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114章 ,空研106小组的第一次会议
第114章 ,空研106小组的第一次会议
姜浩的午饭是跟大领导一起吃的,很简单的工作餐。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跟大领导一起吃饭了,但是姜浩还是吃的很紧张,甚至根本就没吃饱。
从有关部门出来后,司机载着他驶入了长安街上一座不起眼的小院,这里离着姜浩所住的小四合院很近,但是很低调,不仔细看根本就不会在意它。
这里是空军的资产,现在成了“空研106小组”的办公驻地。
当奥迪车驶入了这座小院,姜浩也紧张了一下,他虽然是这个小组的组长,但是那些组员可都是他从全国选出来的最顶级的精英学者啊,面对他们,姜浩也有点紧张。
不仅仅是姜浩紧张,当看到那辆奥迪A6L轿车驶入校园,等在大厅门口的组员们更加紧张:他们那神秘的年轻组长终于来了。
“姜组长!”
“姜组长好!”
“首长好!”
当姜浩的车子停下,他一从车上下来,大家立马恭敬地围了过来,恭敬的问候。
知识分子,尤其有真才实学的高级知识分子都是高傲的,他们在各自的单位都是傲慢的尖子,平时领导让他们不舒服了,他会毫不客气地怼领导。
但是面对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新领导,他们是打心眼里敬畏,他们敬畏的不是姜浩的行政级别、更不是姜浩多有钱,而是敬畏他的学识。
知识这玩意儿,不会让人填补肚子,甚至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但是真正对知识的追求是金钱和地位无法衡量的。
而且他们这位新领导虽然年轻,但是各方面很重视他,小组的经费和待遇很好,他们的家属都已经开始被安排工作了,而听说第一批分房子的名额近期也会下来。
当生活的后顾之忧被彻底解决,这些组员对新知识迸发出了无限的渴望。
“哎,您好,您好!”
“大家好啊!”
下车的姜浩面对大家的热情,有点受宠若惊地一一回复。
在此之前,一直很理智、很高傲的蔡朱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些追星的人看到自己的偶像会那么激动。
而这一刻,当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的老师姜浩,蔡朱发誓,他的内心比任何一个追星族都要激动。
“老师!”当老师姜浩走到自己面前,蔡朱紧张的开口问候。
“嗷!”看着这个一身阳刚之气的同龄人,姜浩笑着点点头:“你就是蔡朱啊!比我想象中的年轻多了!欢迎你啊!”
姜浩的第一个学生是汪廷政,汪廷政要比姜浩大几岁,那是姜浩第一次做老师,他很不适应这个身份,总是试图跟汪廷政做朋友。
现在姜浩已经没有这种想法了,顺其自然的发展就好了。
接着,姜浩指了指汪廷政,对蔡朱开口介绍道:“不错,不错一表人才,这是汪廷政,你师兄,你们认识了吧!”
蔡朱急忙笑着开口:“认识,认识!”
“好好!”面对大家的热情,姜浩笑着点头,然后开口道:“我们大家也是第一次认识,下午我们先简单碰一下,晚上找个地方,我们今晚一起吃个饭!”
简单的交流后,姜浩跟大家一起坐进会议室。
在会议室坐下后,姜浩先浏览了一下手里的名单。
这个“空研106小组”核心的组员有十五位姜浩从全国选出的精英。
接着还有一名姜浩的助理;两名负责对外联络、处理小组日常事务的军代表;
另外还有一个由十八人组成的安保、后勤小组;
另外加上姜浩和他的学生汪廷政,这个小组一共有三十几人,而且如果项目进展的顺利,小组的组员还会陆续扩充。
姜浩先是简单认识了各个小组的组长:
代号“1061”的小组是领导小组,组长是姜浩本人,组员只有姜浩的两个学生汪廷政和蔡朱,它扮演小组指挥系统角色。确保小组的整体方向和进度得到有效管理。
剩下的两个代号“1062”和“1063”的小组虽然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但是也做了明确的分工:
代号“1062”的小组组长是一个来自军方某科研单位的年轻中校宋文华,他和他的小组负责数据收集、处理,以及负责把对接项目的课题融合进入“106”小组。
代号“1063”的小组组长是一个来自“606所”的中年研究员农云亮,他和他的小组负责数据分析、数据检查,以及负责把“106”小组的成果对外融合进对接项目。
简单认识了一下众人后,姜浩认真的开口:“我想各位对这个‘空研106小组’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我就不做过多叙述了。”
“这是我的数学第一次进行应用论证,我也是很紧张、很有压力的。”
“如果这次项目论证成功,证明我的数学思路有应用价值,我们的这个小组会保留,会继续参加其他空军科研项目,甚至会参加全军、乃至全国所有重大科研项目。”
接着,姜浩变得更加严肃了,他开口道:“当然,有成功,也就失败!”
“如果这次项目论证失败,我的数学思想无法应用在涡扇15喷气发动机上,不但证明我的数学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没有应用价值的,而且我们小组也会解散。”
这也是姜浩所面临的压力和紧张,他也是真的很害怕自己的数学被证明没有任何应用价值,也因此,那本厚厚的《JHSX讲义》只是在极小范围内流通、传播。
对姜浩来说,扛起这个“空研106小组”的压力,是远要比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压力都大的。
而当姜浩说完后,会议室的气氛压抑了很多。
虽然大家对那本《JHSX讲义》十分有信心,尤其是那份讲义经过了十几名院士的解读、注解,已经很明确了。
但姜浩说的对,理论只是理论,是否能够通过项目完成论证,他们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
而如果这个小组解散,等他们再回原单位,他们原本的位置可能都已经让别人占了,这会完全影响他们的事业。
姜浩明白大家的顾虑。
虽然对姜浩来说,这有种对大家“破釜沉舟”的压力,但是姜浩不喜欢这样,既然这些人被他选出来了,他就要对他们负责,就要考虑他们的后路。
所以姜浩拿出了一份实打实的文件,对大家开口道:“当然,大家被我选出来了,不管怎么,我也不会辜负大家。”
“这是大领导签字的文件,大家传阅一下。”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小组的级别提升了,你们十五位小组组员也都水涨船高的获得了提升。”
“在坐的有军籍的组员大多都是中校,现在各位的军衔提高一级;”
“没有军籍的研究员,行政级别提高一级。”
姜浩这一句,一下子整个会议室就轰动了。
这些被姜浩选出来的组员在各个单位原本就是精英,他们的“进步”原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但他们都太年轻了、资历还不够,怎么也要再熬几年才能“进步”。
而现在小组的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呢,他们的组长一下就破格解决了他们的“进步”的问题。
这关键的一步“进步”节省了他们很多年的时间,这为他们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啊!
有了这一步,就算“空研106小组”解散,他们回原单位,也只会上升,不会后退。
在场所有人都惊讶地盯着台上这位年轻的组长。
要知道他们十五个人,可是来自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而这个年轻组长能够顺利的协调十五个单位的“进步”问题。
由此可见,上面对这个“空研106小组”是很重视的、这个年轻组长所能撬动的资源真的是惊人的!
有这么一个组长,他们可以大展手脚了,而且只要项目成功,他们更是前途无量的!
这一刻,所有人都对这个“空研106小组”充满信心,所有人都斗志昂扬!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47/11111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