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爸爸回来了吗?
“一条大河,波浪宽......”
军事学院。
刘院长站在高级指挥班的教室门口,听见教室里孔捷起头唱的歌,脸上漆黑严肃的表情,慢慢化作温和的微笑。
今天,正是高级指挥班开课的时间,老师是投降或俘虏的对面军官,他担心这帮杀才不满闹事,特地站到教室外盯着,看看到底是哪个会最先跳出来捣乱。
然后严肃批评,处理。
果然有人跳了出来。
带头的就是李云龙,丁伟二人,都是他曾经的老部下,一张脸顿时黑了下去。
特别是丁伟,还起哄喊什么“学个屁啊!”老脸都被他丢光了。
还好,犹豫了好久的孔捷,起身把两人劝住,讲了一番大道理。
孔捷对李云龙和全班不满的同学,说:“全军那么多高级指挥员,为什么第一批就派我们来学习,那是上级对我们的认可,想留我们在军中继续发挥作用。但我们呢?没经过系统学习,有些人甚至大字不认得几个,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指挥员?
我在北方战场待过,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以后的战争只会往高科技发展,坦克,飞机将成为陆地战场的主宰,如何去指挥这样的战斗,我们懂吗?不懂。所以都需要系统的去学习,我们不能故步自封。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虽然曾经战败,但都是上级选出来,有过系统学习的人才,人家肯教我们知识,不管出身,我们都应该感谢和尊重。”
“大家如果不想留在部队,那就当我这话没说,继续闹,闹大了,看部队还会不会要你们这样不爱学习的指挥员。”
果然,最后这句话对大家非常有杀伤力,所有人都安静的沉默了下来。
院长对孔捷的表现非常满意,总算是遇到个明白人,那些有可能转业的,就不会到这所学校来。
孔捷能想明白这点,倒是让他刮目相看。
同时又有些疑惑,以前的孔捷虽然老实,但也是个火爆脾气,铁三角每次都是一致对外,没理也要争三分,现在怎么变了?
而且以孔捷那脑袋,爱钻牛角尖的性格,也不应该想明白这些道理啊!
“难道二愣子开窍了?”
就在他疑惑之际,看到大家冷场沉默,孔捷笑着提议道:“我给大家唱一首《歌唱祖国》,大家提提神,大家也想想咱们投身革命为了什么,如果大家听完,还觉得自己不该来学习,就自己申请脱离军队吧!”
说完,孔捷就起头唱了起来,班上有几个跟孔捷一趟列车的人也跟着唱了起来。
听着那热情高亢的歌声,歌词展现出来的画面,不少刚刚闹事的人,纷纷愧疚的流出了眼泪,就连来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都暗自抹了抹眼泪。
轻轻念了一句:“我们的祖国,真美!我们的民族,真好!”
唱到第二遍的时候,他挂起微笑,跟着唱了起来。
其他人也抹掉眼泪,跟着孔捷几人大声唱了起来。
歌声落下。
李元龙率先起身认错:“二愣子,我老李错了,你这首歌唱得太好了,唱到我心里去了,我向老师道歉,为了咱们美丽的祖国,别说学习,就是要我的命,我李云龙都不会皱下眉头。”
其余人也愧疚的承认错误。
教室外,院长看到这一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孔捷越来越稳重了,不错。”
他回头看向身边的秘书:“这首歌什么时候出来的,我怎么没听过,你听过吗?”
秘书摇摇头:“首长,我也没听过,应该是新出的吧!”
院长点点头:“这么好的歌,军宣部应该收录起来,好好表扬写出这首歌的音乐家。”
这时,教室里也问起了这首歌。
同样被调回来学习的秦军长,看着孔捷问道:“老孔,这首歌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啊!”
看到他,孔捷笑了:“老秦,这事你都不该问我,这首歌可是你部下写的。”
“我部下写的?”秦军长一头问号。
“对,就是你不下。”孔捷点点头,笑道:“你们15军,45师的师长赵虎。”
“赵虎?”
秦军长一拍脑袋,惊讶道:“这小子还懂写歌?你没骗我?”
“我骗你干什么,就在回国的火车上写的,我让他写诗他不会,就写了首歌。”孔捷指了指一起回来的几人:“他们可以作证。”
几人笑着点点头。
丁伟忽然道:‘这个赵虎我知道,我们东野的人,四九城起义的发起者,后来改编过来进入38军,这小子非常能打,在北方一个团,打溃联合军两个师,要论军功都超过我这个纵队司令了。’
说着,他一脸傲然的炫耀道:“看到没,这就是我们东野的后起之秀,悍将新星。”
“什么你们东野的?”秦军长反驳道:“他现在是我十五军麾下,是我们中野的人。”
“老秦,你少放屁,出声我们东野,就是我们东野的人,你们那就是......”丁伟正要说什么,忽然想到把赵虎要过去的是谁,收着声音道:‘你们顶多就是借调。’
“那也是我们中野的,三兵团的,老丁你要不服就找你老领导问问。”秦军长笑呵呵道。
“我...我懒得跟你争辩。”丁伟面红耳赤的坐下,不想说话,让他去找老领导问问,这不是送上门挨骂吗?
“好了,你们都别争了,不管哪个野的,还不都是咱们自己人。”李云龙笑呵呵的打着圆场:“这个赵虎我也听过,战绩非常彪悍,按说他也是师长了,为什么没有来这里学习,他不是跟老孔一起回来的吗?”
李云龙看向孔捷。
其他人也有些疑惑。
秦军长张了张嘴,最终叹息一声没有说话,他很喜欢赵虎这员悍将,打仗从不让他操心,可有些事情,他也说不上话。
讲课的老师也叹息一声,他知道赵虎,自然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教室外,院长也无奈的叹了口气,摇摇头,迈步离开了这里。
回到办公室,亲自动笔写了一份报告,对赵虎所写的《我的祖国》大为称赞,并向上级推荐。
赵虎下了火车便去军区打听了高育良母子现在的住址,高国亮过江的时候,妻子胡月才调过来,只知道要来京州工作,具体工作安排,住址还没来得及写信告诉他。
不过胡月是烈属,高国亮还是团级干部,军区都有档案。
很快,赵虎便从军区拿到了胡月的地址,胡月是文工团出身,现在一个人带着孩子,很多工作做不了,上级给她安排到戏曲学校当舞蹈老师,一天只有两节课。
住址就在戏曲学院不远,是一座不大的临街小院,独门独户。
下午赵虎便找了过去,敲了敲门。
胡月正好没课,在家里带着孩子,听到敲门声,问了一声:“谁呀!”
赵虎便听见脚步声靠近。
很快门打开,胡月看着眼前的赵虎,疑惑的问道:“这位同志,你是?”
“我是38军独立团前团长赵虎,老高的搭档。”
赵虎拿出高国亮留下的照片,递给胡月:“老高牺牲前,撑着最后一口气,让人把照片带给了我。”
胡月看着赵虎手里的照片,泪流满面的接了过来,按在胸口:“终于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
“妈妈谁回来了,是爸爸回来了吗?”
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听到声音,迈着小短腿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800/440696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