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或许,我可以试试?
清华园,观畴园食堂,二楼。
麻辣香锅的热气混合着饭菜的香气,构成了大学里最朴素的烟火。
简瑶小口地吃着米饭,眼角的余光时不时瞥向对面。
许燃的吃相堪称一绝,速度快得惊人,一筷子夹起土豆片和午餐肉就往嘴里送。
解决了困扰物理系数月难题的满足感,让他整个人都轻松下来,连食堂的饭菜都变得格外香甜。
“喂,”简瑶用筷子头戳了戳许燃的餐盘,“你就不怕杨教授他们找你麻烦?”
“为什么?”
许燃嘴里塞满了东西,口齿不清地反问,“我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应该感谢我。”
简瑶无语地扶额。
这家伙的逻辑里,完全不存在人情世故这种变量。
“感谢?他们不恨死你才怪!
你那一下,等于指着他们所有人的鼻子说,‘你们这群废物,连个本科生都不如’!”
简瑶压低了声音,脸上却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尤其是孙宇峰,我走的时候看他那脸色,跟吞了苍蝇似的。”
许燃咽下嘴里的食物,推了推眼镜:“事实如此。”
简瑶彻底败给他这种理直气壮的“直男”思维。
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时,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穿着洗得发白的确良衬衫的老者,端着一个餐盘,脚步略显迟疑地走到了他们桌旁。
“请问……是国防科技大学的许燃同学吗?”
老者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中气十足。
许燃抬起头,扫了一眼对方,确认数据库里没这个人。
“我是。”
倒是简瑶,在看清老者的瞬间,“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满是惊愕和尊敬。
“钱……钱教授?您怎么在这儿?”
钱立坤,清华物院的元老级教授,简瑶上《量子力学》大课时,只在开学典礼上远远见过一面。
钱教授对着简瑶温和地点点头,目光却黏在许燃脸上,上下打量。
眼神里混杂着好奇审视,还有一丝震撼。
他刚刚从学生那里听说了实验室发生的事,第一时间还不信,以为是学生在吹牛。
可当他看到那块白板上,那个堪称鬼斧神工的数学模型时,这位搞了一辈子物理的老教授,当场给惊叹。
“许同学,”钱立坤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有个长辈想见见你,不知道……你现在方便吗?”
长辈?
许燃眉头微皱,他不喜欢这种没头没脑的社交活动,正想开口拒绝。
钱立坤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连忙补充了一句,声音里带着一丝敬畏:
“是罗毅鸿,罗院士。”
“工学院的……罗毅鸿院士。”
话音落下,简瑶倒吸一口凉气,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罗毅鸿!
这个名字在清华园,乃至整个华夏的工程学界,都重如泰山!
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华夏航空工程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国家“大飞机”项目的首席技术顾问!
这种传说中的人物,竟然要见许燃?
一个本科生?
简瑶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她扭头看向许燃,发现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镜片后的目光闪动了一下,似乎在快速检索这个名字背后代表的信息。
零点五秒后,检索完成。
“可以。”他点了点头,放下了筷子,“他在哪?”
……
京城,一处闹中取静的四合院。
青砖灰瓦,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摆着石桌石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书墨香。
这便是罗毅鸿院士的家。
许燃和简瑶跟着钱立坤走进书房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这里不像个家,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工程技术博物馆。
靠墙的巨大书架上,塞满了从泛黄的线装古籍到最新的外文期刊。
桌子上,地上,摆放着各种飞机模型。
从老式的歼-6,到最新的歼-10,还有一架翼展超过两米的,机身上印着“C909”字样的大型客机模型。
几位头发花白,气质沉稳的中年人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见到钱立坤带人进来,所有人都停下了讨论。
一道锐利的目光,从主位上的一位老者眼中射出。
那是一位身形清瘦,穿着一身洗得发旧的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人。
他虽然年事已高,腰杆却挺得笔直,眼神明亮,没有一丝浑浊。
他就是罗毅鸿。
“罗老,人我给您请来了。”钱立坤恭敬地说道。
罗毅鸿的目光越过钱立坤,直接落在了许燃身上,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把他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遍。
“你就是许燃?”罗毅鸿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威严。
“是我。”许燃平静地回应。
“白板上那个模型,是你一个人,用了三分钟写出来的?”
“准确地说,是两分五十四秒。”许燃纠正道。
此话一出,满屋子的大佬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罗毅鸿眼中精光一闪,不怒反笑:“好!好一个狂妄的小子!”
