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捐助
话说回来,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同样叫李昊。
他父亲李卫国是军人,在东部战场上英勇牺牲,好在遗体被送了回来。
母亲独自拉扯他长大,尽管挂着烈属的名号,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
母亲在轧钢厂辛苦劳作,还要照顾孩子,身体不堪重负,两年前便离世了。
李昊家有三间房,主屋是中院那间四五十平的大通间正房,两边各带一个十几平的耳房。
当年分房时,他家作为军属,祖上三代又都是雇农,成分纯正,才得以分到这三间房。
何雨柱家同样是三代雇农,分到了两间房,那时他父亲何大清还在。
其他人家大多只有一间房,成分基本是贫农。
再说说那个聋老太太,这里面也有不少门道。
院子里的这些街坊,并非像剧里所演的那样是几十年的老相识。
解放前,像这样的四合院,穷人哪有资格住?只有有钱人才住得起,要是穷人贸然流落进来,早就被赶出去了。
大家都是在轧钢厂公私合营后,由厂里统一分配才搬进来的,原本彼此并不认识,只是这些年相处下来,渐渐就成了所谓的 “老街坊”。
至于聋老太太,她曾给部队做过鞋。但一个生活在四九城的老太太,怎么会突然给部队干活呢?很明显,她是后来被安排进来的。
解放后,她孤身一人,被接到四九城安置,就住到了这个院子里。这么一琢磨就能明白,她肯定和厂里的某些领导有关系,不然怎么能住进这种地方?
后来她几次三番救下何雨柱,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而且她一直由国家供养,吃穿用度不愁。
“好了,人都到齐了,开会!” 易中海的声音响起,将李昊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他抬眼望去。
易中海挺直身子,声音低沉地说道:“咱们院里的贾东旭同志,前段时间遭遇意外,不幸去世了。家里只剩下老婆孩子,他老婆肚子里还有个没出世的娃,这辈子都见不到父亲了。”
“咱们都住在一个院子里,谁家还没个难处?今天开这个会,就说一件事 —— 咱们一起给贾家凑点钱,帮他们渡过难关!”
“我先来,十块!” 说着,他掏出一张纸币,放在桌上,顺手用茶缸压好。
这时,刘海中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我作为二大爷,也得表明个态度,不能光靠别人带头。咱们院子一直有邻里互助的传统。我捐五块!”
他亮出五块钱晃了晃,也塞到茶缸下面。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三大爷阎埠贵身上。
“我虽说排行老三,但挣钱不多,家里老老小小一大家子人,没法跟老易和老刘比,我就出一块!”
阎埠贵说着,慢悠悠地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放在桌上。在那个时候,一块钱可不像现在,还是很有分量的。
其实他家虽说不富裕,但也没到吃不上饭的地步。真正算贫困户,得是人均每月生活费不到五块钱才行!
阎埠贵一个月工资三十二块五,刚好卡在贫困线边缘。可他真的穷得叮当响吗?
后来他可是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要好几百块,绝对是稀罕物件,谁家有一辆都觉得脸上有光!
这时,何雨柱站出来,略带不满地说:“三大爷,您这话可说不过去啊?”
“哎哟,傻柱,你知道我家几口人吃饭吗?” 阎埠贵立刻拉下脸,“你自己光棍一个,吃个馒头就饱了,哪能体会养家的艰难?”
何雨柱没有顶嘴,而是伸手从兜里掏出五张纸币,啪地甩在桌上:“我捐五块!”
说完扭头看向许大茂:“许大茂,你呢?表个态!”
这两人向来不合,早些年刚搬进来的时候,都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整天打打闹闹,谁也不服谁。家里又都是独子,肩上的担子都不轻。
而且两人都有妹妹,许大茂的妹妹比他小三岁,去年刚嫁人;何雨柱的妹妹何雨水,跟他相差七八岁,眼看就要高中毕业,准备进厂里工作了。她成绩一般,考不上大学。
网上有些故事乱写,说何雨柱亏待妹妹,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现在院子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就是何雨柱给何雨水买的。她上学路途远,一周才回家一次,自行车就是为了方便她骑行。
学费、伙食费也都是何雨柱出,这样的哥哥怎么会亏待妹妹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09/441473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