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玩牌
“好大一只猫啊,一大坨,摸一把全是肉,吃什么长大的?”
“看着和大队上的猫长得不太一样,脸更圆,尾巴也又粗又长。”
乔玉婉洗了几个化好的冻梨,又装了一小笸箩瓜子花生和糖拿上来。
“我早上上山溜达了一圈,在一个山坳里碰见的,快冻僵硬了。
我瞅它挺好看,就给抱回来了,可能是老毛子那边跑过来的,那边比咱这儿还冷。”
哥仨同时拿起冻梨咬了一口,冰凉凉还有些炸牙。
使劲儿吸了口汁水,将冻梨吸得皱巴巴的,冻梨肉口感似沙冰,冰爽极了。
配上热乎乎的炕头,几个小子一人能吃两三个。
乔建西稀罕的摸了摸油光水滑的猫头,将军刚要炸毛。
就听乔建西满嘴的夸赞:“野猫还能给自己养的这么好,一定是个厉害的。”
将军露出一丝算你有眼光的神情:“喵喵,两脚兽你很有眼光,勉强让你撸毛。”
猫猫舒服的发出呼噜呼噜声。
还伸出软垫,勾着乔建西的袖口,将他的手拉到猫下巴处。
乔建西眨巴眨巴眼睛,这只猫是给他分配活了吗?
乔建业和乔建东看了也稀罕的不行。
这猫成精了!
“取名字了吗?”
“取了。”乔玉婉把扑克牌拿出来,开始分牌:“叫将军!”
“名字很配。”乔建业甩出对三:“那些婶子又来了,我和建东,建西还没什么。
大哥,二哥和建北哥现在根本不敢回家,不敢露面,天天泡在蘑菇房。
这段时间媒婆快把咱家门槛踏破了。
我妈和二婶这几天忙的脚不沾地,看谁家的都是好姑娘,恨不得立马带回家当儿媳妇。”
乔玉婉盘着腿,两腿之间放着装垃圾的笸箩,飞快的吐出瓜子皮。
甩出两张牌,“对钩,有什么可急的,最大的建华哥才二十一,建北哥二十,建党哥才十八。
结婚都是看缘分的,老牛不饮水,不能犟饮不是,快出牌啊。”
玩牌就烦磨磨唧唧的人。
“不要。”第一轮就上对钩,牌是有多好,哥仨哭唧唧。
第一把,乔玉婉手握对十,赢了。
第二把,对十,大小王,又赢了。
第三把……不好意思……又又又赢了,哥仨越挫越勇,不信邪,终于第十把抓到了好牌,更觉得是三人还一伙。
乔建业立马嘚瑟,“快点出牌,说好谁最后一把输的人做午饭。”
乔建东脸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还要刷碗哦。”
乔玉婉看着一对红十和稀烂的牌,眼前一黑,电闪雷鸣。
乔建西:“还没想好先出哪个?”
“别急啊,我捋一捋牌。”乔玉婉给猫猫使了个眼色。
将军贼精,先伸了个懒腰打了个打哈欠,又抖了抖毛,做了一套假动作。
才在乔玉婉的催促下,迈着猫步,不紧不慢在哥仨后头分别站了一会。
大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仨人的牌。
乔建业仨人以为稳赢,都欠巴登的,嘴上不断叫嚣,要是长了尾巴,恨不得比将军竖的还高。
乔玉婉露出迷之微笑,开始往外出牌。
你来我往后,乔建西看着砸在手里的对六快哭了,呜呜,他拖后腿了,“中午吃什么?”
乔建西有气无力的耷拉着大脑袋,为什么呢?
为什么不出对,非要一个个出呢。
他要是一开始也跟着拆开出也走了,为什么要犹豫呢,哎,小婉咋就跟长了眼睛似得!
