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民国,我成了一名军阀的儿子 > 第 40 章 刘司令要征兵了!

第 40 章 刘司令要征兵了!


嵩县城外的军营里,士兵们士气高涨的呼喊声和喊杀声都能传到嵩县城内。

就在这喧闹之中,一支特殊的队伍正缓缓驶来。

这支队伍来自旅部直属的骑兵营,他们护送着多辆马车,马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

每一次颠簸,马车上都会传来一阵清脆的声音,那是大洋相互碰撞所发出的声响。

这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出,吸引着城外难民们的注意力。

看到这一幕,嵩县城外的难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对着这支车队指指点点,小声地议论着。

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些马车上的大箱子,眼中流露出贪婪和羡慕的神色。

这些难民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显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苦难。

而马车上箱子里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如今的嵩县城,与往日大不相同。

除了本地居民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各地的难民。

自从五月份以来,河南和陕西地区遭受了持续的干旱天气,这场旱灾不仅使得夏粮绝收,更让秋粮无法播种。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为了生存下去,河南和陕西等地的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逃难之路。

当得知洛阳城的嵩县正在进行赈灾后,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临近的地方。

许多饱受饥饿折磨的老百姓们,纷纷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漫长的旅途,不辞辛劳地赶往嵩县城。

终于,他们抵达了目的地——嵩县城。

到了嵩县后,他们就惊喜地发现,这里果然如传闻中所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赈灾活动。

每天,城外的几个固定点都设立了粥棚,为灾民们提供一天两顿粥。

而且,偶尔还会有杂粮饼发放。

这对于长期饥饿的人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然而,对于那些拖家带口的灾民来说。

仅仅依靠每天的两顿粥和偶尔的杂粮饼,显然是无法满足全家人的温饱需求的。

于是,当他们听说加入劳工队可以吃饱之外,还可以发一些杂粮饼时,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加入劳工队后,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大多数人从事的是嵩县城的扩建工作,如新建的城墙、新增设的房屋等。

还有一部分人,被带到山脚下从事挖山的工作。

原来,刘镇庭打算把军工厂等重要场所,直接建在山洞里,这样可以防止被空袭。

还好洛阳属于豫西,还有山可以利用。

这些工作虽然辛苦,但至少能让难民们和家人填饱肚子。

而且,还会从这些难民中挑出心灵手巧的人。

被选中后,会带到工厂干点搬运东西的杂活。

相比前面的工种,在工厂里干活要轻松多了。

而且,待遇也好。

不仅除了每天能吃饱饭外,他们每天还能领到一定的粮食作为报酬。

如果表现出色,甚至有可能成为工厂的正式工。

那样,每个月就能领到一份相当可观的工钱。

而最让这些难民们期待的是,几天后的征兵!

据说,一旦被选上,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吃饭。

而且,还能顿顿吃饱饭!偶尔还能吃到鸡子和肉!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是,每个刚入伍的新兵,还可以领到6块大洋的军饷!

一群难民们凑到一起,小声嘀咕着:“这帮当兵的真幸福啊,又发饷了。”

有个大娘望着这队手里拿着枪,穿着新军装的军人们,一脸艳羡的说:“是啊,俺可听说了,人家每个月都发六块钱呢!”

有个满脸皱纹的老大爷,忍不住叹了口气,感慨道:“哎,俺要不是年纪大了,俺也想参军。”

这时,一个头上绑着早就成灰色的陕西乡党,听到他们的议论声后,用大秦雅音直呼:“额贼,多少钱!六块大洋!”

“咦!河南老乡,你再包开玩笑咧!”

“给额们陕西驻扎的那冯奉先的部队,你们知道才发几个钱?”

“他这个冯奉先手下的杂牌部队,能发六块钱?”

“好咧!好咧!再包吹咧!”

刚刚说话的那个大娘,顿时就不高兴了,用眼神剜了下对方,说:“咦!你这娃子说谁吹牛呢!俺亲眼见人家当兵的自己说的!”

“跟俺一起逃荒到这的陈寡妇,前两天就嫁给嵩县这一个当兵的了。”

“人家当兵的,自己说的,这还能有假啊!”

陕西乡党听后,脸上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不过,不愿意相信事实的他,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

“切,那肯定是当官的!奏不可能是当兵的!”

这位大娘一听这话,气的翻着白眼反驳道:“嗨!你这娃子咋真犟来!那娶陈寡妇的小王,就是个当兵的!人家亲口说的,才入伍不到一个月!”

周围的难民们听了两人的对话后,都选择了相信那位大娘的话。

就在这时,又从嵩县城内走出一队当兵的。

这些当兵的出来时,手里都提着糨糊和刷子。

随后,在当官的带领下,将一张张告示贴到了各个粥棚附近。

而这些当官的手里,还拿着那种可以扩音的简易喇叭。

等告示都贴上去后,这些军官就开始拿着喇叭吆喝起来。

他们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这片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

“乡亲们!老乡们!都听好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军官们扯着嗓子喊道,“刘司令的部队要扩编啦,三天后就要开始招兵啦!”

这一嗓子,仿佛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还躲着这些军人的难民们,听到军官的喊话后激动的围了上来。

“只要能被选上的,直接就可以领到第一个月的军饷!并且!每个月就可以领到六块大洋的军饷!”军官们继续喊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诱惑。

“而且!不用担心长官克扣,看到之前的车队没有!”

“每个月发军饷的时候,直接发到每个人的手里!”

“除了军饷之外,选上就发免费发衣服!发鞋!从头到脚全都发!”军官紧接着补充道。

“在部队里,不仅每顿都能吃饱饭,还能吃到鸡子和肉呢!”军官继续补充着,把待遇说得更加诱人。

最后,军官还热情的喊道:“如果能当上军官和军士的,待遇更是翻倍!而且每年都可以回家探亲!”

听到这些,围在周围的难民们都兴奋了起来。

对于这些饱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条件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自己当不了兵,但是家里去上工的孩子们可以啊!

于是,他们像炸开了锅一样,叽叽喳喳地围着负责宣传的军官,问东问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这个逃难的时代,能吃饱饭已经是一种奢望,更别说还有钱拿了。

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眼前,怎能不让人激动呢?

此时,每个粥棚附近,都有军官在宣讲征兵条件。

这次征兵,除了普通兵种之外,还招收炮兵、工兵等技术兵种。

除此之外,还招做饭的伙夫、辎重兵、以及护士和医生。

不过,这些征召对象大多数都难民。

对于这方面的人员的征召,也只能是抱着希望试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98/441490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