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川府大学
第144章 ,川府大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川府省,CD市,川府大学。
姜浩已经来这里应邀讲学两个月了,而姜浩名义上是来讲学的,实际上,他的办公室有一条沟通成飞工业的专用通讯光缆,他来川府的主要任务是成飞的“战-10优化项目”。
办公室里,姜浩认真浏览完了“战-10优化项目”结题报告,接着他在报告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而随着姜浩的笔落下,也就意味着搭载着最新款“浩瀚”发动机的“战-10”实验机型将要开始试飞了。
用了半年时间,完成实验机型的试飞,这个项目的进度还是很快的。
“把这个报告送出去吧,注意及时跟我通报试飞数据。”
姜浩把签完字的文件递给了学生蔡朱。
“好的,老师!”蔡朱点点头,接过报告,坐上楼下一辆低调的帕萨特轿车走了。
这一次的“战-10优化项目”以及“浩瀚发动机”项目级别是很高的,作为“空研106小组”最年轻的一员,蔡朱也是有参与的,所以他对这一次的试验机型试飞也是很期待的。
办公室里,姜浩的另一个学生汪廷政,看着老师忙完后,急忙递上了另一份文件,开口道:
“老师,这是关于‘姜宋电子’追加投资的文件。”
姜浩的两个学生,蔡朱相当于姜浩的军事科研专用助理,而汪廷政,更像是姜浩的一个综合助理。
姜浩接过汪廷政递来的文件看了一眼,然后在文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对如何搭建一家公司,姜浩不懂,姜浩要做的就只是“打钱”。
华尔街的江怡然在不断的帮姜浩套现拼多多的股份,这些套现的钱,都被“姜宋电子”吞了。
宋婉也把手里的“拼多多”的股权,完全置换了“拼多多基础科学高等研究院”。
这个“姜浩电子”的“吞金”能力真的出乎姜浩的意料,它甚至比拼多多都能“烧”钱。
不过姜浩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心疼,因为钱“烧”出去了,才能创造价值。
而且经过了这半年的“烧”钱,虽然“姜宋电子”还没有“烧”出一枚芯片来,但是它却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变化:国内诞生了很多围绕着“姜宋电子”的芯片公司、各大高校电子专业也在快速崛起。
就算“姜宋电子”最后无法生产出良品芯片,姜浩“烧”的这些钱,也为国内的芯片行业孕育了不一样的土壤。
在这种土壤下,说不定哪天哪家创业公司就能给国家带来惊喜。
“屁股决定脑袋”,因为自己坐的“位置”不一样了,而且实现了绝对的财富自由,现在姜浩思考的问题也不一样了。
简单签完文件后,姜浩看了一眼时间,夹着包,走出了办公室,朝着要上课的教室走去。
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姜浩应邀来川府大学讲学,他自然是有教学任务的。
经济学,是一门有很强地域性的学科,燕京、东海金融业发达,燕京和东海相关高校的经济学自然影响力就大。
而川府大学的经济学虽然没有燕京大学、水木大学、东海交大的经济学那么出名,但是它在西南片区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影响力,培养的学生社会高度认可还是挺高,主要就业方向有西南地区政府金融部门、银行、投资等各类金融企业。
而现在,自从诺奖得主姜浩来了,川府大学的经济学也在急速的被认可。
虽然姜浩是以老师的身份来川府大学的,但是他还是忍不住站在学生的角度,打量着这所学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川府大学的校训,这个校训也是姜浩对川府大学的印象。
它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从多维度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也可以让乏善可陈的人平淡的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它宽松的查课制度可以允许极度颓圮或者学神级别的人旷课迟到早退,也可以让不舍昼夜的学霸们彰显价值。
关键是它没有燕京大学那么快的节奏和那么强的竞争力,很多同学能够大胆又笃定的去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不至于被压力推着走。姜浩觉得这一点是不错的。
川府大学,某男生宿舍,早就收拾好准备上课的胡克勤,看了一眼时间,不爽地对舍友催促着:“快点,快点,都一点半了!”
“来了,来了!”被催促的舍友急忙提前裤子从厕所里出来。
胡克勤不爽地开口道:“快点吧,整天拉屎、拉屎,你就跟厕所一起过!走了,走了,再去晚了就迟到了!”
“走走走!”舍友把书包扔给胡克勤帮忙拿着,他一边提着裤子,一边跟胡克勤快步走出宿舍。
胡克勤和舍友是两个普通的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但是在姜浩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两个人就开始认真研读姜浩的每一篇论文。
上个月,两个人根据对“姜浩曲线分析法”的把握,然后紧跟华尔街“JJ资本”的步伐,十分大胆的筹集到了10万元的启动资金,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两个人在美股市场上赚了小一百万!
一下子,两个穷学生就“暴富”了!
所以,自从偶像姜浩来他们学校讲课后,他们每节课都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早早就来了。
这“姜浩经济学”只是一种知识,并不是说学会它,就意味着会直接得到钱,但是它会让人把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微观企业的经营活动看的更加清晰,从而把握住机会。
“你看你,非要拉屎!都挤不进去教室了!只能回去看直播了!”
来到教室后,看着人满为患的教室,胡克勤抱怨了舍友一句。
这里是川府大学最大的阶梯教室了,可现在,这教室里连走廊上都挤满了人,校方已经限流了,这些来晚的同学只能上学校的官网看直播了。
胡克勤的舍友看了一眼人满为患的教室,不爽的抱怨道:“你说其他专业的来凑热闹就凑吧,那些理科专业也来凑热闹,还有那些外校的,也不要脸的来凑!听说还有千里迢迢坐飞机来的!”
“真不要脸!”胡克勤也很赞同的跟着骂了一句。
下午两点半,姜浩准时的站在了教室里,看着教室连走廊上都坐满了人,川府大学校方还架起了直播,姜浩有点惋惜的笑了笑。
对姜浩来说,他的经济学虽然已经获得诺奖了,但他的经济学表露出来的就只是一些肤浅的皮毛。
就像是“考研数学三”的考试题目中,遇到一道经济学相关的数学题目一样,相比这些,这道题真的很简单,没有任何炫技的发挥空间。
所以姜浩真的很惋惜,他真的想要给大家讲自己的数学,让大家震撼一下,可是他的数学是绝对保密的。
这感觉,对姜浩来说有点憋屈。
学霸,总是喜欢显摆的,姜浩也一样。
站在台上的姜浩脱下了外套,量身定制的湛蓝色衬衫呈现出了他结实的胸膛,挽起的袖子露出了他粗壮的胳膊。
摆脱了衣服的束缚后,站在讲台上的姜浩没有太大的废话,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篇刚发表在《大漂亮国经济评论》上的一篇论文。”
“这是我的学生汪廷政新写的论文,论文内容是对我的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讲的是关于经济上升周期,以及经济下行周期中,市场主动性对生产函数的一种拉动传导分析。”
“简单来说,就是销售的主动性,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体现。”
姜浩有两个学生,他们是跟着姜浩主修数学的,但是因为姜浩数学保密的,可怜的两人数学成果也是要保密的,而且他们两人不但数学成果要保密,为了提供掩护,两人还要兼顾经济学,偶尔还要发几篇经济学论文。
今天课堂上,姜浩讲的就是他的学生汪廷政新发的一篇经济学论文。
姜浩的PPT上放映出了一张模型图标,指着这个模型图表,姜浩开始讲课了:“通过这张图,我们要进行关于市场主动性的传导分析。”
“同时,在这里,我结合着这个微观经济模型,我会加入一些舆论关于消费主义的宣传、社会关于消费主义的接纳程度,分析消费主义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47/111109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