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春欲揽 > 第191章 直到乾泰二十八年

第191章 直到乾泰二十八年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他像一个沉默的小观察者,将母亲深夜的垂泪,姐姐在侯府遭受的白眼,都默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有一次……”明远的眼眶微微泛红,似乎想起了什么极为难过的事。

“我被欺负狠了,我就偷偷跟阿娘说,‘阿娘,我们回镇江好不好?’”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可是阿娘,她打了我一巴掌。那是阿娘第一次打我,打得好重,我的脸火辣辣地疼……”

“阿娘打完之后,自己却哭得更厉害了。她抱着我,哭得好像要把心都呕出来……”

“我从来没见过娘亲那样哭过,那么伤心绝望。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提回镇江了。”

他抬起泪光闪闪的眼睛,望着沈明禾,“阿姐,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我是不是惹阿娘想起伤心事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提了。”

“我只想,只想好好读书。我想快点长大,快点考取功名。我想……等我有本事了,我就带娘亲和姐姐回镇江!回我们自己的家!”

他要靠自己的力量,带母亲和姐姐逃离樊笼,回到那个有父亲温暖记忆的地方。

沈明禾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弟弟紧紧搂入怀中。

沈明远在她怀里,感受着姐姐温暖的怀抱和微微的颤抖。

他伸出小手,轻轻拍了拍沈明禾的背,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慰道:“阿姐不哭……你看,我们现在不是已经离开侯府了吗?”

“我们有归云居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也有很厉害的师父教我读书了!一切都在变好……”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最后一句带着浓浓的失落和不解,看向沈明禾:“可是……阿姐你却要入宫了……”

七八岁的孩童,即使再过早慧,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朝堂倾轧、帝王心术的深奥,但他清楚地知道“入宫”意味着什么。

那高高的宫墙,是比昌平侯府更深不可测的牢笼。

“阿姐,”明远的眼中充满了担忧和依恋,“是不是……以后我就很难见到你了?一年?两年?还是……更久更久?”

他小小的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难得的孩子气的恐慌,“那个地方,听说很可怕。阿姐,你……你会不会也被欺负?就像……就像在侯府时那样?”

孩童的话语,直白地道出了最深的恐惧。

“明远,阿姐答应你,无论将来身在何处,也必会护好自己,绝不会让任何人轻易欺辱了去。你也要记住,我们沈家的儿女,当有这份骨气。”

她稍稍松开怀抱,双手扶住明远的肩膀,让他直视自己的眼睛。

那目光郑重,仿佛要将最重要的东西刻进沈明远的心底。

“阿远,今日,阿姐就把父亲的事,好好说给你听。你要记住,牢牢记住。”

“我们的父亲,是乾泰十四年的二甲进士。”

“乾泰十六年,他主动请缨,赴任岭南,那是个许多人眼中偏远荒蛮之地。父亲一去便是四年。”

“父亲在岭南,顶着瘴疠酷暑,深入黎寨峒乡,劝课农桑,推广良种,平息部族纷争,更力主朝廷减免了当地积年的苛捐杂税。许多视汉官如寇仇的黎民,最后都称他一声‘沈青天’。”

听着阿姐的话,沈明远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勾勒出父亲模糊的身影,那身影不再仅仅是高大和善,而是有了具体的、令人仰望的高度。

……

“乾泰二十年,父亲调任江南丹阳县令。”沈明禾继续道,“丹阳地处水网,水患频仍。父亲到任后,第一件事便是亲自踏勘全县水道,访遍老农河工。他发现症结在于旧有堤坝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不畅。”

“他不顾当地乡绅的阻挠和胥吏的怠惰,力排众议,主持疏浚了贯穿丹阳的主河——漕河江,重修了关键的三处水闸,并在下游险要处修筑了坚固的‘固安堰’。”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那固安堰,是父亲查阅无数典籍,结合当地老河工的经验,亲自设计的!”

“工程浩大,耗费钱粮甚巨,几乎掏空了县库。当时多少人说父亲是‘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可父亲顶住了压力。”

……

“乾泰二十一年夏,百年不遇的大水席卷江南,丹阳邻县尽成泽国,哀鸿遍野。”

“唯有丹阳,凭借疏浚后的河道和新建的固安堰,硬生生抗住了滔天洪水!数万百姓得以保全家园!”

沈明远听得心潮澎湃,小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他仿佛看到了滔天巨浪中,那道由父亲带领百姓筑起的坚固堤坝!

“也正是那场大水的惨状,”沈明禾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沉痛,“让父亲更深刻地认识到水患之害,也让他立下了毕生之志——治水防汛,泽被苍生!他开始废寝忘食地研究历代治水方略,走访江河湖海,记录水文地貌,总结经验教训……”

……

“乾泰二十五年,父亲升任镇江知州。”

“父亲深知镇江地处长江要冲,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到任伊始,父亲立刻着手勘察江堤,发现许多堤段早已朽坏不堪,隐患重重如悬顶之剑。他心急如焚,上书朝廷,请求拨款加固堤防……”

“可镇江官场盘根错节,父亲一个外来的清流知州,处处掣肘。”

“户房的账册推三阻四,同僚的允诺成了空谈,豪绅们更不愿出钱出力……父亲奔走呼号,磨破了嘴皮,最终也未能筹到足够的银子。”

“户部的银子……更是遥遥无期,可即便如此,父亲未曾一日懈怠,他全力推行在《纪要》中提出的‘固堤、疏浚、蓄洪’三策。”

“亲力亲为,带着愿意跟随他的少数衙役和百姓,一筐土一筐石地加固最险要的堤段;顶着烈日酷暑,疏通淤塞的河道;顶着巨大压力,在低洼处规划蓄洪区,哪怕得罪了圈占良田的地方豪强……”

“这一干,就是整整三年,他用尽了一切办法,像精卫填海一样,只想把这道守护百姓的堤坝筑得更牢些……直到乾泰二十八年……”

……

沈明禾的声音戛然而止,眼中水光弥漫,她微微侧过头,不忍再说下去。

一旁的明远,小小的身体骤然绷紧了。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早慧而沉静的眼睛里,清晰地映出沈明禾眼中那无法言说的悲痛。

乾泰……二十八年……

是父亲殉职在江堤上的那一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12/440682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