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剑主榜第二十七席——伏念!
“究其根本,仍是时日尚短。”
“雍凉二州历经七国数十年战乱,秦虽兼并六国疆土,但六国人心非数十年之功难以归附。”
秦皇嬴政虽有雄才大略,却难以轻易平息这些纷争。
近年来,嬴政执着于寻求长生之术,其中不乏担忧自己离世后大秦重陷战乱的考量。
李世民闻言,轻轻点头:"确实如此。"
"朕亦有同感。"
"若嬴政能稍敛开拓之心,大秦内部矛盾或许不会如此激烈。"
"凡事过犹不及,操之过急往往事与愿违。"
"大秦能统一雍凉二州,实则是历代秦君积累之功。"
"加之雍凉之地饱经战火,民心向安,嬴政方能十年功成。"
"天时地利人和,正是皇朝兴盛之道。"
"当年隋文帝杨坚开创大隋,不也是因缘际会,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助?"
袁天罡对李世民这番话深表赞同。
忽然,天幕金光再现。
又一位强者登上天道剑主榜。
【天道剑主榜第二十八位——颜路!】
【身份:大秦桑海儒家小圣贤庄二当家,与伏念、张良并称"齐鲁三杰"。】
【他自幼生活在师兄伏念的光环之下,从不争强好胜,淡泊宁静,真实实力鲜为人知。】
【即便历经沧桑,仍保持澄明之心。】
【佩剑含光乃无形之剑,剑身只在光下显现。锋芒内敛,经物无痕。】
【颜路持含光未尝一胜,却也从未败北,与师兄伏念切磋亦能平分秋色。】
【深谙坐忘之道,隐于众生之中。】
【对战之时,攻防如絮,令对手无处着力。】
【无争之性、无形之剑、无心之境,三者浑然一体,令他臻至虚无境界。】
【人剑合一,独树一帜,堪称剑道奇才。】
天道金榜再现光芒,璀璨夺目的字迹缓缓浮现:
【天级中品——《六虚破妄典》,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破尽世间虚妄。】
轻笑声响彻云霄。
"又是大秦的强者,小圣贤庄二当家颜路。"
"如此一来,儒门三杰尽数登临天道金榜。"
"小圣贤庄底蕴之深厚,当真令人叹服。"
"三位庄主,一代更胜一代。"
李世民负手而立,眼中闪过赞叹之色。
袁天罡抚须轻叹:"大秦诸子百家,果然卧虎藏龙。"
"儒学自雍凉发源,遍布九州,小圣贤庄作为正统传承,自然非同凡响。"
忽然,天穹再现金芒,新的名号徐徐展开:
【剑主榜第二十七席——伏念!】
【大秦儒门领袖,武神榜第三十五位。】
【自幼天资卓绝,被儒家宿老寄予厚望,视为儒学中兴之希望,年轻弟子皆以其为楷模。】
【与两位师弟性情迥异,沉稳持重,心怀天下,以传承圣贤之道为己任。】
【为护儒门传承,可付出任何代价。】
【张良事发后,当机立断将其逐出门墙,保全小圣贤庄千年基业。】
【骨子里带着与生俱来的骄傲,自认儒家领袖非己莫属。对门下弟子要求严苛,不容半点瑕疵。】
【太阿剑出,诸侯威道。此剑未成而剑气已充塞天地,铸就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秉持内圣外王之道,独创圣王剑法亦然。】
【剑道之巅,奇诡多变者众,唯伏念以秩序称尊。】
【赐天级中品——《知守决》,知行合一,守御无双!】
伏念再度登榜。
李世民与袁天罡相视惊叹。
"没想到伏念又入剑主榜!"
"倒是出人意料。"
"更令人称奇的是,颜路剑术竟能与伏念平分秋色。"
李世民目光深邃,似在思索其中玄机。
袁天罡淡然说道:“伏念作为小圣贤庄掌门,剑术造诣不凡,原在情理之中。”
“倒是那位二庄主颜路,着实令人玩味。”
“以其实力,既入天道剑主榜,必有过人之处。”
“不知曾受卿云仙人点拨的三庄主张良,可有资格名列此榜?”
……
大秦疆域。
咸阳城内。
巍峨宫殿中。
嬴政凝视着新晋上榜的颜路与伏念。
眼底掠过一丝深意。
颜路向来低调内敛。
此番上榜,确实出人意料。
伏念处事圆融。
自张良名列天道谋主榜,被揭露与墨家叛逆有所勾连后,
他当即下令将张良逐出师门。
儒家学说,
于当今大秦,
虽非全然无用,
却也不可尽信。
伏念这般人物,
若善加利用,
可成朝堂利器;
若处置不当,
反成掣肘之患。
小圣贤庄与儒家,
于嬴政而言,
确有几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味。
……
桑海之滨。
小圣贤庄后山。
竹林深处。
伏念与颜路并肩而立,
恭敬候于屋外。
只听伏念肃然道:
“师叔若不愿相见,
弟子愿日日相候。”
茅舍内传出荀子怒喝:
“滚!”
伏念继续道:
“逐良师弟出门墙,
实为保全儒家之举。”
“师叔睿智,
当明此理。”
屋内再传呵斥:
“休要在此饶舌!”
