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道杀星榜第十五位·白亦非
若非盖聂违背旨意带走那个孽种,他怎会下令 。
昔日盖聂为他立下赫赫战功。
却在平定雍凉后选择背叛。
这份背叛令他心碎。
他们曾是并肩作战的挚友。
犹记当年。
二人离开咸阳独闯新郑。
全赖盖聂一路护卫。
没有盖聂,他不可能安然返回咸阳。
没有盖聂。
他无法度过后来重重危机。
然而。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曲未终而人已散。
望着盖聂再度登上天道杀星榜。
嬴政默然无言。
只是静静凝视苍穹中的榜单。
......
城外墨家据点。
高渐离等人纷纷向盖聂道贺。
"恭喜先生上榜!"
"先生可是同时跻身双榜的强者!"
"实在了不起!"
"无双榜与杀星榜齐名。"
"先生排名如此靠前。"
"当真非同凡响。"
盖聂望着榜上自己的名字,神色如常。
忽然。
一枚丹药浮现掌心。
凝视着这枚丹药。
他眼中泛起异样神采。
"丹心剑意。"
"浑然天成......"
盖聂抬首望天,眸中光华流转。
......
城外山野间。
疾行中的卫庄与张良抬头望向天穹,又一次目睹师哥盖聂的名字出现在金色光幕之上。
"师哥......"
卫庄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鲨齿剑柄,低语随风飘散。
"你的剑,终究比我沾染更多亡魂。"
"嬴政最锋利的剑。"
"如今终于......"
桑海城有间客栈的竹帘轻晃,叶卿云将酒盏搁在窗棂边。天光映着榜文上"盖聂"二字,他眼底波澜不惊。这个结果早在他意料之中——作为帝王之盾的这些年,那柄渊虹剑饮过的血,怕是能染红整条易水。
忽然金光再绽,新的名字撕裂云层:
【天道杀星榜第十五位·白亦非】
【雪衣堡主,剑阁执剑】
【昔为夜幕血衣侯,掌十万铁甲控han国风云】
【红衣似火,肤白胜雪,蛊香盈袖】
【世袭将门,母为女侯,白甲军曾缚赤眉龙蛇】
【han国倾覆后蛰伏剑阁,而今剑道通玄】
【所求非权非利,唯斩破天道樊笼】
【赐:飘雪飞龙丹】
叶卿云的瞳孔微微收缩。剑阁......这个沉寂多年的名字,竟在此刻掀开冰山一角。
叶卿云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弧度。
他没想到,自己当年一时兴起创立的剑阁,竟真能延续至今。
那时,他只是厌倦了管理琐事,随手抓来白亦非接管剑阁日常。
未曾想。
光阴流转。
这白亦非,竟真将剑阁传承了下来。
当年他以剑天尊之名游历han国,不过是觉得有趣,才随手立下剑阁。
而今。
剑阁仍在。
叶卿云心中暗忖,是否该抽空回han地看看?
……
大秦皇朝。
新郑城外三十里。
苍茫深山之中,云雾缭绕处矗立着一座阁楼。
恍若仙家楼阁,缥缈出尘。
陡峭山崖上,两个遒劲大字赫然镌刻——剑阁!
此刻。
阁顶高处。
一名白发男子负手而立,凝视崖壁上林立的数十把长剑。
他的目光,锁定在最高处那柄剑上!
剑身流转的气息,令人心悸。
男子肤色苍白,唇色如血。
红黑相间的衣袍,衬得他邪气凛然。
他凝视长剑,低声自语:"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
"当年剑天尊留下三十六柄神剑,乃剑阁至高圣物。"
"凡能拔剑者,皆可为剑阁之主。"
"三十五柄已出鞘,唯有这'凤来剑'......"
"执掌剑阁二十载,却始终无缘触碰至尊之剑。"
"若剑天尊尚在......"
