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现在姜浩就是这个“高个子”
第124章 ,现在姜浩就是这个“高个子”
餐桌上,面对焦虑的姜浩,柯万顷院士笑着开口道:“少年人,尤其是你这样年少成名的少年人,吃点苦头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而且你都获得诺贝尔奖了,这就是你一个永久的‘不死金牌’,你就算跌再大的跟头、吃再大的苦头,有它给你撑腰,你也会顺利的爬起来的。”
“所以,放宽心,不用那么焦虑,天塌不下来的。”
面对老师的安慰,姜浩无奈地笑了笑,开口道:“老师,您不知道,这个项目真的很重要!”
柯万顷院士笑了笑,他是略微知道姜浩手头上的项目的,毕竟这个项目的上报书中还有他的签名。
都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可柯万顷知道,现在姜浩就是这个“高个子”了。
“老师,要不您抽点时间,帮我看一下吧?”姜浩认真地对老师求助。
面对其他学生的求教,柯万顷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帮学生解惑的,但是面对姜浩的求教,柯万顷却摇摇头,他开口道:
“我虽然痴长于你,而且还是你名义上的数学老师,可是我并没有教你什么数学内容,而且你的数学天赋和头脑灵活度远在我之上。”
“我现在在做的工作是用你‘姜浩数学’的思维,做关于高维Yang-Mills联络的分析。”
“而这份工作已经彻底弄得我怀疑人生了,你看我这头发,原本还有几根黑的,现在全白了!”
柯万顷院士继续开口道:“如果你弄不懂的问题是传统数学,我可以帮你。”
“但是面对你那姜浩数学,你弄不懂的,别来找我,因为我更加弄不懂。”
“哎~”
面对柯万顷老师的回复,姜浩有气无力的扒拉了一口米饭。
重生的上辈子,当姜浩面对下个月的房贷还没有凑齐时,他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而这辈子,姜浩觉得那房贷还不上算个屁啊!
这次这个项目如果做不好,不但是自己浪费了很多国家资源,而且这会说明那本厚厚的《JHSX讲义》完全是无用的。
看了满是“愁滋味”的少年,柯万顷院士笑着开口道:“思路,我真的给不了你,但是我可以给你点建议。”
“什么建议?”听了老师的话,姜浩眼睛一亮,急忙询问。
柯万顷院士开口道:“当我研究你的数学、试图用你的数学思维做工具分析其他问题的时候,我也总会没思路。”
“但是当我没思路的时候,我就会读一下你的经济学论文。”
“你在你经济学论文中展现出来的很多新颖的模型,这些模型里对很多数学公式和定理的创新引用,总会给我带来思路的。”
听了老师的话,姜浩苦笑了一下,开口道:“老师,经济学和数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不是我自夸,我在经济学领域展现出的数学,只是皮毛。”
柯万顷对姜浩开口道:“我不是说你的数学能力,而是说你在经济学论文中展现出来的数学应用能力。”
“的确,你现在面对的很多数据和问题都是全新的。”
“可是你当初面对这些经济问题的时候,它们不也都是全新的吗?”
“你不也是极具创新性和颠覆性,把这些经济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处理了吗?”
听了柯万顷老师的话,姜浩若有所思的皱了皱眉。
看着陷入思考的姜浩,吃完饭的柯万顷院士笑了一下,开口道:“吃完饭回去慢慢想吧,那些人也真是的,你才二十岁出头呢,给你这么大的压力。”
“这个项目完成后,我劝你出去放纵几年,该玩玩、该闯祸就闯祸,不用那么谨慎!你就算是出去放纵十年,回来也才三十出头,三十岁出头的时候,我才博士毕业啊!”
“哈哈哈!”姜浩很舒服地笑了笑,其他人总是给他很大期望、很大压力,但是他的老师总是在宽慰他。
跟老师柯万顷吃完午饭后,姜浩坐回了图书馆。
回想着老师的话,姜浩闭目养神深呼吸了几下,调整了一下状态,尽量让自己变得心平气和一些,不要躁动。
接着,姜浩翻开了面前一摞厚厚的数据资料。
这些资料姜浩已经浏览过很多遍了,但是纸张上很干净,没有留下姜浩的任何一个备注、任何一个批注,甚至连一条划重点的下划线,姜浩都没有留下。
这也就是说,面对这些数据资料,姜浩是真的一点思路都没有。
因为这是在一种全新方法、全新思路下获得的全新数据,所以各方对这些数据的认知性是很低的,因此谷永群把在624所的所有数据全部都直接发给了姜浩。
这些数据很杂乱,但也很全面。
盯着这些数据,姜浩知道,突破口,往往就藏在某个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紧接着,姜浩开始重新再次浏览起了这些数据。
“还是这里这个JH-1分析下的峰值出现了问题啊!”
“这种新分析方式下的峰值怎么处理了这么多的新数据?”
而紧接着,姜浩眉毛一皱,自言自语的开口道:“是流体粘性出现问题了?”
提起了笔,姜浩在草稿纸上写下一行算式,然后备注道:
“其中 p为流体应力张量; l为单位张量; s为变形速率张量,其在直角坐标中的分量为:.”
看着自己终于写下的算式,姜浩笑了笑,既然这是一个流体粘性问题,那么姜浩就开始想法建立一个非传统的流体粘性模型了。
虽然并不确定这个突破口的方向是否正确,但是对姜浩来说,找到着力点了,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上午没思路的烦闷时间,对姜浩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过的很慢、很煎熬;
而下午,当姜浩开始深入的专注起来,时间却又过的飞快,很快时间就到下午五点了。
此刻,姜浩的右手旁已经堆积了厚厚一堆废弃草稿纸,这些写废了的草稿纸花费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
在一次次的探索过后,姜浩推开这一堆废弃的草稿纸,拿起了一张新的草稿纸,写下了五行新的算式。
看着这五行新算式,姜浩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微笑——终于找到它了!
“很不错!”,姜浩满意的为自己点点头,他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了。
接下来,只要解决这几行算式,姜浩就能解开这个问题,完成对这些新数据和图表的认识和解释。
让姜浩深入了解624所的工作,这不在姜浩的专业范围之内,姜浩也不会,但是解开这五行数学算式,对姜浩来说虽然具有挑战性,但是他还是能做到的。
姜浩需要的也不是624所的专业研发工作,他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五行算式,从而为谷永群,以及整个624所,提供对这些数据的新解释,为他们这些专业人员提供新的思维和新的认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47/111110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