他站起身,对着旁边几人摆了摆手:“你们都过来,认识一下咱们国家未来的宝贝疙瘩。”
他指着一个面带愁容,眼窝深陷的中年人介绍道:“这位是商飞集团的副总工程师,周振。”
又指了指另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这是我的学生,也是项目组的骨干,叫林博阳。”
简单的介绍后,罗毅鸿没有半分客套,直接切入了正题。
他领着许燃,走到了那架巨大的C909客机模型前,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光洁的机身,眼神变得复杂。
“小伙子,你知道它吗?”
“C909,国产大飞机。”许燃答道。
“没错。”罗毅鸿点了点头,语气却陡然沉重下来,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口。
“我们能自己设计全世界最先进的气动外形,能自己整合最复杂的航电系统,也能自己造出最坚固的机身……但是!”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枯瘦的手指重重地敲在了模型机翼下方的发动机吊舱上。
“唯独这个东西,我们造不出来!”
“我们的大飞机,得了‘心脏病’啊!”
老人家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撕心裂肺的痛楚。
书房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商飞的周振副总工,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罗老……”
罗毅鸿没有理他,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像是在倾诉,又像是在控诉。
“一颗合格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需要举国之力。
我们不是没有,我们有军用的,但军用和民用是两码事!”
“军用的,不计成本,追求极限性能,寿命可能只有几百个小时。
可民航客机,每天天上飞十几个小时,发动机的稳定性和油耗才是关键!”
他转过头,死死地盯着许燃。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两条路。”
“第一条,买!
花几百亿美金,去买通用电气和罗尔斯·罗伊斯的东西。
人家卖给你,但什么时候想卡你脖子,就能让你几千亿造出来的飞机,变成一堆停在机场晒太阳的废铁!”
“第二条,用俄国人的。
他们的PD-14发动机能用,但技术落后我们整整一代!
油耗高得吓人!
用他们的发动机,我们的C909一出厂,在商业上就输给了波音和空客!
没有航空公司会买一架‘油老虎’!”
罗毅鸿的每一句话,都砸在许燃的心上。
这就是华夏大飞机最真实的困境!
一个外壳光鲜亮丽的巨人,却长着一颗虚弱无比,随时可能停跳的心脏。
“罗老,您别激动。”
旁边的周振叹了口气,接过话头,声音里满是疲惫。
“问题不光在设计,我们这些年投入巨资,设计上已经追上来了。
真正的差距,在工艺上!在材料上!”
他指着发动机模型的一个微小部件。
“就这个,涡轮叶片。发动机的心脏,心脏里的刀锋!”
“它要在上千度的高温和数万倍的重力加速度下,每分钟旋转上万圈。
这种东西,我们连合格的‘单晶叶片’,都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稳定量产!
更别提国外已经应用到第五代、第六代的空心冷却、热障涂层技术了!”
罗毅鸿的学生林博阳,也在一旁补充道,脸上全是苦涩:
“我们试过用目前最先进的电火花加工技术来制造叶片上的冷却孔,但精度就是上不去!”
“而且,电火花的高温放电,必然会在材料表面留下一层脆弱的‘重熔层’,就像人骨折后愈合留下的疤。
这层东西大大缩短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都解决不了!”
“重熔层”……
“电火花加工”……
这两个词钻进许燃耳朵的瞬间,他脑海深处,仿佛有一道尘封已久的大门,被“咔哒”一声推开了。
关于“高能等离子体与固态材料相互作用”的知识体系,像瀑布一样奔涌而出!
等离子体放电的数学模型……
微观尺度下的热传导方程……
材料在极短时间内的熔融与再凝固过程……
这些在外人听来如同天书的知识,在他大脑里却构建成了一幅清晰无比的三维动态图像!
电流如何击穿绝缘液,形成等离子通道。
金属材料如何被瞬间气化,又如何因为冷却速度过快而形成不稳定的非晶态结构。
他甚至“看”到了那个该死的“重熔层”,是如何像癌细胞一样,破坏了单晶材料原本完美的晶格结构。
看到了问题。
也……看到了答案。
整个书房愁云惨淡,罗毅鸿痛心疾首,周振唉声叹气,林博阳一筹莫展。
所有人都沉浸在被技术壁垒支配的巨大绝望中。
就在这片压抑的死寂里。
许燃默默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茶水,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
然后,他轻轻放下茶杯。
“啪。”
一声轻响,在这落针可闻的书房里,显得格外突兀。
满屋子的大佬,都下意识地向他看来。
迎着所有人疑惑的目光,许燃推了推眼镜,用平静语气缓缓开口。
“这个问题……”
“或许,我可以试试。”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静谧的四合院上空轰然炸响!
满屋大佬,包括罗毅鸿院士在内,全部愣在了原地。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面容清秀,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晚饭吃什么”的少年,集体石化。
一个本科生。
说要解决一个……
困扰了全世界航空发动机领域几十年的,顶级工业难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706/441491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