"定会嗤笑于我。"
"今日,必要将此剑——"
话音未落。
白发男子倏然腾空,衣袂翻飞间已掠至崖壁前。
身法轻若飞羽,转瞬立于剑旁。
苍白五指猛然扣住剑柄。
"起!!"
他面容骤然扭曲,卿筋暴起。
白亦非额头卿筋暴突,双臂肌肉虬结。
他咬紧牙关,全身劲力灌注于掌心。
然而,那柄凤来剑仍旧纹丝不动。
骤然间——
云层裂开一道金光。
他蓦然抬头,白发被狂风掀起。
天道杀星榜的金色卷轴上,赫然浮现三个血色大字:白亦非!
昔日的韩国血衣侯,如今的剑阁之主!
一枚赤红丹药破空而至。
他纵身跃起,袍袖翻卷间精准攫住丹丸,足尖轻点剑阁飞檐。
“飘雪飞龙丹...”
指腹摩挲着丹药的龙纹,他眼底泛起涟漪。
“若服此丹——”
“必破境界桎梏!”
“再来取剑时,凤来定当臣服!”
......
桑海城将军府内。
嬴政指尖悬停在竹简上方。
“白亦非?”
卿铜灯盏的火苗倏地一颤。
扶苏失手碰翻茶盏:“剑阁?莫非是剑天尊的...”
“三十六神剑镇江湖。”嬴政袖中玉珏发出轻鸣,“除却那位,谁敢以剑阁为号?”
少年帝王瞳孔映出往事:
二十年前han国疆场,卿衫剑客独对千军。剑匣开合间,二十四剑已令山河变色。
“可史载剑天尊早已...”
“是朕留的活口。”嬴政突然攥碎玉珏,晶粉从指缝簌簌坠落,“那三十六把剑——”
“必须由朕亲手拔出!”
......
大唐晋阳宫。
琉璃棋盘映出天道金光。
李世民执黑子的手顿了顿。
袁天罡的白须无风自动:“剑阁新主...”
“竟是大秦的旧日血衣侯。”
李世民阅览天道所述白亦非之事迹,眉宇间掠过一丝讶异。
"剑阁......"
"袁卿可还记得剑阁?"
李世民转向袁天罡,眼中透着震惊。
袁天罡面色肃穆,沉声道:
"剑阁......"
"竟尚存于世?"
"这怎可能!"
"昔年剑天尊横空出世。"
"携天命剑匣,仗三十六柄神兵,威震寰宇。"
"其创立的剑阁,三年间便成天下剑客朝圣之地。"
"原以为剑天尊陨落后,剑阁已被秦皇剿灭。"
"毕竟当年大秦铁骑所向披靡,强如剑天尊亦在八十万铁骑下灰飞烟灭。"
"何况失去剑天尊的剑阁?"
"以剑天尊之威名,加之剑阁坐落于旧韩腹地。"
"嬴政断无理由任其留存。"
"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这些年来,江湖上从未听闻剑阁消息。"
"本以为剑阁早已湮灭,未料竟传承至今!"
"白亦非......血衣侯......昔日夜幕四凶将之一,竟成剑阁掌舵之人!"
李世民低语道:"剑阁既存,自当留意。"
"袁卿,此事便交由你处置。"
"朕的用意,卿当知晓。"
袁天罡躬身应道:"臣遵旨。"
"定当为陛下寻得剑天尊遗留的三十六柄神剑。"
李世民遥望远方,悠然吟诵: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剑天尊这首《剑天歌》震动九州,暗藏三十六剑真名。"
"诗剑双绝,堪称千载剑道第一人。"
"可惜......人力终究难逆天意。"
"昔日灭han之战,剑天尊独对大秦八十万雄师。"
"三十六柄神剑凌空交错,剑光照耀云霞,威势震慑九霄。"
"未能亲眼目睹剑天尊当年英姿,确是憾事。"
"朕平生鲜少钦佩他人,唯独对剑天尊这般人物由衷敬仰。"
"若剑天尊尚在人世,剑阁想必早已名列九州剑道之首。"
"终究是天命难违啊!"
