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张良已位列天道谋主榜第三
“张良此人,确实不凡,能位列天道谋主榜第三,足见其才华横溢。”
“朕犹记得昔日在新郑时,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那时候,韩非尚在人世。”
“彼时的张良,谦逊有礼,温润如玉。”
“如今多年过去,倒未料到他竟入了小圣贤庄。”
“以他的才智,如今的谋略怕是不输当年的韩非。”
“暗中与朕作对,倒是有些意思。”
“传朕旨意,即刻下令于大秦境内通缉张良。”
不远处的内侍闻言,躬身退下前去传令。
嬴政目光微转,看向李斯,淡淡问道:“李斯,你以为能抓到张良吗?”
李斯恭敬答道:“陛下,以张良之智,想必在榜单一出时,便已逃离桑海城。”
嬴政脸上浮现一抹深意,缓缓道:“李斯,若张良愿为朕效力,朕可既往不咎。”
“你应当明白朕的意思。”
“朕不希望韩非之事,重演。”
李斯闻言,心中陡然一寒。
他深知,当年谋害韩非一事,终究在嬴政心中留下了芥蒂。
韩非才华绝世,嬴政曾一心想要招揽他入秦效力。
然而,李斯忌惮韩非的才能,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为了仕途前程,他狠 手。
可此事终究未被嬴政遗忘。
此刻嬴政的警告,分明是在敲打他。
嬴政向来雷厉风行,这一次,张良绝不能重蹈韩非的覆辙。
不过,李斯对张良这样的反秦之人再了解不过。
这些人的骨子里刻着祖辈的血仇,绝不会轻易归顺。
若真心投靠,何必等到今日?
因此,李斯毫不担心张良会动摇他的地位。
如今的他,早已权倾朝野,今非昔比。
李斯微微躬身,恭敬道:“请陛下放心,臣自有分寸。”
嬴政抬头望向天空中的天道谋主榜,轻声道:"不知下一位上榜者会是谁?"
"仅剩两个席位了。"
"谁能夺得这榜首之位?"
"莫非还是卿云仙人?"
......
大宋都城临安。
皇宫深处。
宋皇赵佶满脸艳羡地说道:"大秦不仅有李斯,竟还有张良这等英才!"
"若张良真被嬴政收服。"
"大秦内部的纷争,恐怕就要被逐步化解了。"
"大秦不愧是九州唯一横跨两州的大国。"
"人才济济啊!"
"我大宋文风盛行,却难出几位顶级谋士。"
"实在令人遗憾!"
"童贯,你说卿云仙人为何不在我大宋指点几位奇才?"
身旁的童贯暗自嘀咕:"上梁不正下梁歪,您这皇帝都整日不务正业,谁还潜心钻研谋略?"
"还指望卿云仙人指点?"
"就算真有这样的人才,您敢重用吗?"
"怕是不出几日就抛诸脑后了。"
嘴上却恭敬道:"陛下明鉴,我大宋人才辈出。"
"或许也有未上榜的奇谋之士。"
赵佶点头:"爱卿此言有理。"
他继续仰望天道谋主榜,满怀期待:"不知这前两位会是何等人物!"
"真叫人期待啊!"
......
桑海城。
小圣贤庄后山。
幽林竹舍内。
荀子望着天道谋主榜上新晋第三的张良,轻叹道:"小良子,你这些作为,恐要连累书院了。"
对面的素衣卿年眉头紧锁。
正是张良。
向来从容的他,此刻望着榜上自己的名字,却毫无喜色。
天道透露的信息太过详尽,令张良处境骤变。
小圣贤庄本就受到公子扶苏的猜忌,如今更是坐实了与墨家往来的嫌疑。
张良立即起身向荀子行礼:"师叔,弟子不得不离开小圣贤庄了。"
"我准备暂离桑海城避避风头。"
"想必通缉令很快就会贴满全城。"
荀子挥袖示意:"去吧,前路艰险。"
"不过你气运不错。"
"既得卿云仙人指点,又位列天道谋主榜第三。"
"以你的才智,加上天道庇佑,应当无碍。"
"记得回来看望老夫。"
一道金光闪过,翠笛凭空显现。
张良收起翠笛,再次行礼后转身离去。
荀子望着他的背影,轻叹一声。
......
大唐皇宫内。
李世民与袁天罡注视着新上榜的张良,面露讶色。
"张良竟排在李斯之上?"
"此人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惜是六国遗族,与大秦为敌。"
"要招揽此人恐非易事。"
"不过仍值得一试。"
"不良人即刻出动,追查张良下落。"
"若能寻得,必有重赏!"
袁天罡拱手应命。
......
京城, 。
皇宫深处。
朱厚照凝视着天道金榜上新出现的张良之名,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轻声道:“张良!”
“果然是名不虚传!”
“没想到他竟也曾受卿云仙人点化!”
“如此说来,倒是与朕有些缘分。”
“只可惜,大秦与我大明相隔万里,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否则朕还真想将此人招揽至朝中。”
张三丰立于一旁,淡然说道:“陛下,我大明已有王守仁这般大才,无须过分贪求他人。”
朱厚照点头道:“国师所言极是。”
“国师放心!”
“朕心中有数!”
“待王阳明入京,朕必重用他!”
“先任兵部尚书,再入内阁理事!”
