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的我,能掐会算,还学习好 > 91.第91章 ,博导

91.第91章 ,博导


第91章  ,博导

    姜浩在东海待了小半个月后,中美欧石化产业技术升级论坛,要在燕京召开了,姜浩也回了燕京。

    这个论坛也是《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而随着这个国际性的课题不断推进,“姜浩曲线理论”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经济学理论了。

    “姜浩经济学”,也成为了“现代经济学派”的代表学说。

    姜浩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是预定好了。

    燕京,燕京大学姜浩办公室。

    《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落户在了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对这个课题很重视,特意为了这个项目腾出了一整栋小楼作为办公场所。

    进进出出这栋小楼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学者、能源政要、商业大亨.

    随着这个项目,燕京大学的国际知名度也在快速提升。

    项目主持人姜浩的回归,也就意味着更多项目负责人进进出出这座小楼。

    姜浩虽然只是一个“吉祥物”,但“吉祥物”的权力也很大的:

    现在坐在姜浩办公室的是来自大漂亮国耶鲁大学的赫舍里·巴斯托斯教授,他是大漂亮国页岩油领域的顶级专家。

    姜浩看了一眼这位来自耶鲁大学的教授,他身上带着的“耶鲁”的光环真的是很耀眼的,但是姜浩却毫不客气的直接否认了他的课题:

    “你们这个课题项目是要砍掉,我们现在的重点是炼化一体化以及高效、低污染,而不是页岩油开采!”

    赫舍里·巴斯托斯教授像是幻听了一样,这位比他学生都年轻的华夏少年竟然否认了他的项目!

    赫舍里·巴斯托斯带着几丝咆哮,对姜浩开口道:“嗷,我的上帝啊!你不能这样,我们这是已经跟能源部确认好的项目!”

    姜浩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傲慢的大漂亮,这家伙分明是想要“借鸡生蛋”,借助这个项目的经费研究他的页岩油项目。

    如果这是国内的学者,姜浩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他的项目,给他经费,但此刻的姜浩是完全公事公办的正义凌然。

    姜浩开口道:“那你们可以找你们能源部自己做,反正我是不会给你们项目签字批经费的!”

    “你!”这位来自耶鲁大学的教授愤怒地带着自己项目资料离开了。

    办公室里,看着自己拒绝了一位耶鲁大学的教授,姜浩有点小震惊:原来我都这么牛逼了!

    但他也只是小震惊了一下,接着,姜浩签字审批了剩下的其他几个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还是靠谱的,都是跟炼化产业技术升级、全球石化能源贸易等领域有关的。

    现在有了姜浩的签字,他们就会获得后续科研经费,继续他们的研究。

    时间一天天流逝着,中美欧石化产业技术升级论坛召开在即,姜浩正在办公室带着项目的核心组员整理会议资料。

    《姜浩曲线分析下世界石化产业变革研究》这是一个特大的跨国合作课题项目,整个项目的成员很多,他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除了几个分项目小组组长,姜浩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

    不过姜浩也只是一个“吉祥物”,他也用不着谁都认识。

    这个项目涉及的利益很多,那些重要的决策都是幕后真正的大佬在博弈,姜浩要做的就是整理相关学术、为整个项目提供明晰的理论支持。

    至于他整理的学术论文和报告,那些大佬会不会看?看了能不能看懂?那还是另一回事呢。

    但是对这个项目来说了,有了姜浩这个“现代经济学派”的新生力代表,就意味着这个项目是“高大上”的。

    而对姜浩来说,随着这个国际性合作课题的不断推进,姜浩也在不断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学家,而且他的“姜浩经济学”也在不断成为一种被世界正式认可的学术体系。

    对此,姜浩的心中还是带着浓浓的小窃喜的,他改变世界了,因为他重生的上辈子根本就没有这个项目发生。

    宋婉的工位在临窗的位置,借助着姜浩的便利,正在读大二的她很荣幸的成为了这个特大跨国合作课题的一员。

    认真工作的宋婉看起来文静,而又清纯,她白皙的皮肤在阳光下是微微发光的。

    她不像是其他“女神”那样,各种养备胎、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她是不需要男人的奉承来满足自己的,她更像是一朵洁白的云,远远的飘在天边,安静,而又淡雅。

    宋婉原本就是一个学霸,但对本科的她来说,参加科研课题还是一件挺遥远的事情,毕竟社科领域可不跟自然科学领域那样,有那么多的项目。

    而自从加入了姜浩的课题组后,姜浩发的很多经济学文章都是她帮忙整理的,她都是“第二作者”,而现在,她也开始陆陆续续发她自己的文章了。

    同样搭上姜浩顺风车的还有水木大学学石化专业的霍尧文,姜浩论文中很多石化领域相关的内容都是他给整理了,所以他也戴了很多“第二作者”的头衔。

    甚至好几篇姜浩做“通讯作者”的文章,他跟宋婉还是“第一作者”呢。

    所以,在那个围绕着姜浩的利益圈子里,周涛被打上了“江怡然系”的标签,现在霍尧文就自然而然的被打上了“宋婉系”的标签。

    “老师,论文整理完了。”

    差不多要吃午饭的时候,姜浩的学生汪廷政带着一份数学论文的初稿找到了姜浩。

    “好,我看一下。”

    姜浩放下了手中的笔,接过了汪廷政递来的论文初稿。

    这是姜浩刚写的一篇“表示相空间相邻轨迹的平均指数发散率的数值特征”的论文,是对他的“混沌原理”数学的完善。

    姜浩写完后,就交给汪廷政整理了,这样的话,姜浩一方面可以偷懒,另一方面也能锻炼汪廷政的能力。

    姜浩检查了一下,确定没有问题后,对汪廷政开口道:“行,没有什么问题了,你再简单校对一下错别字就行。”

    “然后把这部分的内容加到讲义里,即将开始的第三期的特训班我们讲一下啊。”

    自从“JHSX”特训班开班以来,姜浩已经写了两篇数学论文了,而这些论文,也都是保密的。

    “好的。”汪廷政点点头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办公室里工作了一上午的霍尧文伸了一个懒腰,很是羡慕的对姜浩开口道:“耗子,你都能带研究生了啊?”

    姜浩一笑,开口道:“怎么,要不要叫我一声老师,我现在虽然是学生,但同时我也是石化院的研究员,是博导了,带着你直博!”

    “那也不错啊!”霍尧文有点蠢蠢欲动的开口,他觉得跟姜浩读研应该是不错的。

    姜浩在经济领域和石化领域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全国第一人,关键是自己跟姜浩去读书的话,啥也不干,摸鱼也能摸个博士学位了。

    姜浩看了霍尧文一眼,发现这家伙竟然真的认真了起来,姜浩开口道:“你学石化的,我又不懂,你跟我读个屁啊!”

    沙发上,来凑热闹周涛开口:“我可以啊,等你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给我个名额,我读你的经济学研究生!”

    “哎呀,不用考研,然后导师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哈哈哈,这个可以!”姜浩笑着点点头,没当成舍友的“义父”,当成舍友的“老师”也不错。

    之前,别人把自己跟“诺贝尔经济学奖”挂钩在一起,姜浩都觉得是在开玩笑。

    现在,姜浩觉得很自然了,去年他就已经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了,而随着这个石化领域的国际性课题不断进展,再加上国际资本为了拼多多上市造势,姜浩是真的预定了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47/11111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