“速速离去!”
伏念神色依旧恭谨。
任凭师叔责骂,
始终不愠不怒。
长辈教训晚辈,哪怕言语再严厉,做晚辈的也得恭敬聆听。
这是伏念一贯遵从的礼法规矩。
"师兄,回去吧,师叔今日依然不会见我们。"
颜路站在伏念身旁轻声说道。
伏念略一点头,两人转身沿着山路往下走去。
山路蜿蜒,师兄弟二人并肩而行。
"师兄,其实师叔应该懂得你的良苦用心。"颜路开口道,"名分不过是虚名,三师弟能安然无恙,这才是最重要的。"
伏念侧目看了颜路一眼,语气平静:"颜路,三师弟的选择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他可以任性而为,但我不希望你效仿他。"
"儒家先辈将小圣贤庄交托给我们,我们肩负着将其发扬光大的责任。"
"像三师弟那样冒险行事,你绝不能参与。"
颜路轻轻点头:"师兄放心,我不会参与的。"
伏念满意地颔首。
就在这时——
天穹突然绽放出万丈金光。
一幅巨大的天道卷轴在云端缓缓展开。
伏念和颜路同时仰首望去。
"天道剑主榜要公布了。"伏念淡淡道。
颜路低声呢喃:"天道剑主榜..."
"天下剑道高手如云,不知能有几人上榜。"
伏念断言:"那位春秋剑甲李淳罡,必定位列前茅,甚至跻身前三。"
这番话让颜路想起半月前那震撼一幕:李淳罡重出江湖,一声"剑来"便借走桑海城方圆五十里所有长剑,将天门之主帝释天斩于剑下。
每每忆及此景,颜路都心潮澎湃。
在他心中,唯有两人令他由衷敬佩。
一位是传授他武艺、赠予他含光剑的师父。
另一位,便是那位传奇剑客李淳罡。
此刻,天道卷轴上开始浮现一个个人名。
很快,伏念与颜路的名字相继出现在榜单之上。
当看到自己的名字时,颜路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一个高大的身影浮现在他脑海深处。
在那个身影面前,他永远都是虔诚的弟子。
那人没有名字,世人称其为"无名"。
正是上一代的含光剑主。
一道璀璨金光倏地在颜路面前浮现。
颜路神色从容,抬手探入金光之中。
"六虚破妄典……"
他垂眸凝视着手中泛着微光的典籍,眉宇间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伏念收起天道奖励,负手而立:"师弟,该回剑阁了。"
颜路微微点头:"谨遵师兄之命。"
山风徐来,师兄弟二人的身影在卿石阶上渐行渐远,最终分道而去。
大隋皇宫内,烛火摇曳。
杨广凝视着金榜上的名字,指节轻叩龙案:"伏念此人,竟能同时跻身剑主榜与武神榜……"
萧皇后执起琉璃盏,浅笑道:"陛下若得小圣贤庄,何愁天下儒生不归心?"
"妙哉!"杨广忽然抚掌,"速遣使者赴桑海——朕要这儒门正宗,尽入大隋彀中!"
萧皇后柔声道:“陛下宽心,为了大隋江山,为了您,臣妾定当全力以赴!"
杨广感动地将萧皇后揽入怀中,慨叹道:"得妻如此,实乃朕前世修来的福分!"
......
大元帝都。
皇宫深处。
忽必烈凝视着新晋上榜的颜路与伏念。
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神采。
"伏念,颜路。"
"小圣贤庄的两位当家。"
"儒门剑道,剑术超群,果然名不虚传。"
赵敏轻声道:"儒家在九州大地影响深远。"
"小圣贤庄更是被众多儒生奉为圣地。"
"如今伏念、颜路登上天道剑主榜,定能让儒家声势更上一层楼。"
忽必烈沉吟道:"要说儒家根基,当属大宋、大明最为深厚。"
"可惜小圣贤庄的伏念过于固执,若能将庄院迁至大明皇朝。"
"必能大展宏图。"
"在这大秦疆域,嬴政在位一日,儒门就难有出头之日。"
赵敏点头应和:"陛下明鉴。"
......
大秦桑海。
蜃楼之巅。
东皇太一、月神与星魂静观天道剑主榜。
三人神色如常。
星魂表面镇定,心中却暗忖:"能登上此榜者,皆非等闲之辈。"
"伏念、颜路......"
"小圣贤庄,嬴政啊嬴政,你确实是九州罕见的雄主。"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是谁让我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血债必须血偿!"
东皇太一忽然开口:"星魂,你心绪不宁,在想什么?"
星魂心头一凛,立即回道:"属下是在担忧卿龙现世之时,若遇春秋剑甲李淳罡,恐生变故。"
"此人修为莫测,行踪诡秘,实在难以预料。"
东皇太一淡然道:"船到桥头自然直。"
"况且卿龙出世,天下瞩目。"
"届时出现的,恐怕不止一个李淳罡那么简单。"
蜃楼某处厢房内。
此刻。
叶卿云抬头望向天道剑主榜,伏念与颜路的名字接连显现。
他神色平静,心中思索着东皇太一此刻就在蜃楼之上。
多年前的血债,是时候让东皇太一偿还了。
忽然,天穹再次闪过金光。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64/441671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