“酸菜炖脊骨!可劲造!”乔玉婉把牌装进盒子里。
翘着嘴角,抖着腿,美滋滋的剥着瓜子仁吃。
啧,瞧瞧她的小日子,神仙一般,“对了,洗澡间里有一只傻狍子也给处理下……”
哥仨相视一眼,趿拉上鞋就往厨房冲。
乔玉婉打开柜子上的收音机,熟练地调试频道,找到最爱听的《西游记》 。
又趴回炕头,和将军头挨着头,嗑瓜子。
还时不时对着哥仨指手画脚,“建西哥,酸菜丝切细一点,骨头先用水焯一下,别忘了炖时放大料。”
“再整点蒜酱,再把齐婶子给的小咸菜装一盘。”
“狍子肉分成小块,一块两三斤那样。
等你们走的时候都拿上二十斤,剩下的帮我拿外边缸里给我冻上。
缸盖用石头压实了,可别让耗子给祸害了。”
将军用猫爪拍了乔玉婉脸一下,还翻了个大白眼:“你看不起谁呢?”
有它猫大王在,怎么可能有耗子,闻到他的味儿,耗子胆都给它吓破。
乔玉婉剥了一小把松子仁哄它。
猫猫舌头一舔就吞下,吃的香喷喷的表示暂时原谅。
哥仨一一应声,吭哧吭哧忙活的热火朝天,吃肉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喵。”将军吸了吸鼻子,猫头探下炕沿。
乔玉婉这才想起灶坑里的烤土豆,赶忙下地拿烧火棍都扒拉出来。
前后埋了九个土豆子!
一般人家还真不敢这么造。
烤土豆就要趁热吃,乔玉婉蹲在灶坑前拿起一个小心吹一吹,烫的左手倒右手。
一边吹凉风,一边噗噜上边的灰。
烤土豆那层嘎巴香极了,吃了两个才住嘴。
上厨房拿了个小簸箕进屋将还烫着的土豆手忙脚乱的装进去,拿给哥仨吃。
将军一动不动,在炕上摊成猫饼,猫耳朵一动一动的。
乔建东端盆出去冻肉,没多大一会又进了屋,“小婉,我出去正好碰见周知青和冯知青扫雪。
他俩让我帮忙问问你,狍子肉卖不卖?”
“卖,一斤一块二,想买几斤都行。”乔玉婉抖着脚,听着耳边传来的御弟哥哥……
哎呦,女儿国啊。
她空间那条河要是子母河就好了,简直是治疗不孕不育神器。
不大一会儿,乔建东拿了六块钱进来。
想起孩子,乔玉婉就又想起了魏家:“魏志军又去接媳妇了吗?”
“没有。”乔建东撇嘴,刚秋收完魏志军就又去了一次,魏婶儿和魏志国也跟着一起。
也不知道袁家人说了什么,魏家人再没去。
据说魏婶回来时脸拉的格外长。
魏志国当天就和媳妇大吵了一架。
气的房青青直接早产了,孩子早出生七八天,是个五斤多沉的小丫头。
“乔建南两口子呢?”乔玉婉又问。
乔建东抿了抿嘴:“不清楚。”
在韩家住了不到四天,两口子带着孩子利索的搬去了租的房子。
韩家人也没挽留,连象征性问一问都没有。
房子破,大队租金就收了两毛一个月。
房子没人住就容易倒,有人住着,经常烧火收拾着,住几十年都没事。
因此大队只要有空房子,有人借,多数都不收钱。
大部分也没外人借,都是亲戚之间。
乔建南住的是以前一个老光棍留下的,房子不大,二十来平,一家三口倒是够住。
巧的是,西边紧挨着魏家。
至于为什么知青不去借,一是外来户,大队不太乐意。
二是知青在大队没有根基,更喜欢抱团住在一起,彼此更能有个照应。
但都住一起也有不好,人多矛盾就多,干点针鼻那么大的事儿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
还偏偏有人厚脸皮,像癞蛤蟆,膈应人的很。
这几天气温骤降,乔玉婉出门必全副武装。
穿着周春花新给她做的长款过膝棉服,再戴上乔老太给做的兔毛帽子。
脚上踩着厚厚的高邦大棉鞋。
还要戴上厚厚的棉手套才肯出门,全身上下只露出俩滴溜溜转的大眼珠。
这身行头看的不少人眼馋,知青里自然也少不了眼红的。
“乔知青,在家吗?”
说曹操,曹操到。
这种长棉袄,灯芯绒的,一件红一件绿
还有这个,卡其布,三件棉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04/440694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