划过舆图上瘴疠之地的标记,

“翰林院修书非我所愿。”

“岭南百姓更需要一个好官。”

她摔了茶盏:“你可曾想过我的感受吗?”

她不想离开京城,去那穷山恶水之地。

她不懂京城的前程有什么不好,他入了翰林,往后经营几年,在京中定然能有一席之地。

那是他们第一次争吵,也是以后所有争端的开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3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