张三丰微微一笑,道:“陛下若真能如此,大明中兴之日不远矣。”
……
大元皇宫之内。
忽必烈望着金榜上的王阳明和张良之名,眼中掠过一丝隐晦的渴望。
“想不到大明竟也能出王阳明这般人物。”
“倒是出乎朕的意料。”
“至于大秦的张良,若能招揽至麾下,必是一大助力。”
“只是两国相隔甚远,此事恐怕不易。”
“可惜,可惜。”
靳冰云缓步上前,开口道:“陛下,我大元已有敏敏郡主,以她的才智,难道不足以辅佐陛下开拓疆土?”
忽必烈侧目看了她一眼,略感意外,随即摇头道:“敏敏虽聪慧过人,终究是女儿身,行军打仗诸多不便。”
“我大元若想真正立足于九州,还需改变旧俗。”
“否则,终究难脱蛮夷之名。”
靳冰云闻言,不再多言。
忽必烈见她沉默,也收回目光,重新望向天穹。
他心中好奇——天道谋主榜前二,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排名,恐怕比那武神榜还要引人注目。
这物事,他观天资。
大秦帝廷。
桑海城郊。
墨家秘所。
盖聂与诸位墨家首领凝视着刚入榜的张良。
高渐离言道:“子房先生果真登榜了!”
“且位居探花!”
“非同小可,此乃天道钦定的当世第三智者!”
“有子房相助,我等大业何愁不成!”
“可惜此番入榜,必遭嬴政猜忌。”
“此后恐需同我等一般隐姓埋名了。”
盖聂轻声道:“子房先生确为世间罕有的睿智之士。”
“未料他竟曾受卿云仙人点拨。”
“这位卿云仙人,当真玄妙非常!”
“得过其指点者,当真层出不穷。”
“每每令人意外。”
“方称得上真正的桃李遍天下。”
大铁锤粗声道:“这卿云仙人,本事是不小。”
“但他指点过暴君嬴政。”
“依俺看,不过如此。”
高渐离正色道:“此言差矣。”
“若得卿云仙人相助。”
“莫说一个嬴政,纵有十个又何妨?”
“大秦必亡!”
“如今行事艰难。”
“皆因嬴政势大!”
大铁锤拍胸道:“听闻嬴政此番东巡随行甚众。”
“否则定要刺他!”
“俺这条命换暴君,值!”
高渐离摇头:“刺杀谈何容易。”
“不仅护卫森严。”
“嬴政自身功力已臻天道武神榜第九。”
“此事暂且莫提。”
盖聂望着苍穹中的谋主榜低语:“不知下一位入榜者何人?”
“榜首又将花落谁家?”
……
大汉帝京。
长安宫阙。
江玉燕凝视榜上张良之名。
眸中掠过一丝玩味。
“张子房。”
“此人才华横溢!”
“若能为朕效力,该有多好!”
“国师,你去寻这张良!”
“朕要他成为朕的助力!”
“待他助朕稳定大汉局势,朕便命他领军伐秦!”
“岂不妙哉!”
石之轩对江玉燕颇感无奈。
这江玉燕,行事全凭心意。
这些时日,他早已习以为常。
这妖女能活到现在,全靠天赋过人,手段狠辣。
他倒想瞧瞧这妖女最终会是何等下场!
……
大汉境内。
武威郡。
某处宅邸。
贾诩望着最新上榜的张良,面露讶色。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位张良当真不凡。”
“能位列谋士榜第三,实属世间罕见。”
“竟也得过卿云仙人指点。”
“《天枢机变》,不知是何等奇书?”
“可惜,不知我贾诩是否有缘得见这位仙人!”
……
荆州襄阳。
水镜先生居所。
湖畔亭中。
水镜先生凝视新上榜的张良。
神色间透着惊讶。
“又一位受卿云仙人点拨之人!”
“这位仙人!”
“当真无处不在!”
“位列天道金榜之首。”
“指点过如此多英才。”
“难以想象世间竟有这般人物!”
“远胜我司马徽多矣!”
庞统点头道:“确实!”
“这位卿云仙人!”
“实在神秘莫测!”
“手段更是惊人!”
“不知此次能否再登谋主榜!”
“若真能位居榜首,必将空前绝后!”
水镜先生颔首道:“正是!”
“此言不虚!”
……
咸阳城外二十里。
隆中村落。
竹篱小院内。
风姿俊朗的诸葛亮望着新上榜的张良。
嘴角浮现淡淡笑意。
“张良!”
“好一个张良!”
“连他也曾受教于卿云仙人!”
“卿云仙人……”
“这位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能耐!”
“百年传奇,当之无愧!”
“他的生平,确实称得上惊世骇俗。”
“指点过如此多的风云人物,简直难以置信。”
徐庶微微颔首,道:“孔明,依你看,卿云仙人此番能否再度夺魁?”
“六次登顶?”
“未必没有可能!”
“毕竟,王阳明、张良皆出自他的门下!”
“这位仙人,实在深不可测。”
“洞悉天机,慧眼如炬,世间罕见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感慨万千。
徐庶仰望天际,叹道:“不错!”
“的确是旷古绝伦的人物!”
“且静观其变吧!”
“看这第二与第一,究竟花落谁家!”
……
大宋境内。
少林寺广场。
惊叹声此起彼伏。
“张良!”
“昔日大秦的谋士!”
“竟有这般际遇!”
“又是一位受惠于卿云仙人的奇才!”
“实在匪夷所思!”
“这位仙人的手段,当真骇人听闻!”
“的确!”
“张良已位列天道谋主榜第三!”
“不知曾指点过他的卿云仙人,能否再次登顶,续写神话!”
“我看十拿九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64/441671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