袁天罡听闻李世民感慨,轻轻点头道:"沧海桑田,世事难料。"
"剑天尊若在,定能登临天道金榜。"
"甲子轮回间,人间已沧桑。"
"多少豪杰事,尽付尘土中。"
......
大明皇城。
宫阙深处。
朱厚照凝视着榜单上新出现的剑阁掌权者白亦非之名。
眉宇间浮现些许疑惑。
他向身旁的段天涯询问道:"天涯可知这剑阁白亦非来历?"
段天涯略作思忖,答道:"陛下。"
"剑阁来历非凡。"
"当年雍凉之地有位剑天尊,背负天命剑匣,内藏三十六把绝世神兵。"
"其剑术冠绝当世,从未有人能逼他尽出三十六剑。"
"后来孤身迎战大秦八十万大军。"
"终因力竭坐化沙场。"
"传闻那一战三十六剑齐出,剑气直贯九重天,霞光三日不散。"
"大秦铁骑三日不得寸进,反被斩落三十万之众。"
"自此剑天尊被尊为千载剑道第一人。"
"彼时剑阁乃天下剑客向往之地。"
"这些年来剑阁销声匿迹,与剑天尊一般再无音讯。"
"护龙山庄记载剑阁已毁于秦军铁蹄。"
"未料剑阁尚存!"
"这白亦非原是han国权贵。"
"位列夜幕四凶将,实力深不可测。"
"不知其如何执掌剑阁,此事护龙山庄亦无记载。"
朱厚照听罢,微微颔首:"原来如此,不想剑阁竟有这般渊源。"
"剑天尊..."
"这样的人物,竟已离世。"
"实在令人唏嘘。"
张三丰叹息道:"确实如此。"
"剑天尊当年横空出世。"
"老道也曾听闻其事。"
"可惜雍州与天州相距甚远。"
"否则当年定要一睹剑天尊风采。"
"传闻剑天尊坐化之时。"
"留下天命剑匣,其中三十六柄神剑不知去向!"
"或许仍存于剑阁之中!"
"知晓往事之人若见剑阁尚存,必会觊觎那三十六柄神剑。"
"这对剑阁未必是好事。"
"要知道那三十六柄神剑,任意一柄都非凡品。"
"更何况是三十六柄齐聚。"
朱厚照兴致盎然:"三十六柄神剑?"
"当真如此厉害?"
张三丰道:"老道虽未亲见,却也听过传闻。"
"当年一首剑天歌,传颂天下。"
"既是剑天尊的标志,也是三十六柄神剑的象征。"
朱厚照越发好奇。
"剑天歌?"
"是何等诗词?国师可还记得?"
"说与朕听听如何?"
张三丰面露追忆:"剑天尊惊才绝艳。"
"号称诗剑双绝。"
"这剑天歌便是其亲笔所作,并为三十六柄神剑命名。"
朱厚照催促道:"国师快念来听听..."
张三丰轻声道:"举头..."
......
大元皇朝。
京城。
皇宫内。
忽必烈望着新上榜的白亦非,笑道:"白亦非?"
"剑阁掌事人?"
"倒是有些意思。"
"昔日剑阁名扬天下,短短数年间便销声匿迹。"
"没想到剑阁仍在,白亦非还成了掌事人。"
赵敏问道:"陛下,这血衣侯白亦非很了得吗?"
忽必烈道:"朕年轻时确实听过他的名声。"
"当年中土八州,有不少这样的组织。"
夜幕曾是显赫一时的组织,由han国大将军姬无夜创立。
白亦非位列夜幕四凶将之一。
江湖曾有传言:“皑皑血衣侯,石上翡翠虎,碧海潮女妖,月下蓑衣客。”
这四句话,说的正是夜幕四凶将。
当年,四人分别在军、财、政、谍四大领域掌控着han国的命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64/441671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